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世界建筑大师深度解析(34建筑大师)

世界建筑大师深度解析(34建筑大师)织巢鸟的巢穴最奇妙的地方就是在巢穴外有一个狭长的管状入口,并且呈现一种倒圆锥状。这种形状的目的在于捕食者无法进入其中。而且如果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不仅仅倒挂着悬吊在树上,还经常在河边,这么做也是保护自身的一种方式。首先,织巢鸟在选择建筑材料上就非常考究,不是随便干草都可以。它们会选择绿色的长草为主要原料,因为这种草更容易编织。其次,在辅助材料上,会选择各种小草、树叶、树枝等等。而一只织巢鸟也有天生的建筑工具,就是那张嘴。像坚固的锥子一样,对原材料各种"加工"和"切割"。然后通过嘴和脚的相互配合,在树枝上进行捆绑,使得巢穴更加稳固。注意是捆绑不是说明黏液。这些神奇的鸟类,从我们角度看,是比较少见。因为主要生活在非洲、澳大利亚和南亚。并且在亚洲的范围非常少。想目睹它们的神采有点难度。其实上述我一直在说一个观点,就是织巢鸟的神奇建筑技术,那么它们到底多神奇?一个巨大

说起动物界的建筑大师,我们可能很自然会想到蚂蚁。也确实如此,蚂蚁的巢穴千奇百怪,从内部结构看真的是令人惊叹不已。但是,今天我就要对蚂蚁提出异议,在它们面前,蚂蚁顶多只能算建筑小师,因为同样是筑巢,这种鸟来的精妙许多。以至于出现我们人类都难以模仿的境地。它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织巢鸟。

世界建筑大师深度解析(34建筑大师)(1)

别具一格的"建筑师"

一说织巢鸟,我们都很陌生。但是它的名字却很熟悉。是的,之所以这么叫,肯定在于它非常善于筑巢。于燕子不同,它能用枯草,树叶等一切能派的上用场的材料进行编织。从种类看,它们全球范围内有145种之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它们无论多少种,都以善于筑巢而闻名。要说这种鸟,也是个奇葩,体型上没有特别突出,从7.5厘米-25厘米不等,但是,它们的雌鸟平平无奇,就跟灰麻雀一样,倒是雄鸟显得花枝招展。再说说筑巢方式,它们是一种耐不住寂寞的人,其他鸟类的筑巢都是选择安静的环境,而它们呢,发动群体的力量。根据观察,300对左右的织巢鸟会一起搭建一个巨型鸟巢。然后各个鸟巢内部又会有许多单间。

世界建筑大师深度解析(34建筑大师)(2)

这无疑就是现代的单元房啊,热闹之余还可以保护自己。

从生物学家研究得出的结论,它们的巢穴是一个圆弧形,普遍高度在3米,直径在4.5米左右,体型上已经类似一个二楼的小平房了。我们真的要感叹它们的筑巢能力。

这些神奇的鸟类,从我们角度看,是比较少见。因为主要生活在非洲、澳大利亚和南亚。并且在亚洲的范围非常少。想目睹它们的神采有点难度。

巢穴到底有多神奇?

其实上述我一直在说一个观点,就是织巢鸟的神奇建筑技术,那么它们到底多神奇?

一个巨大的巢穴单凭几只鸟是无法完成的,于是才有了300对同居共同建造的奇观。这点和蜜蜂或者蚂蚁非常相似。讲究的就是分工协调,互相合作。

世界建筑大师深度解析(34建筑大师)(3)

首先,织巢鸟在选择建筑材料上就非常考究,不是随便干草都可以。它们会选择绿色的长草为主要原料,因为这种草更容易编织。其次,在辅助材料上,会选择各种小草、树叶、树枝等等。而一只织巢鸟也有天生的建筑工具,就是那张嘴。像坚固的锥子一样,对原材料各种"加工"和"切割"。然后通过嘴和脚的相互配合,在树枝上进行捆绑,使得巢穴更加稳固。注意是捆绑不是说明黏液。

织巢鸟的巢穴最奇妙的地方就是在巢穴外有一个狭长的管状入口,并且呈现一种倒圆锥状。这种形状的目的在于捕食者无法进入其中。而且如果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不仅仅倒挂着悬吊在树上,还经常在河边,这么做也是保护自身的一种方式。

世界建筑大师深度解析(34建筑大师)(4)

精湛之妙,人类难以模仿

美国的生物学家还曾经专门写过一篇论文,说的就是研究这种鸟的建筑特点。得出的结论是惊人的。有些鸟巢的寿命甚至可以达到100年,里面的房间多达100个。也就是说 按照一梯四户算,要有25层的单元房才能与之媲美,然而它们使用寿命是100年,这是人类建筑永远无法匹敌的。

世界建筑大师深度解析(34建筑大师)(5)

如此庞大的建筑,如果仅仅用来防御敌人那未免太可惜。它还有相当的好处,尤其在冬天。周围的环境接近零度时,普通的鸟巢都会依靠自己的羽毛御寒,织巢鸟则不一样。当科学家用温度计对它们巢穴进行采集温度时,发现有许多"房间"室内的温度可以维持在21-23度。这简直就是天然的"暖气"。相反夏天也是如此,能通过室外的温度变化,将自己房间内的温度调节到舒适程度。

单建筑使用寿命和室内的自我调节功能,可以说人类是难以模仿的。

过于精美,惹祸上身

看完上面的介绍,你们可能对于这种鸟无比羡慕,特别是巢穴,更是人类难以企及。但是凡事有好有坏,织巢鸟一样也会因为巢穴困扰。

就是因为这种巢穴太过完美,引得许多鸟类来"蹭住"。比如像兀鹫、红头环喉雀、都会多少利用它们的巢穴来繁育后代。更有甚者,侏隼不仅仅占据它们的巢穴,还时不时将它们作为猎物。真的是"坏事做尽"毫不留情。

世界建筑大师深度解析(34建筑大师)(6)

当然,这是少见行为,毕竟织巢鸟数量庞大,真把它们逼急了,集体进攻,也不是所有的捕猎者都能受得了的。

其实,说实话,织巢鸟的筑巢方式虽然人类暂时无法模仿,但是可以通过其产生启发,比如建筑学上的居民楼空间位置,如何自我内部调整温度等等,对于我们以后建筑学的发展,都是极大裨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