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没有退休金带娃(帮忙带娃的退休老人)
公婆没有退休金带娃(帮忙带娃的退休老人)01具体来说,做到“三不争”,相当聪明。那么问题是,如何才能做一个快乐的带娃老人呢?《道德经》里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若是做到不争,顺从自然,那么家庭就会和谐,公公婆婆和儿媳的关系,也会缓和。
有人说:“你本来有一个娘,结婚又找了一个新娘,你说能没有矛盾吗?”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公公婆婆和儿媳关系的麻烦,因而选择了“保持距离”。
可是,很多家庭不得不面对带娃的难题,为了减轻儿子的生活压力,很多退休老人,变成了儿子家的一员。
在带娃的过程中,老人们抱怨,自己倒贴钱,做免费保姆,却被儿媳埋怨;有看不完的脸色;甚至连儿子都不理解自己。
那么问题是,如何才能做一个快乐的带娃老人呢?
《道德经》里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若是做到不争,顺从自然,那么家庭就会和谐,公公婆婆和儿媳的关系,也会缓和。
具体来说,做到“三不争”,相当聪明。
01
第一,不争“权”,让儿媳做大家长。
《增广贤文》中有句话:“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经营一个家庭,不亚于经营一个企业。需要有人当一把手,还需要人管钱,管社交,采购等。
当然,人人都希望自己是“大家长”,是家里说得上话。
在我的老家,婆婆是管家,似乎变成了习俗。我们把婆婆,称为“嘎娘”。就是说,大家都要在婆婆的设置的枷锁下生活。
随着时代的推移,习俗慢慢被打破,很多家庭,都是儿媳当家。也有一部分婆婆,心有不甘,导致婆媳争夺不断。
网上有句这样的话:“婆婆觉得老婆可以再娶,母亲不能再换;老婆觉得我才能陪你过一辈子,而不是你妈。”
儿子夹杂在母亲和妻子之间,非常难受,也不知道到底要帮衬谁。从而,一家人,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非常难受。
对于公公,我们也可以参照婆婆的说法。
曾经,公公是一家之主,撑起了家庭的一片天。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需要退位了。公公有了霸座的意思,没有赚钱的本事,但是习惯了耍威风。
有一个词语,叫“乐得清闲”。
退休老人,幸福的生活,需要自由自在,而不是什么都瞎操心。把管家的任务,交给儿子,如果儿子把管家位置,给了儿媳,也没有关系,说明小夫妻非常和睦。
02
第二,不争“钱”,老人学会贴小钱。
请保姆,是要花钱的。但是请父母来照顾孩子,是不要花钱的。这一点,大家达成了共识。
但是,父母倒贴钱去帮助带娃,就令人想不通了。
从长远来看,父母的钱,省下来了,最后还得给儿女。总不能带到棺材里去吧。
如果有几个儿子,老人还得考虑,如何均衡分配,避免子女之间的争吵。毕竟,太多的儿女,都有自私自利的想法。
顺理成章,儿子得到了父母的钱,就等于是儿媳也有钱了。
也有一些儿媳,认为丈夫嘴笨,太老实,不懂得从大家庭捞钱,因此耿耿于怀。
贪婪是本性,无法根除。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去缓解、调解。
退休了,我们自己不缺钱,适当贴一些小钱给儿子家,也没有关系。
老人的大度,是格局,也能够免去很多的鸡毛蒜皮的破事。
其一,给孙子买小玩具,小零食,花了几十元,孙子开心了,就好了。不要去找儿媳报账。
其二,过节的时候,不仅要给儿子一份小礼物,还得给儿媳一份礼物,体现“视如己出”。不要仅仅是收取儿子儿媳的礼物。礼尚往来的规矩,千古不变。
其三,偶尔上街买点菜,或者增加一些日常用品,不要在家里唠唠叨叨。儿媳愿意给,就拿好,不给就算了。
曹雪芹说过:“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钱忘不了。”
把钱看得太重了,会有内耗。看淡了,日子就像神仙一样快乐。
03
第三,不争“热闹”,别把儿子家当自家。
我的邻居张大爷,在农村待了大半生。
最近,张大爷和老伴一起到城里,住进了儿子家,帮忙带娃。
张大爷学会了用智能手机,每天都吆喝亲戚朋友:“我在城里住了,大家来做客啊。”
有时候,张大爷回农村,带来一些蔬果,就在朋友圈里发一发动态,还在亲戚群里喊:“要蔬果的,都来拿啊。”
一会儿,三大姑,八大姨,九大爷,都跑到张大爷的儿子家,拿了蔬果,还顺便混一顿饭。
张大爷在家陪客喝酒,老伴带孙,儿媳下厨。家庭里,高朋满座,小区里的一些老人,也常常是座上宾。
这样的状况多了,儿媳就开始埋怨了:“都什么年代了,还到处串门?一大群老人,我是懒得伺候了。”
老年人喜欢串门,凑热闹,但是年轻人却不喜欢这样。家庭,在城里,相对来说,是一个私人的空间。
呼朋引伴的做法,在带娃的时候,并不可取。毕竟,老人是住在儿子家,而不是自己的小家庭,城里和农村,也是有区别的。
有句谚语:“婆婆嘴碎,媳妇耳悖。”
也就是说,老人喜欢和一群人唠唠叨叨,儿媳喜欢听,还会记住。无形之中,人多嘴杂的麻烦就来了。
体谅一下儿媳,她多半也要上班,工作很劳累,没有那么多时间待客。习惯过清静的日子,是老人的自律。
非得要聚一聚,最好是去酒店,或者在公园里唠嗑,不影响家庭。
04
曾国藩说过:“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带娃的退休老人,多一些付出,少求回报,这才是真正善待子女。
儿媳不是你的亲生女儿,也不能当成“别人家的女儿”对待,处理关系的难度,肯定是有的。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善举多了,还是可以被感动。
同在一个屋檐下,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回,心宽体胖。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