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士之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君子之泽虽百世不斩)

士之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君子之泽虽百世不斩)范希荣者,文正公之裔孙。其先有为京官者,因家京师。尝与他商行货,道遇暴客,见其姿美,问之曰:“汝非秀才乎?”希荣曰:“然。吾本范文正公之后。”暴客曰:“好人子息也。”凡舟中之货,悉令认留,不取而去。文正公之荫庇后人矣,虽暴客犹知爱之,况他人乎!强盗听后,大为感慨,说道:“好人的儿子啊。”于是将范希荣船上所有货物全部还给他。在宋朝时,有个叫范希荣的人,因有族亲在京城开封做官,给了他一些资源,让他去做生意。有一次,他用船只载着货物行走在水路上,突然遇到了强盗,范希荣心想这下完了。那些盗贼将他的货物全部掳走后,回头见他仪表不错,不像做生意的人,就问:“你难道是个秀才?”范希荣就说:“是的,我是秀才,是范文正公的后人,”

#不只是历史故事#

【原创】中国有句老话,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即前人种下树木,数代后的人就可以乘凉了,类似的道理还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都是形容前人积德,可恩惠后代子孙。

士之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君子之泽虽百世不斩)(1)

这些在我们今天看来,似乎有点因果循环、因果报应的迷信味道,但人生中,有些事情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

下面我就讲两个故事,跟以上话语有关,请诸君自行斟酌。

故事一

在宋朝时,有个叫范希荣的人,因有族亲在京城开封做官,给了他一些资源,让他去做生意。有一次,他用船只载着货物行走在水路上,突然遇到了强盗,范希荣心想这下完了。

士之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君子之泽虽百世不斩)(2)

那些盗贼将他的货物全部掳走后,回头见他仪表不错,不像做生意的人,就问:“你难道是个秀才?”

范希荣就说:“是的,我是秀才,是范文正公的后人,”

强盗听后,大为感慨,说道:“好人的儿子啊。”于是将范希荣船上所有货物全部还给他。

范希荣者,文正公之裔孙。其先有为京官者,因家京师。尝与他商行货,道遇暴客,见其姿美,问之曰:“汝非秀才乎?”希荣曰:“然。吾本范文正公之后。”暴客曰:“好人子息也。”凡舟中之货,悉令认留,不取而去。文正公之荫庇后人矣,虽暴客犹知爱之,况他人乎!

故事二

明朝洪武年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贪官污吏进行酷厉惩罚,当时御史太夫范文从在执行皇帝政令时,发现有些处罚太过严厉,甚至是错误的,所以没有执行。因而被人弹劾,说他抗旨,甚至还包庇罪犯。

对朱元璋来说,这是极端严重的错误,而他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杀!

范文从因而被判处死刑,在临刑前,朱元璋对范文从案件进行最后审核时,发现范文从无论籍贯、姓氏、行事风格都跟北宋一位名臣极为相似。

士之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君子之泽虽百世不斩)(3)

因而召见范文从,好奇地问:“你难道是宋朝范文正公的后代?”

范文从坦然答道:“我是范文正公第十二代子孙。”

朱元璋听罢大为感动,不仅免了范文从的死罪,还让内侍取来文房四宝,亲笔写下五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给范文从,作为他日后五次免死的“金牌”。并大为赞赏范文从这位先祖,说他是大宋第一名臣、第一忠臣、第一功臣!

苏人范文从,仲淹之嫡派也。洪武间拜御史,忤旨,下狱论死。太祖视狱案,见姓名籍贯,遽呼问曰:汝非范文正后人乎?对曰:臣仲淹十二世孙也。太祖默然,即命左右取帛五方来,御笔大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句,赐之。谕:免汝五死。”

能得朱元璋如此高评价者,何人也,范文正公也,范文正公何人也,范仲淹也!

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范仲淹是北宋仁宗年间有名的臣子,他曾和韩琦、庞籍、夏竦等人一起主持北宋抵御西夏军事入侵事宜,还取得不错的成绩。在他和韩琦、庞籍等人驻守北宋西北边境期间,西夏李元昊再少率兵攻打大宋,为大宋西北边疆稳定立下不小功勋。并在驻扎宋夏边境时期写下了《渔家傲·秋思》这首千古词句。

士之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君子之泽虽百世不斩)(4)

后来,他又跟北宋名臣韩琦、欧阳修、滕宗京(滕子京)等人主持“庆历新政”,打算解决北宋“三冗”(冗官,冗兵,冗费)问题,却遭到整个官僚阶级的反对而失败,他因而被贬官邓州。滕子京被贬官岳州,重修岳阳楼,让范仲淹作文记录此事,范仲淹因而写下了名篇《岳阳楼记》,其中就有众所周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士之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君子之泽虽百世不斩)(5)

而后,范仲淹被调任杭州,在杭州时,他就有退休的打算了,后来得知朝廷调任他到青州,他虽然病重,但依然赶赴任职,后来看到青州太远,请求调任颍州,朝廷答应他,但在赴任途中,范仲淹病逝。

范仲淹死后,宋仁宗追赠他谥号“文正”经天纬地曰文,内外宾服曰正,是为“文正”这个古代文官最高荣誉的谥号,在整个中国历史长河中,能够得到此谥号的臣子寥寥无几,而我们所熟知的也就两人,一个是范仲淹,另一个是曾国藩。

论文,范仲淹并非古今第一,甚至两宋第一都不算。

论武,范仲淹在历史依然排不上号,就是两宋也排不上号。

论德,范仲淹依然不是古今第一人。

但将三者结合其,按照《左传》所说的“立德,立功,立言”,古今华夏,范仲淹却是为数不多的那几位。

范仲淹还曾说过一句话: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也是我们人生追求的一大参考。

士之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君子之泽虽百世不斩)(6)

君子之泽,虽百世不斩

亚圣孟子曾说过:“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意思是说君子辛苦打拼来的功业和良好的名声,他所带来的恩惠和福泽,延续五代(几代)后就会消失。以此说明前人恩惠无法长久延续给后代的可能。但范仲淹打破了这一规律。

一个人死后,他的子孙因为他,不仅数次脱离险境,保住性命;他的恩泽不仅延续给了几代子孙,还延续给了三百多年后的十多代子孙。还能够得到目不识丁的强盗、杀官如麻的朱元璋如此称颂,放置中华上下数千年,也就范仲淹。

君子之泽,虽百世不斩!——苏轼

参考文献:

《漫话宋朝》

《宋史》

《续资治通鉴长篇》

《菽园杂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