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通化城市记忆(历经沧桑的山城通化)

通化城市记忆(历经沧桑的山城通化)(浑江南北的网红桥) (弘康丽城小区的湖景和上山小路)(临近通化市区的通化县和弯弯川游览区)(江南新区与江北江堤) (风格不同的住宅小区)

东北民间有过这样一句俗话:“久居山里的人看山穷、看水恶;远离山区的人看山青、看水秀”。我作为在通化山区生活10几年的沈阳人对这句朴实的格言深有体会,但我还想加一句:随着山区环境的改善,山里人也会产生对山区的爱。

50年前我初到通化的时候,通化市是通化专区公属所在城市(相当于地级市),属地包括现在的通化和白山两市管辖的范围。那时的通化市城区人口不到10万人。虽说是个城市若比起现在的大城市,只相当于城乡结合部的县镇。那时通化老城里的马路很窄,几家百货公司算是高楼;市内浑江两岸的江堤是防洪用的土堤,谈不上景观;江东十里的建设大街市是没有马路牙子的板油路。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城里和老站地区盖了一些没有暖气煤气的火炕楼。为了存储烧火用的煤粉、黄土、烧柴及杂物,家家户户都有仓房。我家住的是4楼,每天上楼把煤土柴带上去,下楼把炉灰垃圾带下来。土楼土路土垃圾场弄得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居住环境还不如农村的平房,通化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远不如山外的大城市,人们过的是半城半乡的生活。当地人看不起自己的家乡,外来人看什么都不顺眼。改革开放以后北漂南下远走他乡的通化人逐渐多了。在我的记忆中,1968年仅铁路接收的大中专毕业生不下百人,如今这些人或转出、或退休迁移,留在通化生活的所剩无几了。

(今非昔比的通化建设大街)

通化城市记忆(历经沧桑的山城通化)(1)

(江堤变成了沿江路)

通化城市记忆(历经沧桑的山城通化)(2)

(临近通化市区的通化县和弯弯川游览区)

通化城市记忆(历经沧桑的山城通化)(3)

(江南新区与江北江堤)

通化城市记忆(历经沧桑的山城通化)(4)

(风格不同的住宅小区)

通化城市记忆(历经沧桑的山城通化)(5)

(弘康丽城小区的湖景和上山小路)

通化城市记忆(历经沧桑的山城通化)(6)

(浑江南北的网红桥)

通化城市记忆(历经沧桑的山城通化)(7)

(杨靖宇陵园和玉皇山公园远景)

通化城市记忆(历经沧桑的山城通化)(8)

(浑江滩地变成了乐园)

通化人变好了。説其变好并不是说过去不好,而是说通化人的素质在提高。近些年通化市有组织、有号召、有总结评比、有宣传表彰的开展了以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为出发点的“创好人城市、做通化好人”的主题群众活动。除了涌现出一批批先进个人和先进群体外,走在通化的街上、或在公园广场,会感受到一种讲究公德、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氛围。随便找人问路对方都会热情、不厌其烦的告诉你。行人横过马路、尤其是斑马线,司机老早就减速、停车,让行人先行。我过马路遇到多次车减速~我停步~车停车~司机挥手示意我先行的场景。这种场景北京少见,沈阳没有,只有发达国家的部分城市和通化市多见。这种交通上的礼让行为不仅是通化人文明出行的体现,也对通化人的公德意识和文明举止起到了引领作用。

通化城市记忆(历经沧桑的山城通化)(9)

(通化的饭店很便宜)

通化城市记忆(历经沧桑的山城通化)(10)

(通化的红松林)

通化城市记忆(历经沧桑的山城通化)(11)

(秀美通化)

说起来也怪,过去在通化的时候看什么都不顺眼,现在看什么都好。过去总以为通化山区冷,不如平原城市,实质上通化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年均气温高于平原的地区的吉林、长春、松原市;受山脉阻隔通化风天少、风力小,冬天感觉不到刺骨的寒风,并没有平原地区那么冷。通化降雨量多,属于半湿润地区,空气清新宜人。过去说通化穷,山区的农产品长不大、产量低,实质是没有看到通化的特色产业,通化的农产品更多的是经济作物。如今通化算得上我国的中药之乡、优质大米之乡、国家级鲜食玉米示范区、“关东三宝”的主产区。通化人的收入不算高,但物价很便宜,实际生活水平与大城市差别并不大。此外,加上林业资源、矿产资源,不敢说通化经济怎么发达,至少有着难得的资源优势。

我刚到通话那会儿,因为科学落后,有人说长白山区水硬,吃山水容易得大骨节病,我也真看见过得大骨节病的矮人。如今长白山的水变成了富含多种矿物质、对人体有益且口感极佳、水质优良的商业用水。恒大冰泉、农心白山、帝泊尔、长白山麦饭石等矿泉水品牌不下10个,往昔的恶水变成了甘泉。

如今的通化,城区人口约50万,在城市如林的中国依然是一个小城市,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算不上奇迹,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她至少改变了以往半城半乡的面貌,已成为一个环境优美、像模像样的山水郦城。按照GDP规模、人均收入、500强企业入住数量等商业终合指数统计分析,2017年、2018年通化市连续入围中国四线城市。

通化的变化可喜可贺,但是与优秀的旅游城市、宜居城市相比,还有差距。我去过辽宁的丹东、瑞士的卢塞恩。这两个山城的自然条件与通化相似,但其城市的清洁、环境的悠美、市民的生活水平、社会的文明程度可供通化借鉴。但愿未来的通化能发展成像卢塞恩那样的为世人认可和想往的城市。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