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韦小宝到底是什么样子(韦小宝到底是何许人也)

韦小宝到底是什么样子(韦小宝到底是何许人也)《鹿鼎记》是金庸小说里最为奇特的作品。仔细琢磨一下,我们可以看到,《鹿鼎记》当中,江湖事实上是不存在的。陈近南统率的天地会,表面上是江湖中人,实际上代表的是明朝廷,小玄子则始终是清朝廷的代言人。在陈近南和小玄子的双重压力下,韦小宝以更有大众色彩的忠义为防身利器,见招拆招,多次化险为夷。表面上看,他似乎没有原则,偷奸耍滑,只会溜须拍马,两面讨好。但是,读过小说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他对陈近南和小玄子是真有感情,做的并非表面文章,他在陈近南和小玄子中间周旋,真正依靠的并不是两面三刀,无论对哪一方,他都尽到了最大限度的忠义。当然,韦小宝天性狡黠,有时候也会打自己的小算盘,但是从大体上来说,他对忠义是一以贯之的。韦小宝生活的那个年代,明朝灭亡还没有多久,反清势力依然存在,只是势力微弱,注定难以扭转乾坤,而清政府的势力已成气候,人心思治。反清势力的坚持和勇气固然令人敬佩,但是大多数人却都是像韦小宝这样的

金庸笔下诸多主角当中,韦小宝这个小家伙是个异类。关于他的为人和性格,早就有许多高人做过许多有趣的解释,这里换个角度,聊聊韦爵爷的价值观。

韦小宝打小在妓院、赌场、茶馆、酒楼厮混,替人跑腿买东西,趁机揩点儿油水,讨几个赏钱。虽然在乌烟瘴气的环境里长大,但是他并没有放松精神文明建设,钟爱历史,一有空闲,就跑去听书。说书先生说的不是形而上的玄玄乎乎的东西,而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有正史的干货,也有野史的演义。

大致来说,韦小宝的历史水平和现在的很多人旗鼓相当,拉拉杂杂的都知道,但是虚虚实实,真假参半,正史野史都有。反正就是图个乐,解解闷,看热闹,又不是专业搞历史的,哪么较真干啥?

然而,韦爵爷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人家居然能从说书先生的故事里看到正能量。这就像现在很多人看三国,看过来看过去都是捡芝麻丢西瓜,只看到权谋厚黑,尔虞我诈,各种阴暗,而大字不识的韦小宝却看到了忠义。

韦小宝到底是什么样子(韦小宝到底是何许人也)(1)

韦小宝生活的那个年代,明朝灭亡还没有多久,反清势力依然存在,只是势力微弱,注定难以扭转乾坤,而清政府的势力已成气候,人心思治。反清势力的坚持和勇气固然令人敬佩,但是大多数人却都是像韦小宝这样的,在心理上已经接受了新朝。茅十八的价值观更为小众,韦小宝的价值观更加大众。

来到京城之后,韦小宝误打误撞地进入皇宫,成为康熙的心腹,随后又误打误撞地加入天地会,成了陈近南的弟子。天地会和清廷势不两立,陈近南和小玄子不共戴天,就在这两相为难的夹缝中,韦小宝的价值观遭到了激烈的夹击。

他的价值观,是从说书先生的故事里提炼出来的。说书先生的故事,涉及朝朝代代,可能这个朝代有谁正统谁不正统的问题,但那个朝代没有,可能这个朝代有民族问题,但那个朝代没有……然而,无论说什么故事,忠义都是一道硬菜,与民族、正统等问题相比,它更具有普适性,这也是融入韦小宝骨子里最深处的东西。

在陈近南和小玄子的双重压力下,韦小宝以更有大众色彩的忠义为防身利器,见招拆招,多次化险为夷。表面上看,他似乎没有原则,偷奸耍滑,只会溜须拍马,两面讨好。但是,读过小说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他对陈近南和小玄子是真有感情,做的并非表面文章,他在陈近南和小玄子中间周旋,真正依靠的并不是两面三刀,无论对哪一方,他都尽到了最大限度的忠义。当然,韦小宝天性狡黠,有时候也会打自己的小算盘,但是从大体上来说,他对忠义是一以贯之的。

《鹿鼎记》是金庸小说里最为奇特的作品。仔细琢磨一下,我们可以看到,《鹿鼎记》当中,江湖事实上是不存在的。陈近南统率的天地会,表面上是江湖中人,实际上代表的是明朝廷,小玄子则始终是清朝廷的代言人。

也就是说,韦小宝自始至终都没有闯荡过真正的江湖,只是在两股不同的政治势力之间周旋而已,它们的区别仅在于一个在朝,一个在野。哪里有江湖?不过处处是朝廷而已 !

韦小宝到底是什么样子(韦小宝到底是何许人也)(2)

随着天地会的覆灭,地位日渐稳固的小玄子渐渐完成了从朋友到帝王的蜕变,他需要温情的忠义伙伴,也需要绝对服从的奴才,而在二者之中,后者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前者。换一个角度,如果覆灭的是清廷,得势的是天地会,那么卷土重来的明廷也会如此。

韦小宝的价值观的核心是草根色彩浓厚的忠义,它的基础是人性的温情和独立意识,而在以绝对服从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里,人性的温情并没有太大的生存空间,独立意识更是不能要的。

换而言之,韦小宝的价值观注定会失去用武之地,因为天地会与朝廷不能共存,必定以你死我活的结果收场,当其中一方覆灭,另一方建立起绝对服从的价值体系时,韦小宝的价值观必然会遭到改造或者毁灭。对于生性自由散漫的韦小宝,这是难以忍受的,所以,他退隐归乡是最好的结局。

韦小宝到底是什么样子(韦小宝到底是何许人也)(3)

当越来越熟谙帝王术的小玄子在朝堂发号施令的时候,大隐隐于市的韦小宝又回到了原点,依然在茶馆酒肆听书,在各种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律令制度下,他们保持着一种间接而遥远的服从关系,但这只是表面上的似是而非的服从。只是因为同在一个帝国,这种关系才在表面上看起来有迹可循,实际上,各听各的,各信各的,各做各的,就这么回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