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老板(和田玉几亿十几亿的投资背后)
和田玉老板(和田玉几亿十几亿的投资背后)和田籽料的价格是三级跳的往上涨,市场又是散播着籽料要断绝的可怕消息,在2007年的时候,新疆玉龙喀什河遭到了限制开采,在那之后,和田玉现在动辄几亿十几亿的投资进入,这背后到底是什么人呢?我们先引用一篇报道,这之前报道过的新闻。自从喀什玉龙河2007年被限制开采以来,籽料的价格疯狂上扬,市场上弥漫着子玉将断绝的消息,可另一方面,大量被收购的子玉料都囤积在若干巨商手中。上海某公司董事长租用的银行保险箱里就堆积着大量好的和田玉料,“一个不够,租用了几个”。他每年投资于玉料的资金是1000万元上下。
和田玉市场现在的热度越来越火热,籽料的价格今年更是大幅度的上涨了一波,
原因也比较多,一方面是因为新疆和田的籽料储备是比较少的,相较于山料或者广义和田玉(青海料,俄料)来说,
并且那种精品的和田籽料更是少之又少,
那么另一个原因呢,也是今天老司机给各位说的,
和田玉现在动辄几亿十几亿的投资进入,这背后到底是什么人呢?
我们先引用一篇报道,这之前报道过的新闻。
自从喀什玉龙河2007年被限制开采以来,籽料的价格疯狂上扬,市场上弥漫着子玉将断绝的消息,可另一方面,大量被收购的子玉料都囤积在若干巨商手中。上海某公司董事长租用的银行保险箱里就堆积着大量好的和田玉料,“一个不够,租用了几个”。他每年投资于玉料的资金是1000万元上下。
在2007年的时候,新疆玉龙喀什河遭到了限制开采,在那之后,
和田籽料的价格是三级跳的往上涨,市场又是散播着籽料要断绝的可怕消息,
市场惶恐不已,但是呢,在另一方面,
就有了投资商的身影,他们大量的收购籽料,
上海某公司董事长租用的银行保险箱里就堆积着大量好的和田玉料,
“一个不够,租用了几个”。他每年投资于玉料的资金是1000万元上下。
像这样的屯料的商人们,大多为江浙商人,很难说市场那些消息是不是他们在炒,
但是知道的是,这样的商人不止几个,有数十个,每个人都斥资巨款来投资和田玉,
囤积大量的和田籽料,他们是在金字塔顶端的一些人。
和田玉这样三级崩的价格,被人冠名“疯狂的石头”,这样疯狂上涨的价格,
一方面是收藏和田玉的人群越来越多与和田籽料开采的有限的矛盾,
那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其实是大量的资金投入进了和田玉市场,
这就是一个翡翠简单易显得背景。
掌握了资金,掌握了财富,掌握了资源,
剩下来就是金字塔顶尖的这些人来制定新规则、新方式,
来决定和田玉这个行业该怎么来玩,
在这和田玉涨价的“旅途”上,重要的不在是财富的游戏,
而是财富规则的制定!
港台商人退出后的和田玉买卖
其实在早期的和田玉市场,基本都是港台商人的运营,
早期的和田玉市场,整个玉料市场价格不突出,当时的和田玉原料价格可能是现在的1%
在90年代中后期,港台地区的商人来大陆收集了一批有技术有想法的师傅转向新雕刻的创作,
台湾商人提出“白玉要温润,要精细,要含蓄的精光”
招来的上海工匠们又推出了新的工艺,把控质地的要求,把控雕刻的创新,
结果让新疆和田玉的名声打了出去,一举超过了青海料和俄罗斯料的价格,
也让和田玉的市场达到了新的高度,价格也越来越高。
鼎盛时代,当时台北街头,大大小小有几百家和田玉铺位,
因为需求量大而推动了上海和田玉市场对原料和工艺的要求,
但是这种主宰地位随着大陆的经济实力强大而迅速丧失。
2002年开始,大批大陆的商人开始进入和田玉市场。
“原来的港台地区买家和后起的大陆买家根本不能竞争。”
在这之前呢,港台地区的买家来大陆都是精挑细选,只挑好的,
但是北京的金主买家进来,就改变了这个规则,
资本注入,“有多少,要多少”
在和田玉被打造成高端送礼礼品之后,
帝都的热潮达到一个高度,供不应求,北京的买家占据了主动权。
但是江浙的房地产商、金融界人士成为购买的另一种力量,
他们的购买方式更为豪放,买成品,也酷爱买原料,
“买回去要是找不到好的雕刻大师,就把它放在保险箱里,反正每天都在涨价”。
他们的现金交易模式,可以说让港台的商人完全失去了竞争力,
主宰地位主动让给了大陆买家。
(以上的内容都整理自三联生活周刊)
“浙江帮” 的进入
浙江地区经济实力非常强劲,玩和田玉的人非常的多,
据估计,现在,每年大概有10亿-20亿元的浙江资本进入和田玉市场,
可能每年开采的45%-50%的和田玉籽料,流入浙商手里。
当金字塔顶尖的人掌握了游戏规则,规则怎么定就是这些人来决定了,
不过作为我们热爱和田玉的玩家来说,
和田玉石一种文玩收藏,是自我文化底蕴的修养的体现,
不能把这当做炒作挣钱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