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音乐汇音乐总监(双城共享音乐总监的喜与忧)
时光音乐汇音乐总监(双城共享音乐总监的喜与忧)历史渊源根基牢莱比锡刚刚上任伊始,尼尔森斯就公布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两家乐团的共享合作机制,那时他刚刚在波士顿续约至2022年。在这个2015年9月出台的波士顿-格万特豪斯联合体一揽子计划中,双方从2018年开始合作,为期五年至2022年。一揽子计划内容包括乐师互访,即每年每支乐团派出两位乐师到对方乐团见习演奏三个月;联合委约创作,接受委约的包括作曲家约格·魏德曼、肖恩·谢波德、塞巴斯蒂安·居里尔、安德里斯·泽尼蒂斯、贝西·约拉斯等。计划的重点是在莱比锡举办波士顿音乐周,在波士顿举办莱比锡音乐周,突出各自乐团的传统曲目强项并囊括档案展出、室内乐演奏、讲座等形式的活动。此外,双方乐团对年轻一代的培训机制也有所交流,载体分别是波士顿的坦格伍德音乐中心和莱比锡的门德尔松乐队学院。尼尔森斯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能够在欧美各执掌一支乐团历来是追求国际生涯的指挥家梦寐以求的目标。这种梦想可能来源于欧洲乐团历
德国总统与内尔森在波士顿的莱比锡音乐周 ©picture alliance&dpa
文 | 唐若甫
10月末到11月初的一周内,美国波士顿迎来年中文化盛事。人们突然发现,城中除了主场拥有的波士顿交响乐团以外,又从德国来了一支历史更为悠久的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客座驻场一周。把它们凑到一块的是两团共同的总监安德里斯·尼尔森斯,它们在波士顿上演一台“双城记”的好戏。
双城乐团联合体
尼尔森斯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
能够在欧美各执掌一支乐团历来是追求国际生涯的指挥家梦寐以求的目标。这种梦想可能来源于欧洲乐团历史悠久的高素质和美国乐团一直以来的高薪水,夹杂着对文化底蕴和丰厚酬劳复杂的双重念想,并且在直通欧洲和美国的协和式超音速客机的黄金年代一度达到巅峰:每个指挥都憧憬着坐着巡航速度高达两马赫,在两万米安静的高空一边欣赏地球的弧度,一边享受鱼子酱、鹅肝酱和名贵红酒,用三个半小时就能飞越大西洋的航班。在那个人类刚刚实现登月的年代,那是最接近太空的高度。
音乐“玩”的不正是心跳和刺激吗?尤其对于年轻人而言。2013年,风头正劲、时年34岁的拉脱维亚指挥家安德里斯·尼尔森斯被任命为詹姆斯·列文接班人,2014-2015乐季执掌波士顿交响乐团。熟料宝座还未坐热,他旋即于2015年被任命为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总监,接棒提前走人的里卡多·夏伊,2017年走马上任。由此,尼尔森斯成为令卡拉扬或伯恩斯坦都羡慕不已的双料总监,和他的前辈兼同行里卡多·穆蒂(罗马、芝加哥)、詹姆斯·列文(波士顿、纽约、慕尼黑)、祖宾·梅塔(特拉维夫、洛杉矶)、丹尼尔·巴伦博伊姆(柏林、芝加哥)、弗朗茨-维尔瑟·莫斯特(克利夫兰、维也纳)、小泽征尔(维也纳、波士顿)一道,挂帅横越大西洋。
莱比锡刚刚上任伊始,尼尔森斯就公布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两家乐团的共享合作机制,那时他刚刚在波士顿续约至2022年。在这个2015年9月出台的波士顿-格万特豪斯联合体一揽子计划中,双方从2018年开始合作,为期五年至2022年。一揽子计划内容包括乐师互访,即每年每支乐团派出两位乐师到对方乐团见习演奏三个月;联合委约创作,接受委约的包括作曲家约格·魏德曼、肖恩·谢波德、塞巴斯蒂安·居里尔、安德里斯·泽尼蒂斯、贝西·约拉斯等。计划的重点是在莱比锡举办波士顿音乐周,在波士顿举办莱比锡音乐周,突出各自乐团的传统曲目强项并囊括档案展出、室内乐演奏、讲座等形式的活动。此外,双方乐团对年轻一代的培训机制也有所交流,载体分别是波士顿的坦格伍德音乐中心和莱比锡的门德尔松乐队学院。
历史渊源根基牢
尼尔森斯指挥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
这一连串的合作当然是双城乐团总监尼尔森斯发挥的决定性作用,但也有着莱比锡与波士顿两支乐团盘根错节的渊源:一方面波士顿是与克利夫兰一起被誉为美国最具有欧洲血统与风格的两支乐团之一,另一方面莱比锡格万特豪斯又是德国乃至欧洲第一家民营乐团,双方分别在体制、审美及“厅团合一”上的无限接近是“双城记”的固有共性。
根据双方乐团出具的资料,早在1881年便有了两座城市的文化纽带。当年,波士顿交响乐团创始人亨利·希金森聘请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受训的乔治·亨舍尔出任波士顿交响乐团首位指挥,其后指挥过乐团的威廉·格里克、埃米尔·保尔、麦克斯·费德勒,尤其是大名鼎鼎的柏林爱乐乐团指挥阿图尔·尼基什均在莱比锡接受教育,或者在格万特豪斯担任职位。20世纪中叶,双城乐团的纽带由波士顿的法国总监查尔斯·孟许进一步强化,因为孟许在莱比锡学习,并于1926年至1933年出任格万特豪斯乐队首席。此外,1900年开幕的波士顿交响乐大厅也是比照莱比锡老的布商大厦为蓝本建造的老式音乐厅,无论是建筑声学还是大小规模都接近老的布商大厦。
1974年,格万特豪斯乐团首次巡演美国,履及波士顿就出现在交响乐大厅里。迄今格万特豪斯共在波士顿举办过11场音乐会。与之对应的是波士顿交响乐团2016年5月首次出现在布商大厦。
驻场一周新高度
波士顿-格万特豪斯联合体一揽子计划的核心内容便是在对方城市的驻场音乐周。10月27日至11月2日,波士顿迎来莱比锡音乐周,主单元由5场大型音乐会组成。其中两场音乐会由格万特豪斯演出,10月27日与29日的音乐会演出舒伯特、马勒、舒曼、瓦格纳和门德尔松的作品,以及勃拉姆斯双重协奏曲,独奏家是小提琴家列奥尼达·卡瓦克斯和大提琴家高蒂耶·卡普松。这些都是乐团的代表作,有的甚至由乐团首演,比如门德尔松《苏格兰交响曲》便是1842年由格万特豪斯在布商大厦首演。
两场音乐会结束后,格万特豪斯乐团的103名巡演乐师有一半踏上返程,50位继续留在城中与波士顿交响乐团的乐师组成最多达112人的联合乐团,分别于10月31日及11月1日、2日上演三台联合音乐会,同样作为主单元内容,曲目包括理查·施特劳斯《节日前奏曲》、斯克里亚宾《狂喜之诗》、海顿《交响协奏曲》、勋伯格《升华之夜》,吸引到同在波士顿的指挥家苏珊娜·马尔基、大提琴家马友友和小提琴家希拉里·哈恩等观摩捧场。联合乐团决定采用美国乐团的座位习惯,不垫高声部,标准音则以音乐厅管风琴定为441赫兹,而不是格万特豪斯的443赫兹。
除了主单元内容,波士顿交响乐团尽地主之宜,邀请远道而来的客人在啤酒馆品尝美食庆祝德国传统节日啤酒节,德国的乐师在后台体验到了美国万圣节的鬼怪装束和习俗。作为回报,格万特豪斯的乐队演奏员在大件乐器运输赞助商DHL的策划下,在下榻酒店对面的商场内连同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学子表演了快闪。作为活动高潮,德国总统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出席了10月31日的音乐会,不仅是庆祝波士顿的莱比锡音乐周,也为美国整年举行的德国文化年画上句号。
虽然一线乐团联合演出并不少见,比如柏林爱乐乐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前身)等都同台演出过,一度堪为风尚,上海交响乐团曾与纽约爱乐乐团同在纽约中央公园演出,上海爱乐乐团即将与澳大利亚墨尔本交响乐团同台献技,但像类似于波士顿莱比锡周的深度驻场外加多种活动实为罕见,为此两家乐团都邀请到媒体精兵强将出动,深度直击。
波士顿作为东道主,邀请到本地权威报纸《波士顿环球报》深扎,由首席乐评人杰罗米·艾希勒联合鲁宾音乐评论大奖获得者佐伊·麦当娜组成评论兼报道班子,在报纸配发5篇深度文章详细叙述音乐周的林林总总,评论5场音乐会的总体概貌。德国方面,莱比锡邀请了德国首屈一指的乐评人马努埃尔·布鲁格随团出访,他在《世界报》一口气发布3篇图文并茂的长篇花絮,以及一篇综述。
第一篇花絮中,布鲁格以他招牌式的春秋笔法绘声绘色地记叙了乐团从起飞伊始就遇到的特殊情况:“格万特豪斯乐团先是在维也纳、卢加诺和斯图加特巡演,随后开赴苏黎世,途径法兰克福转机直取马萨诸塞州。但事情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顺利,飞机不得不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凯夫拉维克机场紧急降落,因为一位怀孕七个月的孕妇临盆在即需要紧急医疗救助,而乐队携带的队医尽管有外科经验但似乎并不是妇产科专家。飞机不得不开了一段回头路,卸下孕妇,估计她会卸下一位冰岛而不是美国小宝宝。我们得以从舷窗目睹了一番冰岛的温泉和火山风光,经过两个小时停留后径直启程前往美利坚。一天倒时差后,第二天两支乐队的乐师按惯例踢了一场球,结果没什么悬念:德国战车6比1战胜美国同行。”
权威媒体先发难
两支顶尖乐团同城,虽说艺术不同于体育竞技,但毕竟都是同一位总监带队,手心手背都是肉之外,不免让人心生孰优孰劣的遐想。对此,无论是波士顿的报纸还是布鲁格的花絮都尽打擦边球,少有直接评论比较。佐伊对10月27日格万特豪斯音乐会的乐评刊发在《波士顿环球报》,更是开门见山地打消了人们的念头:“直接对比波士顿交响乐团和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不会对人有任何好处。”
不过此时,《纽约时报》亮出了其泼辣本色,乐评人大卫·艾伦的一篇评论文章直捣波士顿,开宗明义的标题是《在波士顿交响,尼尔森斯还找不着北》,主旨便是美国乐评人素日听美国乐团居多,结果听到格万特豪斯乐团后内心无比复杂,产生很多波动,心理描写基本可以概括为:“同样的总监,为啥人家德国团就可以这么好,咱美国团钱多多还这么差呢?”
文章从苏珊娜·马尔基在莱比锡音乐周开始前,也就是踢足球当晚的一场音乐会的大胆选曲作为由头,絮絮叨叨地罗列了尼尔森斯在波士顿的几大“罪状”,包括对女性指挥家及作曲家的忽略、对现代音乐不痛不痒的关照、在曲目选择和编配上的保守,当然也部分甩锅给赞助人和听众的保守审美和团方的保守决策。最后文章评价到尼尔森斯最近6年在波士顿的表现:“他的音乐会总是不错,但很少能让人迷醉。他极有可能在2022年到期后再度续约,不过他必须决定自己想要什么。是想加入今日的库塞维茨基那样的波士顿交响乐团富有远见且伟大的总监行列,还就是沾沾自喜,自鸣得意?”
这篇评论虽然有些段落和结论给人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之感,但这些批评其实在2015年宣布尼尔森斯入主莱比锡之际就在汤姆·塞维斯为英国《卫报》的文章中提及,其中表达了作者对尼尔森斯年纪轻轻就同时执掌两支超级天团的忧虑:“能够执掌这两支天团当然是好事,但同时开工可能冒着稀释艺术理念的风险。如果不能为两支乐团都发展出别具一格、侧重不同方向的特色,尼尔森斯很有可能最终会遇到把自己同样的理念、同样的声音、同样的曲目在大西洋两岸重复两遍的危险。”
如今看来,塞维斯的忧虑恐怕不无道理,《纽约时报》的毫不留情为尼尔森斯敲响了警钟,双城记至少让美国乐评人意识到了一点:钱不是万能的。
- THE END -
欢迎关注《音乐周报》
快手、抖音账号
Q:想投稿?
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