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婚礼现场流程(乳山婚礼三部曲)
乳山婚礼现场流程(乳山婚礼三部曲)摄影/宫兆兴新娘一行一到,按事前分工,有接新娘的姑婶姨嫂(个别村有“姨不送、姑不迎”之说,即女方的姨不参加送外甥女上轿,男方的姑不参加迎侄媳妇下轿),有接“送客的”婚宴主陪。接新娘的,把新娘送入新房;接“送客的”,把客人引入客厅。同时鞭炮齐鸣,营造喜庆气氛。摄影/辛戈第二天早饭后,新娘和新郎交换信物,一般是新手绢,纯洁锦绣、涓涓流长之意。信物交换后就得马上启程。新娘的母亲不出来送女儿,这时要坐在炕上为女儿坐福(祈福)。新娘的伯伯、叔叔或者哥哥陪同随新郎、新郎同往,叫“送客的”。送客的人要是儿女双全、身体健康、运佳势达的人,这样才能给一对新人送去好运。如果这村这天有多家嫁女,以早出发者为好,有占先为吉的说法。新娘离开闺房这一刻,叫“上轿”。新娘“上轿”后只能看前方,不得回头看。寓意婚姻长久,不走回头路。新郎如果在路上遇到熟人,只能点头致意,不得说话。话——谐音“化”,引申“失”(言多有失)。
乳山婚俗是一部诗剧、一个套曲,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主人公。新郎新娘是主角,主婚人和亲朋好友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新郎新娘在喜庆祥和的气氛中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共渡美好人生。结婚以礼俗的形式和艺术手段综合反映了乳山的社会历史、民俗风情,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激发了人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热情。
议婚、相亲、订婚、盼家、择好日、下彩礼、搬箱
婚礼三部曲之“嫁娶”
头天傍晚,新郎前去迎亲。离家这一刻,叫“走轿”。新郎要在太阳落山以后进新娘家(后多改为在着日头就进门)。女方家的亲朋好友齐来庆贺。岳家设喜宴招待女婿及亲朋(也有当晚由家人陪新郎吃点饭,第二日清晨举办亲友参加的喜宴)。女婿就这一次在岳家坐首桌的首席,以后则同儿子一样,有客时只能做服务生。
摄影/辛戈
第二天早饭后,新娘和新郎交换信物,一般是新手绢,纯洁锦绣、涓涓流长之意。信物交换后就得马上启程。新娘的母亲不出来送女儿,这时要坐在炕上为女儿坐福(祈福)。新娘的伯伯、叔叔或者哥哥陪同随新郎、新郎同往,叫“送客的”。送客的人要是儿女双全、身体健康、运佳势达的人,这样才能给一对新人送去好运。如果这村这天有多家嫁女,以早出发者为好,有占先为吉的说法。新娘离开闺房这一刻,叫“上轿”。新娘“上轿”后只能看前方,不得回头看。寓意婚姻长久,不走回头路。新郎如果在路上遇到熟人,只能点头致意,不得说话。话——谐音“化”,引申“失”(言多有失)。这时男方家喜联盈门、喜字满街、鞭炮高挂,亲朋们站在大门口恭候,做好了迎接新娘的准备。
摄影/宫兆兴
新娘一行一到,按事前分工,有接新娘的姑婶姨嫂(个别村有“姨不送、姑不迎”之说,即女方的姨不参加送外甥女上轿,男方的姑不参加迎侄媳妇下轿),有接“送客的”婚宴主陪。接新娘的,把新娘送入新房;接“送客的”,把客人引入客厅。同时鞭炮齐鸣,营造喜庆气氛。
摄影/宫兆兴
晚上有闹洞房的习俗。受兄长如父的观念影响,平辈中“大伯子”(丈夫的哥哥)不与弟媳诙谐言笑,不去闹洞房;“小叔子”(丈夫的弟弟)则“叔嫂无忌”,是闹洞房的主力军。这种陋习后来被逐步被淘汰。
婚礼三部曲之“开箱”
结婚的第三天,新娘的父亲、哥哥、弟弟到男方家。把婚前“搬箱”搬来的箱子、盒子打开(倒不用亲自去打开,仅是种形式)。这时,男方家才能把女方带来的喜饼(也叫媳妇饼)分给亲朋邻里。这天的宴请规模要小于结婚当天,一般是男方门里的人和婚宴时因事未能参加者。也有简化开箱这道程序的,开箱的人在婚礼当天即随新娘新郎前来,叫“跟腚红”或者“当日红”。
摄影/辛戈
婚礼三部曲之“瞻久”
因为是喜事的第四天,所以也叫“瞻四喜”。新郎和新娘要同去新娘家,探望新娘的父母及亲属。用意一是新郎登门感谢岳父岳母,感谢他们把辛苦养大的好姑娘嫁给了本人;二是新郎新娘要表表态,表明永久坚持这段婚姻的决心。这也只是个形式,没有几对新人能真正按规矩把话说出口的。
摄影/辛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