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中石化收购瑞士石油(中石化南非项目)

中石化收购瑞士石油(中石化南非项目)2010年4月,中石化以46.75亿加元的现金对价收购康菲公司位于加拿大的Syncrude合资公司9.03%的股权。2009年6月,中石化以88亿美元购买瑞士Addax石油公司100%股权。中石化之所以当初加入“海淘”一族,是与我国石油市场现状有关,众所周知,我国油田产量逐年递减,而石油消费市场却是连年的递增,也就有了像中石化这样的能源大公司将触手伸向海外。自2008年那一轮国际油价暴跌之后,2009—2013年,中国“三桶油”海外并购金额合计超过1000亿美元,以至于有人把那5年称作石油行业的“中国并购时代”。中石化海外并购史:2008年12月,中石化130亿元收购加拿大Tanganyika公司,曲线进入中东上游资源市场。

2017年10月9日路透社消息,嘉能可取代中石化与当地投资者达成协议将收购雪佛龙在南非及博茨瓦纳的资产。

这些资产包括一座日产能10万桶的开普敦炼油厂、位于德班的一个润滑油厂、820座加油站以及其他石油储存设施。另外还有220间位于南非及博茨瓦纳的便利店。嘉能可称将以9.7亿美元收购雪佛龙南非子公司75%的股份以及雪佛龙在博茨瓦纳的权益。南非子公司剩馀25%的股份将继续由BlackEconomicEmpowerment股东财团及一个员工信托持有。

中石化收购瑞士石油(中石化南非项目)(1)

去年,嘉能可、道达尔及贡沃尔都是资产的竞标者。

今年3月,雪佛龙宣布,已同意把南非及博茨瓦纳资产出售给中石化,交易近10亿美元。3月22日中石化宣布与雪佛龙全球能源公司签订协议,以约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上文提到的资产,此后长期处于南非的审查中。

中石化之所以当初加入“海淘”一族,是与我国石油市场现状有关,众所周知,我国油田产量逐年递减,而石油消费市场却是连年的递增,也就有了像中石化这样的能源大公司将触手伸向海外。自2008年那一轮国际油价暴跌之后,2009—2013年,中国“三桶油”海外并购金额合计超过1000亿美元,以至于有人把那5年称作石油行业的“中国并购时代”。

中石化海外并购史:

2008年12月,中石化130亿元收购加拿大Tanganyika公司,曲线进入中东上游资源市场。

2009年6月,中石化以88亿美元购买瑞士Addax石油公司100%股权。

2010年4月,中石化以46.75亿加元的现金对价收购康菲公司位于加拿大的Syncrude合资公司9.03%的股权。

2010年10月,中石化71亿美元认购Reposol巴西公司40%股权。

2011年,中石化分别以52亿美元和29亿美元购买了葡萄牙石油企业Glap Energia在巴西的子公司30%的权益和位于西部的加拿大油气企业Daylight Energy。

2012年1月,中石化在沙特阿拉伯与Saudi Aramco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在沙特阿拉伯西部的Yanbu工业城建立了精炼厂,中石化持有该项目32.5%的少数股东权益。这也是中石化第一个海外炼油项目。

2013年2月,中石化10.2亿美元获得chesapeake能源公司位于俄克拉荷马的Mississippi Lime总计85亩的油气田的50%权益。

目前,中石化已在六个国家投资了炼油、仓储和和石化等下游项目。

另外再看看中石化海外并购的特点:

1,收购溢价高

以2009年收购瑞士Addax为例,2009年6月24日中石化以每股52.8加元总价82.7亿加元收购Addax,较其6月23日收盘价高16%,较6月8日潜在并购消息公布前的收盘价有33%的溢价。虽然在收购前Addax的收益在下滑,但以石油储量和非洲原有收购价预期来看,中石化可能存在135%的溢价。

根据统计来看,2010年加拿大Tanganyika石油公司的支付溢价曾高达80%。2010年收购的加拿大Syncrude的支付价高出该公司前60日移动加权平均股价20%,收购西班牙Repol-YPF巴西石油勘探和开采业务的价格高出该公司前60日移动加权平均股价76%。2011年收购加拿大Daylight的溢价比例约为44%。

高溢价有利于提高收购成功率,但同时也增加资金压力导致资源低效率利用和流失,也可能增加谈判中的隐形成本和风险。

2,并购方式单一

作为一方土豪,中石化在大部分交易中简单粗暴用现金支付。对中石化来说,这带来的是较大的融资压力和偿债压力,而对于被并购的股东来说这只是一次性的收益。并购方案一般为一次性提出收购对方50%以上股权的邀约,并购条件缺乏弹性易导致并购方的反对和东道政府的估计,增加并购风险和后期整合难度。

巨额且快速的海外并购成效显著,但随着国际油价暴跌,各大石油公司经历了资产缩水、减支增效的“阵痛”。例如“三桶油”之一的中海油2013年曾经收购尼克森,根据当年签订的收购协议,收购单价为普通股27.5美元,优先股26加元,比尼克森前一个交易日股价溢价61%,总价151亿美元。此外,中海油还另外承担尼克森43亿美元的债务。但随后国际油价大跌使得尼克森不仅未能与中海油产生协同效应,反而加大了公司的负担,油砂的开发让中海油巨亏。

出售海外资产——据消息人士透露,中石化将出售其在阿根廷的油气资产,资产主要在Santa Cruz省南部,估值在7.7亿美元至10亿美元之间。2010年,中石化以24.5亿美元从Occidental Petroleum Corp手中收购了这些资产。但是,项目交割后,储量大幅度缩水,连年巨亏。目前Sonangol、Rosneft、Vista Oil & Gas等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人透露,可能有15家以上的公司对该资产感兴趣。据说,中石化已经委托Scotia Waterous机构作为销售代理。

近几年减少海外并购的“三桶油”在2017年中期业绩均大幅提升,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23万亿元,累计盈利超过560亿元。其中,中石化“勇夺”双料冠军,上半年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净利润达270.92亿元。从业绩增速来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均在30%以上,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方面,中石油最为抢眼,同比增幅高达23倍。此外,中海油净利润同比增长310%,去年同期亏损77亿元。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上半年,三大石油公司业绩均显著好转,一方面是因为油价与去年同比有所上涨;另一方面是随着国内“煤改气”的快速推进,天然气需求大幅增加。

而且近期中国又成为了页岩气生产大国——国土资源部近日宣布,中国成为与美国、加拿大鼎足而立的页岩气生产大国。从2010年前后实现“零”的突破,到目前全国年产能超过100亿立方米、累计产气超过100亿立方米,中国迈入“全球三甲”。要实现国家页岩气发展规划提出的“2030年实现页岩气产量800-1000亿立方米”的目标,仍需矢志创新、迎难而上。

中石化收购瑞士石油(中石化南非项目)(2)

页岩气储量丰富——页岩气勘探开发捷报频传:重庆南部地区的中石化丁页4井试获20.56万立方米/日高产工业气流,突破了埋深超过4000米的压裂技术瓶颈;重庆西部地区的中石油足202井试获4.9万立方米/日气流,压裂深度达到3980米;湖北宜昌的鄂宜页1井在寒武系获得无阻流量12.38万立方米/日的高产页岩气流,并在震旦系获得迄今全球最古老页岩气藏的重大发现……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于海峰透露,目前四川盆地及周缘的海相地层已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达到7643亿立方米,其中重庆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6008亿立方米,成为北美之外最大的页岩气田。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能源国企势必将战略和工作重心放在国内市场,海外并购对于中石化来讲风险也比较高,加上国内页岩气的大幅开发,此次失去南非项目也不算是什么遗憾的事情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