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稳蹄疾行健致远(方远逆势有为行方致远)
步稳蹄疾行健致远(方远逆势有为行方致远)“以方远开发的天辰御府项目为例,之前为保证进度,有14个大塔吊,光塔吊费用就上百万元。”方远建设集团起重公司负责人说,“这还仅仅是塔吊,其他机械设备、临时设施的负担也不小。”往年,正月十五过完工地就陆续返工开工。今年,受疫情影响,方远建设很多项目复工时间延后一个月之久。疫情期间,方远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远建设”)在市内有150多个在建项目等着开工,而塔吊、机械设备、脚手架等租赁费损失及管理人员薪资支出,对企业经营造成很大压力。如何稳妥复工,又确保疫情防控防疫措施到位?方远建设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疫情带来经营压力
【企业名片】
方远创建于1979年,历经40多年稳健发展,已经成长为以智慧建工为主业,先进制造、品质地产、现代服务四大板块协同发展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现持续保持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全囯建筑业竞争力百强、浙江省综合百强企业和中国1000家最大企业集团行列。公司多次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先进建筑业企业,创优夺杯全省领先,全市领跑,持续十余年保持台州市建筑业龙头企业称号。
企业发展形势喜人,年营收近200亿元,年纳税近10亿元,近5年累计纳税超35亿元,为台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本报记者周丽丽
疫情期间,方远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远建设”)在市内有150多个在建项目等着开工,而塔吊、机械设备、脚手架等租赁费损失及管理人员薪资支出,对企业经营造成很大压力。
如何稳妥复工,又确保疫情防控防疫措施到位?方远建设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疫情带来经营压力
往年,正月十五过完工地就陆续返工开工。今年,受疫情影响,方远建设很多项目复工时间延后一个月之久。
“以方远开发的天辰御府项目为例,之前为保证进度,有14个大塔吊,光塔吊费用就上百万元。”方远建设集团起重公司负责人说,“这还仅仅是塔吊,其他机械设备、临时设施的负担也不小。”
开不了工是损失,即使复工了,招不到工人,复产率上不去也是损失,同时还有大量的防疫措施费用……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
包车包列接返员工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作为地方建筑业龙头企业,方远建设迅速成立了防疫复工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张学形牵头挂帅,统筹协调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为解决务工人员紧缺问题,方远第一时间组织包车、包列接返务工人员达数千人,分秒必争保复产,确保重点项目进度“不停滞”,发展目标“不打折”。
截至3月底,企业率先完成包车接返管理人员和务工人员5000余人(含项目部自行组织的包车接返),包机30余人,包列200余人,大巴车拼车近百辆,垫付包车费用近百万元。
为确保返台务工人员及时返岗,包车工作小组“5 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全力做好返台人员接送的服务保障工作。
“前脚刚下完一车工人,换个司机又启程出发去接人了,真的是马不停蹄。”参与接返的工作人员说,公司通过与项目部和各劳务班组建立联络网,摸排汇总接返花名册,并与旅行社及运输公司合作协调车辆运力,快速匹配拼车,保障务工人员及时返程。
打造全市首个建筑复工项目
“作为地方龙头企业,我们要冲在最前面,做好榜样,无条件确保市里各重点工程优先复工复产。”张学形说,在疫情下,企业集中人力、物力攻克民生工程、重点工程,不惜一切代价,把疫情单位的时间“追”回来。
方远承建的台州市飞龙山庄项目吹响台州复工“首发”号角。
据方远建设第三工程公司经理潘升利介绍,受疫情影响,商品砼、钢材等原材料供应不足和务工人员无法及时返岗,让项目开工陷入“困境”,项目开工时间已推迟十多天。台州市住建局、路桥区政府、住建局及台州城投集团、桐屿街道、飞龙湖管委会等主要领导齐聚飞龙山庄项目现场,为疫情中“犯愁”的项目部“搭桥梁、送服务、解困局”,全面助力项目复工。
在防疫管控上,方远也主动作为,借助智慧工地管理把好防疫关。
工地上采用人脸识别关联健康码、设置动态匹配构筑数码防疫墙;集中安置返岗民工临时用房,电子门禁实现封闭化管理;每日动态汇总,上下联动,疫情统计及时准确……疫情期间,借助物联网信息化手段,方远有效落实高风险区域务工人员的地毯式排查防控。
在全体方远人的共同努力下,所有项目及时复工复产,并且所有工地未发生任何感染或失控事件,生产经营平稳有序。
在做好防控的同时,方远主动出击,积极践行大客户战略,拓展优质客户合作渠道,经过努力,1至4月份业务承揽较往年同期不降反升,为下半年完成各项经济指标打下良好基础。
【老总说】
转型变革 危中寻机
——方远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学形
疫情当前,对于我们建筑企业来说,挑战严峻但机遇重大。若能看准形势、找准机遇,就能趋利避害、化危为机。否则,就有可能成为企业迈不过去的坎,要么停滞不前、甚至濒临绝境。
我们企业要做到不等不靠,努力向内谋转型,向外谋发展,在不确定性中不断调整、不断奋斗、不断突围,努力跨过疫情这道坎。在疫情冲击下,通过转型和变革寻求出路是大势所趋,有些是行业暂时性的制约,不得不“断臂求生”,有些是中长期的趋势,必须要“革故鼎新”。不管形势如何,企业必须要学会“以变应变,适者生存”。当然这个过程也需要强有力的政府对企业生存环境的科学管理,疫情期间各级政府的积极作为,为企业走出困境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方远有信心、有决心战胜疫情,做到目标不减、贡献不降,上交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