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李书福四兄弟同难容易同福难(李书福四兄弟同难容易同福难)

李书福四兄弟同难容易同福难(李书福四兄弟同难容易同福难)21世纪经济报曾报道,大哥李书芳于1997年离开吉利后,李书福与李书通矛盾也开始加剧。2000年,李书通离开吉利后另起炉灶,组建上海杰士达集团。天眼查显示,2002年,李书通置换上海杰士达汽车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于当年8月撤资回归台州,创办浙江巨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他拥有21家公司。他与李胥兵在2002年4月投资13亿元重组吉林江北机械厂,成立了吉林通田。但由于销量不佳,仅维持了四年时间,吉林通田就于2006年宣布彻底停产,原领导班子也“金蝉脱壳”。而这也为此后兄弟分家埋下了伏笔。当时,国家对汽车的管理十分严格,造车是国有企业的专利。而吉利集团作为一个生产摩托车的民营企业,在他人看来要想得到政府的支持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李书福却以“要造世界上最豪华的摩托车”为由向临海市政府申请了800亩地作为造车的生产基地。并与德阳监狱合资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车有限公司”,后来改叫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李书福,90亿美元,9.69%的股份,吉利成奔驰母公司戴姆勒最大股东。

李书福四兄弟同难容易同福难(李书福四兄弟同难容易同福难)(1)

“诗人”李书福

有人说李书福是“草根企业家”“另类企业家”,说他是穿着80元皮鞋、30元衬衫的“农村青年”,但在吉利人眼中,李书福更像个“诗人”。

李书福四兄弟同难容易同福难(李书福四兄弟同难容易同福难)(2)

“浪漫”的李书福在1979年时还是跟在哥哥们后面的“小青年”。浙江台州路桥一间地下工厂式的家庭作坊,小五金生意里承载着李家兄弟的生计。到了1984年,做五金的兄弟开始为杭州的冰箱厂家做蒸发器配件,并成立“黄岩县石曲冰箱配件厂”,这也是当地第一家戴了“乡镇企业”帽子的公司。

年龄渐长的李书福在经营上越发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策略。他不满现状,总是期待着能多做些什么。1996年,吉利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李氏四兄弟(李书芳、李胥兵、李书福、李书通)开始做起摩托车的生意。不久后,李书福宣布自己要做汽车,但却遭到兄弟们的反对。

当时,国家对汽车的管理十分严格,造车是国有企业的专利。而吉利集团作为一个生产摩托车的民营企业,在他人看来要想得到政府的支持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李书福却以“要造世界上最豪华的摩托车”为由向临海市政府申请了800亩地作为造车的生产基地。并与德阳监狱合资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车有限公司”,后来改叫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随后,李书福将汽车生产基地从德阳搬到了台州临海。

李书福四兄弟同难容易同福难(李书福四兄弟同难容易同福难)(3)

1998年,第一辆两厢“吉利豪情”车上市,定价4.79万元,成为当时中国最便宜的“电喷车”。便宜的价格得到了众多家庭购车者的关注,市场需求渐旺。

但兄弟四人却也因为造车日渐分裂。吉利成立时,李氏兄弟的股份协议是,李书芳占股10%,李书通占股20%,李书福和李胥兵共持股70%。当时吉利的注册资本是8800万元,但并未评估,分配尚不明确。

而这也为此后兄弟分家埋下了伏笔。

21世纪经济报曾报道,大哥李书芳于1997年离开吉利后,李书福与李书通矛盾也开始加剧。2000年,李书通离开吉利后另起炉灶,组建上海杰士达集团。天眼查显示,2002年,李书通置换上海杰士达汽车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于当年8月撤资回归台州,创办浙江巨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他拥有21家公司。他与李胥兵在2002年4月投资13亿元重组吉林江北机械厂,成立了吉林通田。但由于销量不佳,仅维持了四年时间,吉林通田就于2006年宣布彻底停产,原领导班子也“金蝉脱壳”。

李星星:注定要接班的少掌门

李书福四兄弟同难容易同福难(李书福四兄弟同难容易同福难)(4)

2015年中国富润富豪排行榜显示,吉利汽车的李书福和其子李星星所拥有的财产高达235亿元。

李星星的成长轨迹与大多数企业家二代一样,出国深造,学成历练。和父亲李书福一样,李星星为人低调,很少在媒体前露面。

起初,刚回到国内的李星星被父亲安排到吉利摩托车厂工作。据公开资料显示,李星星曾担任吉利集团浙江摩托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协会副会长。工厂工人曾表示,李星星现在仍是吉利摩托的董事长,也时常会看到他来公司处理工作,有时还会下到生产车间,了解生产情况。在离摩托车厂直线距离5公里的地方,就是李星星投资的占地1700平米的吉利旗舰店。作为这家4S店的董事长,李星星的管理策略和领导见解都十分独特。给予员工的福利和薪资待遇都要高于同行水平。

2016年年初,李星星升任浙江吉利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吉利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CMA事业部负责人以及手拉手投资公司董事长,以汽车为核心,主导一些海内外重大项目和投资,并向产业链上下游以及整个产业生态方面扩展。

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和沃尔沃资源整合的努力由来已久,全新的CMA平台则是将两者的共同努力落在实处。李星星担任CMA项目的负责人,也将影响到吉利未来的走向。吉利内部相关人士透露,基于CMA平台打造的吉利“L”品牌定位将高于吉利品牌,主打方向是年轻和个性,因此从领导阶层来说可能有能力的80后将更加适合。

在同事眼中,李星星作为吉利的准接班人,站在巨人肩膀上却十分低调,踏实的做好自己的手头工作,关注细节与小事,而对于接班问题,李星星自己似乎并不在意。毕竟,能将吉利的汽车事业带到怎样的水平和方向,才是对他最大的考验。

● 编辑:张伟

● 本文版权归《家族企业》杂志所有

● 想看更多,请关注家族企业杂志微信公众号(ID:jiazuqiyezazhi)

● 综合资料:中国网、大摩财经、21世纪经济报、华夏时报、中国日报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