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聚酯瓶片生产全过程图(聚酯瓶片专家-交流纪要-20220530)

聚酯瓶片生产全过程图(聚酯瓶片专家-交流纪要-20220530)软包装属于膜级材料,去年消费量在32万吨左右,销量不是很大。下游每个子行业需求增速?1)瓶片下游消费量19年588.3万吨,20年大约560万吨,21年582万吨,下游消费量近三年总体不到600万吨左右,这几年消费量比较平稳,没有太大的起伏。片材消费量19年101万吨,20年97万吨,21年100万吨,平均在100万吨左右。

搜索更多机构调研纪要、电话会纪要

请访问【文八股调研】电脑端

来源:网络(真伪自辨)
全文共计 3850 字

聚酯瓶片专家交流 1,聚酯瓶片的主要下游(瓶胚和片材下游)消费量及占比?

下游每个子行业需求增速?

1)瓶片下游消费量19年588.3万吨,20年大约560万吨,21年582万吨,下游消费量近三年总体不到600万吨左右,这几年消费量比较平稳,没有太大的起伏。

片材消费量19年101万吨,20年97万吨,21年100万吨,平均在100万吨左右。

软包装属于膜级材料,去年消费量在32万吨左右,销量不是很大。

2)子行业里增速较快的行业是水瓶子,但单项来看,软包装有望增长较快。

3)关税比例:东南亚不太大,属于正常水平, 欧美地区在 25%以上4)出口情况:因为疫情的影响,国外企业躺平,所以近几年(包括今年)我国出口量增速是最快的,原因:1,价格低,2,开工率,国外基础准备情况不如我们。

我们一直在生产,国内已供大于求,所以价格压的比较低。

近几年国内竞争较为激烈,价格一直在下降。

2,目前全球聚酯瓶片的竞争格局,国内外产能情况?

1)国内5大企业(万凯,逸盛,三房巷,华润,澄星),共930万吨,瓶坯料的销量已经占了国内的80%,占全世界的1/3多一些。

由于疫情的问题、人工费用等,国际上到岸价一直在13000-14000元/吨,从竞争格局(PET或纤维级的PET),国外没有比较大的相关投资企业,我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上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疫情结束后国际上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公司的产量。

如三房巷在欧洲有销售公司(以纤维为主),万凯在国外也有销售代理商,并且国内这几家大企业还在增加产能,如万凯将增加60万吨,它们的目标一方面是国内,另一方面是出口,如东南亚和北美的出口,所以国内的瓶胚片在国际上竞争占有一席之地。

2)成本优势:在用工,工厂成本方面,很多企业在加大投入,因为每增加10万吨大约能降低3%-5%的成本(规模经济)。

如万凯瓶胚片去年毛利率6-7%,今年达到14%,开工率越大,利润也越大。

国内在PET技术,工艺流程设计,产品质量已经完全可以和过去几家国际上的大企业相媲美,现在通过吸收和融合,瓶片技术、质量等已经完全赶上发达国家的企业,甚至有的指标超过其他企业。

3,食品级聚酯瓶片新进入者(比如桐昆和新凤鸣进入到这个行业)的进入壁垒有哪些?

建设周期和客户认证周期是怎样的?

1)这两家企业原先是做纤维级产品,虽原来也做过切片但是不是食品级。

现在来看,它们有现成的装置,从技术上讲,只要有技术人员进入食品级就不是特别难,技术装备只要稍微改造一下就可以;从投资角度只是改变工艺(装备只要不是很旧)。

2)客户认可方面,主要是卫生标准(有无有害物质),产品质量只要达到国家认证标准即可。

使用用户的认证,对产品的认可只要符合该客户的生产、工艺要求即可,但客户是否使用你的材料主要受其他方面的影响,如价格、销售技巧等方面。

4,瓶胚行业盈利情况?

1)这两年情况不是特别好,走势比较平稳,今年毛利率有所提升,大概在12-14%左右(去年只有6%-7%)。

从发展来看,因为原料价格不太稳定,一直在8000左右,不知道会不会下降,所以增长趋势不是很明显。

加之企业加大生产,供应量多,价格比较平稳,国内价格不会有太大增长。

2)较去年,今年上半年毛利率有所提升,去年6%-7%左右,今年有12-14%%左右。

原因:1.价格上升,从去年7500元/吨到今年9000元/吨,因为需求增多,出口增多和原材料上涨2.开工率上升,产量增加,供产成本也在下降(规模经济)。

预计这种景气将持续一两年,出口将快速增长(国外对疫情躺平的情况下) 5,对新增产能方面如何看待?

1)三房巷增加200吨,万凯60吨,华润3期50万吨。

能不能实施还得看市场,企业也是以盈利为目标。

如果现在这个形势,有可能顺利推进,否则可能推迟(主要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如疫情)。

2)瓶胚片产能目前国内已经供大于求,往后大企业可能整合资源,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可能垄断市场。

6,国内外价格差距如此大(国外12000左右,国内只有9000多一点),为啥没有向海外靠拢?

国内瓶胚片供大于求,600万吨多需求,1000多万吨产能,想要占领市场,大企业只能压低价格。

7,怎么看待再生瓶胚片?

我国会不会推广这个政策?

1)国外已有相关政策如欧盟、英国等,要求2025或者2030年,回收再生率要到达30%以上(食品级)。

物理方法估计达不到国家要求,但化学方法回收投资大、时间长,卫生指标也不是很稳定,总之社会效应大于经济效应。

虽然国内瓶级片回收率95%以上,国外只有90%以上,国内瓶级片价格低,回收利用变成食品级技术上可行,经济效应不可观,没有太大市场,所以国内回收后大多都是变成抽丝做衣服;而国外一方面价格会高一点,另一方面有的国家注重社会效应,所以有一些市场。

国内企业只有英科在做,也是在东南亚。

2)我国目前还没有像欧盟、英国等其他国家出台一些相关资源回收政策。

8. 为啥国内外价格变化大?

国内外产能情况?

1)2017年左右国内外价格差别不大,在1万2或1万3左右,因为之前都是进口;但现在国内自己生产,且目前国内供大于求,国内价格就比较低。

国外没有较大的生产投资 。

2)这两年国外企业开工率非常低,50-60%左右,2020年产量还不到1000万吨左右。

并且开工准备时间比较长,一旦停工得检修,维修等,至少半年才能复工。

9,预计海外工厂什么时候能恢复开工,产能怎样?

国外疫情躺平的话,预计海外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开工增长30%—40%产能,考虑到原油、开工等成本,价格只会涨不会跌。

10,最近提价的原因是否是海外需求较大?

海外需求去年到现在比较迅猛,对疫情躺平,照样旅游等,导致需求增多,之后疫情过后更开放了的话,需求会更大,可能更迅猛。

今年整体在价格和使用量上会上升。

11,大企业是否会吞并小企业?

大企业应该不会对小企业收购(产量太少没有必要或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等),小产量企业可能转产,生产其他相关产品,开辟新方向。

12,新兴品种(耐高温等)盈利情况?

哪些新品种比较有前途?

新品种分为两种,一种用于食品,另一种用于工业。

食品用本身PET耐高温,120摄氏度是可以的。

一般PET瓶子粘度0.8左右,碳酸饮料瓶要0.87-0.9左右,耐高温如从120度提升到140度等,这些都是可以改进的方向,很多瓶子在瞬间可以达到要求,长时间不能达到,很多企业可以去研发这种新品种。

而工业用要求更高,不仅要求耐温性,还要求耐厚性。

13,瓶片行业认证由谁去认证,认证难不难?

下游企业对于认证产品标准(包括卫生标准),只要瓶胚产品经过第三方认证就可以。

下游企业认证的标准有时不一样,有国家标准,也有欧盟标准等,但差别不大,基本能符合要求。

14,国内这几个大企业产品差异大不大,竞争优势在哪?

是不是只要满足标准,产品之间就没有太大差别?

产品壁垒在哪?

1)壁垒主要在配方和工艺路线不一样,如万凯的工艺路线较短,其他较长。

2)各企业产品在工艺路线、技术上有一定的差异,最终产品差异不太大。

主要是各下游企业工艺设备有点差别,如结晶度不太一样,所以下游企业可能会选择符合自己工艺设备的瓶胚企业。

3)基本下游大企业通常选择大企业瓶胚厂家,下游中小企业才可能选择中小企业瓶胚生产厂家。

15,怎么看瓶片未来格局,目前出口占比较高,海外产能成本较高,其产量会不会进一步收缩?

海外产能不会有太大的收缩。

因为进口有运输时间问题,有些东西不能等待,另外瓶胚也有淡旺季,夏天用量加大,年底用量比较少。

国内也是如此,也会有淡旺季,不能完全停产,若完全依赖国外进口,可能会影响生产进度,进口只是补缺口。

纪要来源:【文八股调研】

聚酯瓶片生产全过程图(聚酯瓶片专家-交流纪要-20220530)(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