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剪秋为什么要毒死六阿哥(剪秋对六阿哥下毒)

剪秋为什么要毒死六阿哥(剪秋对六阿哥下毒)在皇后因子失权后,甄嬛又上演了一场借刀杀人的手段。甄嬛首先让自己的妹妹浣碧举荐安插了个貌美年轻的瑛贵人于后宫,并设计让皇后的儿子三阿哥偶遇并爱上。随后便派耳目在皇帝面前散布流言,最终以“忤逆之罪”拉三阿哥下马。同时,甄嬛的父亲甄远道因为同僚的陷害、被囚禁深狱,在皇后的打点与煽风点火下,最终举家流放宁古塔,而甄嬛则被流放至甘露寺。以上桩桩件件、新仇旧恨,无一不与皇后的谋划布局有关,因而等甄嬛身怀龙种、从甘露寺黑化归来后,第一个想要扳倒的便就是皇后。俗话说:“母凭子贵”,后宫妃嫔更是如此。为了削弱皇后在前朝政权的势力,以及后宫地位的威胁。

剪秋为什么要毒死六阿哥(剪秋对六阿哥下毒)(1)

“后宫中,没有真正的朋友,有的只是无尽的算计和利用,想要在残酷的后宫斗争中笑到最后,成为深宫实至名归的女主人,能靠的只有自己逐至名归的内心和计谋。”

这便是甄嬛经历千帆后所悟,为了扳倒自己登权之路上最大的敌人——皇后,她甚至不惜将自己的亲儿子当作筹码,只为实现“一石三鸟”的秘计。

穷寇莫追,垂死挣扎

在详细剖析甄嬛如何“一石三鸟”之前,我们浅先了解一下“剪秋投毒”的原委:

当时甄嬛因为在皇后的陷害与误导下,穿上了已故先皇后“纯元”的封禅旧衣,这难免不会引发皇帝的睹物思人,触犯皇帝的逆鳞,最终被褫夺封号、降级以待。

剪秋为什么要毒死六阿哥(剪秋对六阿哥下毒)(2)

同时,甄嬛的父亲甄远道因为同僚的陷害、被囚禁深狱,在皇后的打点与煽风点火下,最终举家流放宁古塔,而甄嬛则被流放至甘露寺。

以上桩桩件件、新仇旧恨,无一不与皇后的谋划布局有关,因而等甄嬛身怀龙种、从甘露寺黑化归来后,第一个想要扳倒的便就是皇后。

俗话说:“母凭子贵”,后宫妃嫔更是如此。为了削弱皇后在前朝政权的势力,以及后宫地位的威胁。

甄嬛首先让自己的妹妹浣碧举荐安插了个貌美年轻的瑛贵人于后宫,并设计让皇后的儿子三阿哥偶遇并爱上。随后便派耳目在皇帝面前散布流言,最终以“忤逆之罪”拉三阿哥下马。

剪秋为什么要毒死六阿哥(剪秋对六阿哥下毒)(3)

在皇后因子失权后,甄嬛又上演了一场借刀杀人的手段。

当时正值祈福诵经的盛会,甄嬛与皇后一同进入福祉,在二人交谈、针锋相对之时,甄嬛假借皇后之手自己摔在地上,当场流产。

并借稚子胧月“皇后推了熹娘娘”之言,坐实了皇后的恶毒行径。

最终,皇后因“谋害皇嗣”的罪名被囚禁了起来。见主子失宠,皇后身边的姑姑和随从自然是咽不下这口气,尤其是皇后的贴身侍女剪秋。

作为皇后自王爷潜邸就带来的侍女,她伴随着皇后经历了无数苦楚与荣衰,也经历了至高无上的荣耀和尊贵,因此面对皇后的失势与颓废,她决心要报仇雪恨。

剪秋为什么要毒死六阿哥(剪秋对六阿哥下毒)(4)

在皇后身边管事江福海的打点之下,剪秋悄悄溜出景仁宫,将自己打扮成了普通宫女的样子、并在自己的指缝中藏匿鹤顶红,打算在熹贵妃的食盒中滴下剧毒。

福晋身亡,架空皇后

可谁知在宴会上,甄嬛与皇帝在上座谈笑风生、毫发无损,反而是果郡王的福晋孟静娴却意外中毒,并因此引发了早产,最终毒性加大、不治身亡。

而追根溯源是因为她饮用六阿哥的羹汤为其试温,仅仅一口便命丧于此。

作为皇帝最疼爱的小儿子,皇帝龙颜大怒,命令苏培盛尽快查明真相,最终抓到了始作俑者剪秋。

剪秋为什么要毒死六阿哥(剪秋对六阿哥下毒)(5)

面对皇帝的质疑,剪秋一口咬定此次毒杀计划都是自己的谋划,与皇后娘娘无关。

可是她作为皇后娘娘的贴身侍女与心腹,纵使百口莫辩,皇后却也难辞其咎,真是“人在宫中闭,祸从天上来”。

见问不出什么,甄嬛便使了个眼色,让槿汐姑姑将剪秋带往慎刑司,意图严刑逼供出自己想要的回答。

可谁知剪秋是一个有气性的女子,宁愿用指缝中的鹤顶红毒杀自己,也不愿意出卖皇后;而另一个参与者江福海却贪生怕死,在经历了一些刑罚后,便将皇后如何毒害皇子、勾结大臣的秘密全盘托出。

剪秋为什么要毒死六阿哥(剪秋对六阿哥下毒)(6)

自此,皇后失去了皇帝所有的信任,成为了囚禁于深宫的“无权架子”。

借刀杀人,一石三鸟

短短一晚,甄嬛便成功将皇后拉下了神坛,但这一记借刀杀人已不仅如此,甚至可以说是一石三鸟:首先,甄嬛除掉了自己权力路途上最大的障碍——皇后。

利用皇后自己的手下而除之,不仅仅自己花费的代价最小,而且见效也最快,因为皇后仍然处于幽闭。

而谋害皇嗣又是皇帝最为忌惮和痛恨的事,所以皇后既不能亲自来场争辩、亦不能用情怀动人,故而杀之后快也,皇后也再无翻身之可能。

剪秋为什么要毒死六阿哥(剪秋对六阿哥下毒)(7)

其次,甄嬛帮助了自己的妹妹浣碧除掉了她在王府最大的障碍——孟静娴。

因为孟静娴在成为果郡王府的侧福晋后,便凭借着自己母族的势力,逐步俘获果郡王的真心和王府下人的喜爱。

同时,浣碧与果郡王成亲数年,却仍未孕育子嗣,而孟静娴服侍半月,便就有了身孕,这无疑威胁到了浣碧在王府的地位。

作为浣碧的长姐,甄嬛帮她并非全然出于亲情,而同样是为了自己的脸面与权力。

因为浣碧作为果郡王的福晋,不仅仅可以为自己增长脸面,同时也可以为自己招揽、联络达官贵人与清流女眷,增强自己的势力与威严。

剪秋为什么要毒死六阿哥(剪秋对六阿哥下毒)(8)

而孟静娴作为一个外人,首先从血缘方面,便和甄嬛不是一条心,孟静娴在王府越是得宠,就越是对浣碧的地位步步紧逼与逐渐轻视,这无疑也是在打甄嬛自己的脸。

同时,甄嬛在经过“小像事件”后,便对孟静娴有了一定的防备之心,孟静娴不好控制且又富有心计,若不尽早除之,自己的妹妹一旦失势,自己便会失去王府最重要的眼线。

除此以外,甄嬛杀孟静娴还有一点原因,便就是出于私心。

要知道,当初甄嬛被皇帝流放至甘露寺时,甄嬛便与情郎果郡王私定终身、缠绵悱恻,甚至孕育一儿一女,便就是六阿哥与灵犀公主。

剪秋为什么要毒死六阿哥(剪秋对六阿哥下毒)(9)

但自甄嬛复宠回宫后,果郡王为了保护甄嬛与自己的私情不被皇兄发现,便忍痛娶了甄嬛的妹妹浣碧,后续又迎娶了侧福晋孟静娴。

虽说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心悦之人,但好歹二人并没有孕育子嗣,而且,浣碧也是因为长得颇像自己才得到了果郡王的青睐。

可是这孟静娴入王府不过半年,便得到了王爷的喜爱,甚至怀上了果郡王的骨肉。

这是甄嬛无法接受的,这让她觉得这是心悦之人的背叛,因而出于女人的嫉妒,甄嬛便借着这杯毒羹,乘势杀死了她。

剪秋为什么要毒死六阿哥(剪秋对六阿哥下毒)(10)

最后,甄嬛还为自己的亲生骨肉六阿哥洗脱了嫌疑,保全了甄家满门性命。

自“小像事件”后,皇帝便日渐对甄嬛和果郡王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怀疑,甚至对六阿哥的身世产生了疑惑。

在古代,“欺君之罪”是灭门的重罚,因此,甄嬛为了保住儿子的皇位与甄家满门,便不得不以儿子的安危作为筹码。

引剪秋进入自己早已设好的圈套,让疑心甚重的皇帝误认此次毒杀为“皇子争储”,进而转移了皇帝当时的注意力,淡化了对六阿哥身世的怀疑,同时也让甄家全府上下免遭杀身之祸。

剪秋为什么要毒死六阿哥(剪秋对六阿哥下毒)(11)

一碗小小毒羹,便了结了几个人之间的新仇旧怨,满足了甄嬛“一石三鸟”的筹谋与布局,也同时让我们看见了权谋者的狠毒与野心。

作为活到最后并掌握后宫实权的女主人,甄嬛凭借的并不是皇帝原有的偏爱与真情,而是自己在经历背叛、磨砺与伤害后感悟的“铁腕手段”与深谋远虑。

在当下社会里,尔虞我诈的职场生活或鸡毛蒜皮的家庭纷争,都如同那个风云际会的哀怨深宫,想要出人头地或全身而退,所要做的并不是去盲目相信和依靠他人,而是用自己的奋斗与双手去换取。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