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检察组各人物大结局(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
巡回检察组各人物大结局(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刘小英:多。有时候他们见一直没人开,就早晨8点钟来敲门,以为老陈那个时间还没去上班。其实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办案,很少在家。我们家的门,是叫不开的。记者:来敲门的多吗?刘小英:很少谈。因为工作的性质吧,干反贪是要保密的,他和我、和儿子都不说的。有一次我拿着快餐店里的账本回家看,才一本账就看得我头都大了。他就对我说:“我办案的时候,那个账本就是一麻袋一麻袋的。”我说:“你好累啊,我看一本都头痛,你也真不容易。”记者:丈夫是检察官,您觉得做家属的,应该怎么去做呢?有没有特别需要您注意的地方?刘小英:他跟我说过,不准接待亲戚以外的人,不准收当事人的财物,不准打着他的名义在外面办事。我自己也特别注意。来我家敲门的,除非是亲戚,不然我是不会开门的。
参加完“最美人物——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先进事迹发布会,刘小英带着替丈夫陈运周领到的荣誉证书,回到了湖南老家。“儿子和老人都需要照顾。”她说。
陈运周生前是湖南省新田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在检察院工作将近30年。除了刚进院时干过一年多会计之外,其余时间都在反贪一线。
记者:这次您来北京替陈检领奖,替他接受表彰,作为妻子,您的心情一定是百感交集。那天站在台上,听着评委会给他的“评语”,您在想什么?
刘小英:有自豪吧。也有感谢,心里还有点酸。记者:陈检和您谈他的工作吗?常说什么呢?
刘小英:很少谈。因为工作的性质吧,干反贪是要保密的,他和我、和儿子都不说的。有一次我拿着快餐店里的账本回家看,才一本账就看得我头都大了。他就对我说:“我办案的时候,那个账本就是一麻袋一麻袋的。”我说:“你好累啊,我看一本都头痛,你也真不容易。”
记者:丈夫是检察官,您觉得做家属的,应该怎么去做呢?有没有特别需要您注意的地方?
刘小英:他跟我说过,不准接待亲戚以外的人,不准收当事人的财物,不准打着他的名义在外面办事。我自己也特别注意。来我家敲门的,除非是亲戚,不然我是不会开门的。
记者:来敲门的多吗?
刘小英:多。有时候他们见一直没人开,就早晨8点钟来敲门,以为老陈那个时间还没去上班。其实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办案,很少在家。我们家的门,是叫不开的。
记者:您的孩子多大了?他调整得好些了吗?在家庭生活方面,在教育儿子上,陈检与您付出的一样多吗?
刘小英:儿子24岁了,还没上班。今年4月份参加乡财政所的公务员考试,笔试第一名入围了,现在还没面试。他爸走了,儿子也挺受打击的,好多天都不出门,就呆在家里面。去年8月份他爸走的,之前的几个月,他也都在家里面照顾他爸。包括去广州化疗,我们都是一起去的。
老陈的工资很低的,10年前也就每月1000多元,后来涨了钱,家庭生活也还是不够用。我帮别人卖化妆品,卖地板砖,还盘了个快餐店,总之做一点小生意,维持这个家庭。
记者:您一直没有找个正式工作吗?
刘小英:对外面的人,老陈很热心,但我工作的事,他不怎么管,他说我“能找到事情做就行了”。我确实还是能够找到工作的,我也不强求他。
记者:教育儿子呢?
刘小英:主要是我。打扫做饭也是我。过年了,他放假,也做一点小事情,打个下手。老陈平时很忙,办案经常不在家。
记者: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您想起他来,出现最多的画面是什么呢?
刘小英:他生病后,在家里时间比较多,我们一起吃饭聊天,每天晚上还一起出去走走,那段时间对我来说是很珍贵的。结婚这么多年,就这两年最珍贵,他给我和儿子的时间最多。从广州化疗回来,第一周他还是清醒的,让我照顾儿子和老人,好多事都和我说了。
记者:如果你们再做夫妻,重新开始生活、工作,您会怎么过呢?刘小英:如果会重新选择,因为他喜欢他的工作,热爱检察事业,我也支持他。我唯一的愿望就是他能健康,活得岁数大一点,看着儿子结婚生子,和我一起带带孙子孙女该多好(哽咽)。(检察日报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