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歌剧诗人(1月11日歌剧流亡曲主创做客青年力量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

歌剧诗人(1月11日歌剧流亡曲主创做客青年力量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该剧本在尘封了77年后,于2015年5月31日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大礼堂举行了原剧的首演,12月15日、16日两日在省会大剧院正式演出,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巨大反响。全国著名歌剧评论家居其宏教授给指出:“这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重大遗漏,经过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全国的首演,弥补了中国歌剧史上的遗憾。”著名音乐史学家刘再生教授强调,歌剧《流亡曲》的首演填补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空白,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重大尝试。宋春燕、吴林锴接受汗青采访歌剧《流亡曲》介绍:歌剧《流亡曲》创作于1938年,是根据当时影响巨大的《流亡三部曲》加工改编的,由江凌、刘雪庵、叶琼共同创作。剧中讲述的是“八·一三”全面抗战爆发后,一对从关外逃亡到关内的男女青年学生,在途中遇到南来北往的逃难民众。难民们在逃亡的路上亲眼目睹自己的同胞惨遭日本兵杀害,在青年学生的宣传鼓励下他们终于醒悟,再也不愿做亡国奴了,决心

齐鲁网讯 历时一年,四地奔走,只为揭开面纱;辛勤付出,全员参与,力求精益求精。尘封77年的《流亡曲》剧本,在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抗战70周年的关头正式首演,其史学意义与现实意义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巨大反响。

歌剧余温未落,1月11日-12日晚21点,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李海鸥,歌剧《流亡曲》总导演、山师大音乐学院教授丁汝燕,歌剧《流亡曲》指挥、作曲、音乐总监、山东省音协秘书长吴可畏,歌剧《流亡曲》主演、山师大音乐学院教师宋春燕、吴林锴共同做客山东电视公共频道《青年力量》,一起讲述歌剧《流亡曲》发掘创编的精彩故事。

歌剧诗人(1月11日歌剧流亡曲主创做客青年力量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1)

李海鸥接受汗青专访

歌剧诗人(1月11日歌剧流亡曲主创做客青年力量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2)

丁汝燕、吴可畏接受汗青专访

歌剧诗人(1月11日歌剧流亡曲主创做客青年力量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3)

宋春燕、吴林锴接受汗青采访

歌剧《流亡曲》介绍:

歌剧《流亡曲》创作于1938年,是根据当时影响巨大的《流亡三部曲》加工改编的,由江凌、刘雪庵、叶琼共同创作。剧中讲述的是“八·一三”全面抗战爆发后,一对从关外逃亡到关内的男女青年学生,在途中遇到南来北往的逃难民众。难民们在逃亡的路上亲眼目睹自己的同胞惨遭日本兵杀害,在青年学生的宣传鼓励下他们终于醒悟,再也不愿做亡国奴了,决心参加游击队奋起反抗,为死去的同胞和亲人报仇雪恨、为我们的民族存亡奋勇战斗的故事。该剧用音乐形式诉说了故土沦丧的悲惨,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暴行,表达了抗击日寇的决心与早日收复失地的期望,展现了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奋勇抗争的民族精神。

该剧本在尘封了77年后,于2015年5月31日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大礼堂举行了原剧的首演,12月15日、16日两日在省会大剧院正式演出,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巨大反响。全国著名歌剧评论家居其宏教授给指出:“这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重大遗漏,经过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全国的首演,弥补了中国歌剧史上的遗憾。”著名音乐史学家刘再生教授强调,歌剧《流亡曲》的首演填补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空白,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重大尝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