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盆滨的极限马拉松(从渔民到跑者再到跨界)
陈盆滨的极限马拉松(从渔民到跑者再到跨界)曾经无拘无束的陈盆滨,一下子切换了模式。“我个人理解”、“从个人而讲”、“既然进入了体制就要尊重,以团队为重”,如此的表达几乎成为口头禅。在那个曾经疯狂奔跑的陈盆滨身上,这样的表达实属罕见。而如今体制先行的观念,让他狂野的个性变得卑微。说话变得谨慎、敏感,“集体”的概念似乎已经在他心里迅速“膨胀”。进入集训队之前,陈盆滨训练、比赛都是自己说了算。现在进入到国家集训队,过上了集体生活,甚至暂时成为了“体制”内的一份子。作为兴趣,陈盆滨自己曾经玩过一段时间轮滑,但集训队的轮滑鞋与大家平时所见的四轮轮滑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仿造雪板样式而模拟出的一个长约1米的物件,两端各装有一个轮子。说它是轮滑,其实只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名词来定义这个条状物更为准确。陈盆滨表示,这个比四轮轮滑要难滑得多。甚至一个月后的今天,他在条状物上,摔跤依然还会常常上演。无法站稳的结果就是——很多动作不能完成。不过,从一开始身
11月15日,极限马拉松跑者陈盆滨在微博上宣布“正式跨界转项进入国家越野滑雪集训队,希望在家门口为国争光”。熟悉户外和极限运动的人,对陈盆滨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这个1978年出生在浙江省玉环市,曾经以捕鱼为生的渔民。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首位赢得国际性极限马拉松比赛冠军的中国人,同时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完成“七大洲极限马拉松大满贯”的极限跑者。2015年,他独自完成了100天100个马拉松的壮举,一度被人们称作“疯子”。
如今,陈盆滨又做出疯狂之举,在40岁的年纪“转行”。微博发出的时候,这个冬季项目的新秀 素人,已经跟随国家越野滑雪集训队在北京老山基地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的陆上训练。
陈盆滨迈出了充满挑战的一步
从城外到城里 “体制”像是一座围城联系陈盆滨时,他正处在训练基地之中。集训队日常的生活非常模式化。上午轮滑课,下午体能课,晚上进行拉伸和按摩。作为新人,他常常还会主动为自己加课。
作为兴趣,陈盆滨自己曾经玩过一段时间轮滑,但集训队的轮滑鞋与大家平时所见的四轮轮滑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仿造雪板样式而模拟出的一个长约1米的物件,两端各装有一个轮子。说它是轮滑,其实只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名词来定义这个条状物更为准确。
陈盆滨表示,这个比四轮轮滑要难滑得多。甚至一个月后的今天,他在条状物上,摔跤依然还会常常上演。无法站稳的结果就是——很多动作不能完成。不过,从一开始身体几乎黏在地面上,到现在逐渐能够直立滑行,这个近乎人类演变的过程,也成为了他迈入冰雪世界的起点。他特意买了很多额外的护具,防止摔得严重影响正常训练。
新的项目需要陈盆滨从头开始学习
进入集训队之前,陈盆滨训练、比赛都是自己说了算。现在进入到国家集训队,过上了集体生活,甚至暂时成为了“体制”内的一份子。
曾经无拘无束的陈盆滨,一下子切换了模式。“我个人理解”、“从个人而讲”、“既然进入了体制就要尊重,以团队为重”,如此的表达几乎成为口头禅。在那个曾经疯狂奔跑的陈盆滨身上,这样的表达实属罕见。而如今体制先行的观念,让他狂野的个性变得卑微。说话变得谨慎、敏感,“集体”的概念似乎已经在他心里迅速“膨胀”。
集训队中的队员几乎都比他年轻,但是训练时间却远多于他。长则1年多,短的也有5、6个月。陈盆滨由衷地表示和年轻人一起训练很开心,“他们很愿意帮助我,指点我的动作。跟年轻人在一起自己也变得更加年轻,更有冲劲。”
直面淘汰机制 预将“跨界”列入人大议案跨界选材的政策是国家体育总局为备战2022年冬奥会而提出的。除了之前人们了解的张培萌,陈盆滨也受到政策的感召,投身其中。
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领导向陈盆滨抛出橄榄枝,大概是在今年6、7月份。因为不会滑雪,陈盆滨可以说是从零开始起步。
从跑步圈被人顶礼膜拜的偶像到越野滑雪默默无闻的学徒,有太多落差,未来的不确定性更是难以琢磨。陈盆滨表示自己会很大程度地去去挑战命运,“我想挑战自己。这是我难得的(为国效力)的机会,也是自己最后的一次机会,因为岁数摆在那里了。我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自己在跑步圈的影响力带动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
四年后44岁的陈盆滨,能否站上冬奥会的舞台?
陈盆滨集训队的队友也绝大多数都是跨界的选手,练田径的、划赛艇的、骑自行车的不一而足。现在集训队中浩浩荡荡,有一百来号人,这些人大多数当然都会成为最终的分母。淘汰是显而易见的,而竞争也注定残酷。只是直到今天,冬季中心也并未对外公布选拔及淘汰规则,即使身在其中的陈盆滨也是一头雾水,毫不知情。
对于“极限马拉松跑者”和“中国越野滑雪队队员”两个毫不相干的身份,陈盆滨希望外界称呼其为“跨界中国越野滑雪队运动员”。“在哪个位置就该关注哪个位置。”陈盆滨说,“但因为有跨界这个政策才有我现在这个机会。”作为浙江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陈盆滨打算将“跨界”列入人大的议案,一是跨界挖掘青少年中好的苗子,从小抓起,不耽误人才;二是教育厅把专业的技术和训练传播到普通的学校之中,让有潜力的运动员得到更多的机会。
40岁不是问题体能充沛是陈盆滨最突出的优势,但越野滑雪的技术跟跑步大相径庭,甚至还要复杂得多。跑步要求上肢摆臂越少越好;越野滑雪则需要臂力非常强,核心发力点更多。长跑一般是匀速跑;越野滑雪则因为1/3平路、1/3上坡、1/3下坡的赛道安排近似于变速跑。极限马拉松讲究节省体能跑得更远;越野滑雪则要求50公里全力冲刺,尤其上坡路段一定要争分夺秒。难,其实源于不能在一条熟悉的道路上舒适地走下去,尤其是在40岁的年纪。
转项给陈盆滨提出了新的要求
陈盆滨总结自己现在的问题主要在于力量和技术。跑马拉松主要依靠下肢,所以陈盆滨的手臂力量就和练赛艇的队友差了很多。下一步他准备对于特殊部位的肌肉进行专门训练,同时依靠专业的体能师提高肌肉的柔韧性。至于40岁的年龄,陈盆滨表示不是问题,自己今年9月照样可以在美国G2G(273公里)越野赛中夺冠。而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跑步经验,比如怎样让肌体内乳酸少堆积,保证心跳频率,陈盆滨认为可以在体能上帮助自己走得更远。
能穿上国家队队服一直是陈盆滨的梦想
本周,陈盆滨即将启程,跟随集训队赴芬兰进行更专业的训练。曾经被所有人叫做“疯子”的陈盆滨,40岁这一年再度出发,演绎新的“狂野”。无论成功与否,这份不断挑战的精神,都值得肯定和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