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的巨贵值不值钱(大家都劝我别买它)
刚买的巨贵值不值钱(大家都劝我别买它)不少住友爱在家玩 3D 打印,有人热衷于创造各种高难度「丑东西」,也有人向住友@lulu团子 一样,自己打印出各种实用的小配件。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比成品更值得投资。还有一类东西,可能咱们有生之年它都不会成为刚需,但就是想尝鲜,买回家当玩具。住友@小森林小星星 在家放了一只恐龙蛋垃圾桶,看着就有喜感。住友@乔洛妈咪 则是给香蕉搞了个贴身收纳盒,既能抗氧化,还能防止放包里被挤烂。 soldi design 恐龙蛋垃圾桶 joie 香蕉保鲜收纳盒
今年都在说消费降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被「刚需」绑架的感觉?
要我说,非刚需不购买的理性思维确实有助于省钱,但有时面对那些「不必要但想要」的物品或体验,硬要做到应戒尽戒,也是真挺苦的。
最近逛 我发现,一些在别人看来可能「不必要」的消费,反而成了另一部分人的快乐密码。
比如一些刚需品类,不是不知道哪款性价比更高,只是追求实用之余,也想找点乐子。
住友@小森林小星星 在家放了一只恐龙蛋垃圾桶,看着就有喜感。住友@乔洛妈咪 则是给香蕉搞了个贴身收纳盒,既能抗氧化,还能防止放包里被挤烂。
soldi design 恐龙蛋垃圾桶
joie 香蕉保鲜收纳盒
还有一类东西,可能咱们有生之年它都不会成为刚需,但就是想尝鲜,买回家当玩具。
不少住友爱在家玩 3D 打印,有人热衷于创造各种高难度「丑东西」,也有人向住友@lulu团子 一样,自己打印出各种实用的小配件。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比成品更值得投资。
还有一些消费纯属消遣,就是为了给自己买一个动脑或动手的机会。
住友@echohong 买了一套故宫的烧脑解谜游戏书,一玩可以玩半天,还能反复破解出不同的谜底。住友@枫Li 入了考古盲盒,喷水松土一顿操作,是真能体验到文物出土的振奋人心。
《迷宫 • 如意琳琅图籍》
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
当然,一个莫名其妙的玩意儿,可能也带来了惊喜(也可能是笑料和话题)。
设计师@JSY设计事务所 的新婚礼物就是一盒纯白地狱拼图,至今也不知道是该用来解压还是自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