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超级育儿师孩子不顺心大哭大闹(超级育儿师孩子发脾气)

超级育儿师孩子不顺心大哭大闹(超级育儿师孩子发脾气)带娃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升级打怪,而发脾气的孩子,则是育儿路上最令人棘手的一个大怪。当脾气上来的时候,不管不顾的父母太多了,管他是不是亲生的,这个时候都不顶用,怎么消气怎么来。见此,兰海老师问道:“串串经常这样打你骂你吗?”妈妈不好意思的笑笑说:“对,是的。”面对孩子的“暴力发脾气”,这位妈妈“以牙还牙”的暴力回击,让我有些心疼孩子。孩子发脾气并没有那么可怕,我们大人也经常会发脾气,重中之重的是孩子发脾气后父母的态度。

最近,看了一期《超级育儿师》,被孩子发脾气“母子互撕”的场景震撼住了。

主角串串生气发脾气时,先将妈妈按倒在地板,随后趁妈妈打电话的空隙,拿起妈妈的手使劲咬下去,看着被咬出血的指头,妈妈伸手就是一巴掌,还不忘用手去掐他的脸。

超级育儿师孩子不顺心大哭大闹(超级育儿师孩子发脾气)(1)

《超级育儿师》串串发脾气后,被妈妈打

被打的串串带着哭腔赶紧说:“我不咬你了。”但是,抬起腿又一脚把妈妈踢翻在地。

见此,兰海老师问道:“串串经常这样打你骂你吗?”妈妈不好意思的笑笑说:“对,是的。”

面对孩子的“暴力发脾气”,这位妈妈“以牙还牙”的暴力回击,让我有些心疼孩子。

孩子发脾气并没有那么可怕,我们大人也经常会发脾气,重中之重的是孩子发脾气后父母的态度。

当脾气上来的时候,不管不顾的父母太多了,管他是不是亲生的,这个时候都不顶用,怎么消气怎么来。

带娃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升级打怪,而发脾气的孩子,则是育儿路上最令人棘手的一个大怪。

01

孩子发脾气,大哭大闹时,我们总是习惯性的指责孩子不听话、胡搅蛮缠,无奈的同时也深感疑惑:”为什么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

有些父母被孩子的哭闹、发脾气搅得心烦意乱时 ,通常都会厉声训斥,实在不行打一顿,以此来让孩子停止哭闹。

其实,孩子发脾气,并且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愤怒不足为奇,这是人的一种本能。

最强大脑魏坤琳教授写的《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一书中,提及到孩子容易发脾气、哭闹、打人的原因:孩子的大脑发育还不均衡,他们的情绪脑比理智脑发育得快,理智还管理不住情绪,无法抑制冲动。

因此,日常生活中,孩子发脾气的原因也仅仅是:

1、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或者想做的事情被父母制止。

亲子育儿节目《一起怀孕吧》中, 网红妈妈带着萱萱逛商场,因拒绝了她买玩具的要求。萱萱撕心裂肺的大喊:“黄色的玩具,我要玩具。”并用手不停打妈妈的脸。

超级育儿师孩子不顺心大哭大闹(超级育儿师孩子发脾气)(2)

“哪有打妈妈的,你不乖,妈妈把你落这里,我走了。”任凭妈妈怎么训斥,萱萱根本停不下来。

萱萱的想法很简单,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不买我就生气了,生气了还不买就只能进一步升级情绪,变打人、哭闹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2、觉得自己受到不合理对待,被父母强迫去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

如:不喜欢吃青菜,妈妈以吃青菜对身体好 ,强制要求必须吃。

见到叔叔阿姨,妈妈强迫孩子打招呼。

已经吃饱了,妈妈强迫在喝一碗汤。

以上场景,是否似曾相识呢?也或许每天都会在家里直播。

孩子爱发脾气,看似简单的问题,但并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处理好,答案或许不在孩子身上,而在于父母,在于孩子生活的家庭。

02

不曾情绪失控过的孩子,相信没人见过。那么,在看到孩子发脾气时,父母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控制自己的坏情绪,力争做一个平和的父母。

疫情期间,经常被楼上2个孩子打破寂静。听着妈妈的训斥声,无非是两个孩子都要看电视,先让弟弟,姐姐不高兴发脾气;弟弟要吃棒棒糖,家里没有,孩子大哭大闹。

每当此时,妈妈开始都是先说教,孩子继续闹,随后妈妈分贝提高:“你们天天这么磨人,是非让我动手是吧。”接着就听到更加猛烈的哭声。

有些父母面对哭闹的孩子,不知如何是好。为了让孩子尽快停止哭闹,喜欢用简单粗暴训斥、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

或许打骂对孩子最有效。他们不知道的是,长期的坏情绪,不仅亲子关系紧张,还会使孩子形成否定的消极心理,自卑,缺乏安全感,甚至可能会继承父母的坏脾气,继续伤害下一代。

其实,当父母的火气被孩子“点燃”时,不妨先启动内心的暂停按钮,然后数次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并从内心提醒自己:我是爱他的,他的行为这么幼稚,是因为他只是个孩子,他需要我的爱。最后,陪在他身边等他平静下来,心平气和进行沟通。

管理好情绪的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过程很难受,但是当我们忍住了一次又一次,就离好脾气不远了。

其次,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和接纳孩子的需求。

知乎上有人提问:不被父母理解是一种什么体验?

超级育儿师孩子不顺心大哭大闹(超级育儿师孩子发脾气)(3)

一网友的回复扎心了:小时候觉得活着都没意思了,长大后就觉得无所谓吧。

心里的需求不被父母理解接纳的孩子,被父母一味的抱怨、指责、打击、嘲讽,终究会变成一个内向、懦弱、胆小的人,也许一生都难以摆脱心理上的阴影。

当孩子有需求时,我们应该要心无旁骛的陪着孩子,做到真正的关注和倾听孩子的情绪和需求,理解孩子内心和愿望,尊重孩子,并对他的正当需求及时的做出回应。

最后,与孩子共情,同理孩子的感受。

《不可思议的妈妈》中,小鱼儿吃饭时想让妈妈先帮忙拼装机器人,被拒后大发脾气,胡可立即温柔而坚定的说:“我知道你很想让玩具变身,你很想让它变成拿着武器的机器人,但是要等到吃完饭以后,这是规则,你要遵守规则。”

超级育儿师孩子不顺心大哭大闹(超级育儿师孩子发脾气)(4)

当小鱼儿因无法带走心爱的玩具而崩溃大哭时,胡可又说:”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个玩具,现在拿不回家你心里有点难过,但是这是规则。”

如我们都像小鱼儿这般,首先抱抱孩子安抚他的情绪,直到心情平复,再主动帮助孩子说出发脾气的原因,与他感同身受,最后,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坚持对他说“不”,才能让孩子明白父母是理解自己的,规矩是不能破坏的,反而孩子更加合作。

面对孩子发脾气不去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的父母也有很多,当孩子总是被忽视、拒绝,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内心敏感,缺乏安全感 。

《奇迹男孩》中提到:为人父母者,当你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时,同理心是给孩子最好的教养。

03

蒙台梭利说过: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但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

家庭教育应该是所有教育中最重要的,家庭环境及其父母的教育方式会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教育孩子的这条路,我们还要走很长很远,相信改变我们自己,比改变孩子在效得多。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