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的真实死因该怎么处理的(戴笠的知己陈华)
戴笠的真实死因该怎么处理的(戴笠的知己陈华)戴笠曾自谦的将自己说成是蒋介石的勤务兵,虽是自谦,却也看出他与蒋介石的关系不一般。戴笠是一个非常会掌握时机表现自己的人。这些事情,我们可以从陈华晚年的回忆录中一一找到答案。戴笠但“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风光一时的戴笠最终却落得坠机身亡的下场。戴笠的一生在情报方面都做出了哪些贡献?蒋介石为何对戴笠青睐有加?戴笠的身上又有哪些故事?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为了收集更多的情报,蒋介石决定建立自己的情报网络分为了中统和军统两个部分。作为军事情报的重要来源,军统在抗战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军统的主要负责人就是戴笠,戴笠在情报方面有着突出的才华。而为了完成自己的军统大计,一个名叫陈华的女人出现在戴笠身边,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
戴笠确有过人之处,蒋介石也十分倚重戴笠。加上戴笠本身足够优秀,也使他在国民政府中混得风生水起。
戴笠
但“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风光一时的戴笠最终却落得坠机身亡的下场。
戴笠的一生在情报方面都做出了哪些贡献?蒋介石为何对戴笠青睐有加?戴笠的身上又有哪些故事?
这些事情,我们可以从陈华晚年的回忆录中一一找到答案。
蒋介石的“勤务兵”戴笠曾自谦的将自己说成是蒋介石的勤务兵,虽是自谦,却也看出他与蒋介石的关系不一般。戴笠是一个非常会掌握时机表现自己的人。
在他还是蒋介石的保镖时,他就开始不断向蒋介石展现自己在情报收集上的能力。戴笠将对时局的情报观察整理后放在蒋介石的办公桌上,吸引蒋介石的注意力。
如果蒋介石并没有注意到这些情报,戴笠并不会放弃,而是再一次将文件整理后放在他的桌子上,直到蒋介石发现。
戴笠不仅擅长表现自己,还非常善于豪赌。虽然一直在蒋介石身边,但戴笠始终没有得到蒋介石的重用,这让他心急如焚。
对权力的渴望让他开始为自己的人生寻找更多的机会,很快,这个机会就来了。这件事情过后让他直接赢得了蒋介石、宋美龄的信任。
这个机会就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直接让南京政府陷入混乱,蒋介石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作为蒋介石的贴身保镖,戴笠在危机中看到了机遇。
在他看来,如果能够成功救出蒋介石和宋美龄,那么以后必然能够平步青云。于是他毅然决然的要求陪宋美龄到西安。
戴笠没有赌错,这场豪赌让戴笠收获了蒋介石的极大信任。蒋介石是一个十分在意细节的人,在他最危险的时候,戴笠不顾个人安危到西安营救他。蒋介石对戴笠也更加信任。
更让蒋介石感动的是,戴笠并没有加入国民党的正式党员。戴笠给出的解释就是他只效忠蒋介石一个人。这让蒋介石十分意外,从此,蒋介石开始给戴笠越来越大的权力。
然而,军统组织的不断壮大,力量也开始从原来的特工组织渗透到了党务、政治、经济、教育,甚至开始警察、财政税务等要害部门。
这又让多疑的蒋介石感到不安,军统不仅有自己的武装部队,甚至能够调动缉私部队,武装部队全部是清一色的美械装备,蒋介石的戒备心也愈加严重。
虽然戴笠的官位一直不大,军衔也只到了中将。但这也是蒋介石的一种制衡手段,官位高,权就不大;官位小,权力就很大。
显然,戴笠属于后者,这也是蒋介石开始有警惕心理的原因,一个人的权力越来越大的时候,就不再好控制了。
为了遏制军统的发展,蒋介石先是任命唐纵为军统局帮办,就是要对戴笠进行牵制。随后又以抗战胜利为由,撤去戴笠身上其他兼职职务,防止他继续渗透下去。
戴笠是聪明的,他很快就看出了蒋介石这样做的用意。戴笠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明天,他曾感慨:如果我没有死在共产党手里,恐怕也要死在蒋委员长手里。
看来,戴笠还是有一些自知之明的。他深知蒋介石十分痛恨共产党。执行蒋介石对共产党的追击、屠杀更是不遗余力。
他忠诚的执行蒋介石的反共政策,甚至在抗日战争中不断追捕共产党员,不遗余力的窃听共产党内的情报。对我党的行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戴笠清楚只有牢牢抱住蒋介石的大腿,才能潇洒的活下去。但即便是这样,靠着一味钻营、懂得察言观色的戴笠却也没有逃脱被蒋介石质疑的命运。
戴笠越是表忠心,蒋介石就愈加怀疑他。这大概也成为戴笠悲剧的开始......
戴笠刚刚开始成为特务时,只是成立了一个通讯组,人少得可怜。在戴笠的努力下,人数逐渐扩大到十人,随后将其更名为复兴社。
提起复兴社,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陈华。陈华在复兴社的壮大、富强上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戴笠更是将复兴社的一半功劳都算在了她的头上。陈华有着复杂的人际圈,在她的帮助下,复兴社不断扩大,甚至一度扩大到2000人,直到成立军统局,可见陈华极不简单。
陈华认识戴笠后,戴笠一直将陈华视为自己的红颜知己,两人始终保持着亲密关系,并将关系持续到了戴笠去世。
但陈华知道,戴笠并没有打算娶她,当然她也并不在意。
陈华是个与戴笠一样的人,在陈华看来,利益始终都是最重要的。只要两人都能在彼此身上获得最大化的利益,是否结婚又有什么要紧?
到成立军统局,戴笠手下的特务已经将近10万。在这期间,陈华选择了与戴笠继续合作,不过大部分时候她都在香港活动,虽说与戴笠是上下级,但其实没有太多严肃的相处。
但陈华也逐渐发现了,戴笠的性格在做了“特务头子”后逐渐改变了,以前的他更加小心谨慎,这来源于他的经历。
戴笠出身黄埔军校机兵科,机兵科是一个新单位,后来机兵科又组成了机兵营。由于早间与蒋介石相识,戴笠被派到蒋介石的身边担任保镖、秘书,在蒋介石身边工作。
长时间的接触,让蒋介石很快注意到戴笠在情报方面的才能,便将一些情报工作交给戴笠。而戴笠也是如鱼得水,很快干得风生水起。
蒋介石的情报网分为中统和军统两个部分,中统负责国民党调查局内部控制系统;戴笠负责的军统则专门负责军事情报。
但实际上,由于蒋介石给了戴笠很大的权力和资源,戴笠就能够把各种政治、经济、军事情报甚至人员考核情报也一并传送到蒋介石手中。而戴笠也开始成为蒋介石真正的左膀右臂。
军统局的存在也一度让蒋介石非常自负,自诩拥有全世界最完备的情报网。这背后,戴笠可谓“功不可没。”
作为国民政府最重要的谍报机构,军统局加强各地的谍报机构设置以及情报收集,同时也加大了谍报人员的培训,培养优秀的谍报人员。
戴笠十分重视日情报反间谍工作,日本对重庆每轰炸一次就对轰炸结果大肆宣传,这让军统局恨之入骨,但一时间又没有好的办法。
很快,在上海的特工情报组密报日本特务情报机构的白俄情愿脱离组织,将日本在重庆的情报机关告知军统。
戴笠闻讯十分高兴,立即联系上海工作组,明确表示只要白俄能够告知重庆敌方间谍机关,军统局因而将其破译的情况下,一定重赏。
日本多次对重庆进行轰炸,中国空军质量差而无法对其拦截。戴笠派特务潜伏在日本军事机场附近建立秘密电台监视敌机动态。同时安排技术人员破译日机的情报。
在戴笠的领导下,军统局取得了辉煌的成效,日机也遭受多次重创。
戴笠借着手中的权力,也越发膨胀,甚至与胡宗南计划将来接蒋介石的班。但在蒋介石活着的时候,他是万万不敢推翻蒋介石的。
羽翼未丰的他并不想挑战蒋介石,甘心抱着蒋介石大腿。但蒋介石看到军统日益壮大,却开始心生不满。1942年,军统举办了“四一”大会,向蒋介石展示军统的成果。
戴笠将军统在各地的代表集中到了重庆,向蒋介石展示自己的成果,还安排了一些娱乐节目和晚宴。
蒋介石到达后,看到如此大的场面,虽然表面上无任何波澜,但在心底已经有所防备。戴笠已经拥有10万人特务,掌握如此庞大的情报机构,如何让自己放心?
于是,蒋介石又开始了制衡之术,他开始倚重中统,重要的任务更是向中统倾斜。看到蒋介石如此行事,戴笠心中未免有些荒凉。开始为自己的前景感到堪忧。
他在1946年前往北平前来到陈华住处,这是他与陈华的最后一面。戴笠将自己复杂的心情告诉了陈华。
陈华本想安慰他,戴笠却心情沉重,甚至向陈华表露:老头子不要我,我就死。
与戴笠相处这么多年的陈华,从戴笠的口中已经听出了戴笠已抱有死心,心下也十分难过。
因为抗战已经胜利,特务组织极有可能面临裁撤的风险。而此时的戴笠已经让蒋介石有所戒备。所以一旦裁撤特务组织,蒋介石未必会让戴笠善终。
戴笠出发前往北平,陈华没有收到戴笠平安落地的消息,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噩耗。戴笠所乘坐的飞机发生事故。
根据后来陈华的回忆录,陈华一直觉得戴笠并未死于坠机,而是遭到了蒋介石派出的人的追杀,或许因为绝望,最终戴笠选择了自尽,这也让陈华对此事耿耿于怀了很多年。
戴笠的突然死亡,蒋介石与戴笠的矛盾也就不复存在,可以说,戴笠的死为蒋介石省去了很多的麻烦,戴笠后来也被追任为陆军中将。
蒋介石后来回忆起戴笠也时长感到惋惜,因为他越来越发觉戴笠是如此重要,戴笠还在世时,蒋介石的很多政治危机都是依靠戴笠化险为夷。
在风云变幻之际,戴笠以自己的政治敏感为蒋介石提供了重要情报。尤其是在国共内战时期,蒋介石对戴笠的怀念之情日益加重。
他甚至表示,如果戴笠还在恐怕自己不会落得逃回台湾的下场。但不论他这番话的真假,戴笠已经彻底死在了那架飞机上。
陈华将与戴笠最后一晚向她所说的话写在了她的回忆录中,在陈华看来,那一晚的戴笠是下定了赴死的决心。
果然,戴笠乘坐的飞机突然坠毁,飞机上无一人生还。在一堆烧焦的尸体中,陈华凭借对戴笠的了解,还是一眼认出了哪一具是戴笠的。
与众多情妇相比,陈华在戴笠的眼中始终是最独特的一个。由于父母不慈,很早就将陈华卖入妓院,十几岁的陈华就成了一名雏妓。
而她能够成功走入到戴笠的身边,光有美貌自然是不够的。在戴笠看来,陈华不仅能够为他提供情绪价值,更重要的是真的能够满足他对政治的野心。
而同样的,戴笠也能为陈华带来更多的实际价值,这也让陈华与其女性不同,她有野心,便不会将儿女情长放在第一位,这也是戴笠最满意陈华的一点。
陈华不仅知道戴笠很多秘密,很多机要情报戴笠也都会说给陈华听。陈华的帮助加上自己的能力,戴笠这个特务头子很快就混得风生水起。
戴笠始终保持着对蒋介石的绝对忠诚,在蒋介石面前更是谦卑。在蒋介石的授意下,陈华暗杀了许多人,这些人里面有军阀统领张敬尧、有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副主席杨杏佛......
对于蒋介石交给戴笠的暗杀任务,戴笠根本不管对方是什么人,也不管对方是民主人士还是汉奸,只要在暗杀名单上,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死。
戴笠成为了蒋介石手中最好用的“匕首”,这把匕首带着眼睛,蒋介石指哪,这把匕首就会毫不犹豫的向对方下手。在戴笠的手上,占满了无数人的鲜血。
在陈华的回忆录中,蒋介石之所以信任戴笠是因为戴笠确实还有利用的价值,也是他手中最得意的棋子。所以,前期的蒋介石对戴笠也十分的信任。
但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对手中的这枚棋子开始有了新的想法,这把“匕首”似乎不再好用,他开始转而信任中统。
戴笠知道太多蒋介石不堪而黑暗的往事,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环境,让蒋介石有了舍弃戴笠这枚棋子的想法。
多年的情报工作让戴笠有着不同一般人的敏锐能力,他很快觉察出蒋介石的想法。如果失去蒋介石这个靠山,自己实难立足。
无论是蒋介石还是戴笠,抗战时期两人能够保持紧密关系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目标一致,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说到底,两人的关系就是以利益为纽带才得以维系,相互利用、相互合作,最终达到最终目标。
就像陈华不在意戴笠有多少情妇一样,戴笠也不曾在意蒋介石将自己当作杀人的“匕首”。只要能达到目的,过程并不重要。
但戴笠心里也十分清楚,自己不仅是匕首,也是一枚棋子。
就像陈华回忆录中写的一样,作为一枚棋子,到了该舍弃的时候,蒋介石也丝毫不会有一丝犹豫的。所以,就算戴笠没有死于坠机,恐怕也不得善终。
国民党中,戴笠已经算是混的相当不错的核心,但到头来也不过是蒋介石的棋子,是蒋介石的走狗罢了。
可见整个国民党当时的风气极坏,战友之间毫无革命情谊,互相猜忌严重,官场风气腐败,这也是他们最终失败的原因。
有这样疑心病极重的领头人,国民党能坚持那么多年,也算是一个奇迹。
本文由“洞鉴历史”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