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儿康复教师的(迎新春聋儿康复成果汇演奏出爱的乐章)
聋儿康复教师的(迎新春聋儿康复成果汇演奏出爱的乐章)创办于2005年的济宁市惠泽儿童康复中心,十年来已经使800多名聋哑孩子开口说话,许多孩子正常入园入学,成为普通健康小学生。多年来中心获得多项荣誉,去年惠泽儿童康复中心主任刘惠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荣誉的背后离不开辛勤的培育和努力的汗水,康复中心目前在训儿童120多名,其中95%是农村家庭的孩子。中心主任刘惠说,他们的最终目标是让社会“只有聋哑儿,没有聋哑人”、“把爱心洒向不幸的孩子和特殊人群”。在此次演出中,最小的孩子不到2岁最大的孩子也不过7岁,尽管他们听不到音乐只能跟随引导老师的动作识别舞步,但略显稚嫩的语言、富有童真的舞蹈,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观众们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更见证着聋哑儿开口说话的奇迹,虽然有的戴着助听器,有的戴着电子耳蜗,特别的发音含混却催人泪下。《欢庆鼓娃》、《孩子的呼唤》、《儿歌串烧》在普通孩子看似很简单的歌舞中,这群特殊的孩子用特殊的方式美好的诠释。
康复中心的老师们表演的开场舞《张灯结彩》
聋哑儿童的梦想
聋哑儿童表演的《欢庆鼓娃》
儿童歌曲串烧歌
台上孩子们精彩的表演台下老师们耐心的引导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小品《有声的爱心》
大众网济宁1月28日讯“他们是一群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孩子,他们是需要更多爱心关注的孩子”1月28日在济宁市青少年宫演播大厅内,一场由济宁市惠泽儿童康复中心的师生献上的“爱心有声”—2016迎新春聋儿康复成果汇报演出正在这里举行。
在此次演出中,最小的孩子不到2岁最大的孩子也不过7岁,尽管他们听不到音乐只能跟随引导老师的动作识别舞步,但略显稚嫩的语言、富有童真的舞蹈,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观众们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更见证着聋哑儿开口说话的奇迹,虽然有的戴着助听器,有的戴着电子耳蜗,特别的发音含混却催人泪下。《欢庆鼓娃》、《孩子的呼唤》、《儿歌串烧》在普通孩子看似很简单的歌舞中,这群特殊的孩子用特殊的方式美好的诠释。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情景小品《有声的爱心》,许多观众在观看时一次次留下了热泪。
创办于2005年的济宁市惠泽儿童康复中心,十年来已经使800多名聋哑孩子开口说话,许多孩子正常入园入学,成为普通健康小学生。多年来中心获得多项荣誉,去年惠泽儿童康复中心主任刘惠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荣誉的背后离不开辛勤的培育和努力的汗水,康复中心目前在训儿童120多名,其中95%是农村家庭的孩子。中心主任刘惠说,他们的最终目标是让社会“只有聋哑儿,没有聋哑人”、“把爱心洒向不幸的孩子和特殊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