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明珠帝苑什么时候建的(揭阳乔林吉安里)
揭阳明珠帝苑什么时候建的(揭阳乔林吉安里) 陈达在《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中的“住宅与荣耀”一节中提到:我国古语说:“富贵而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华侨的光景富裕者,往往以归故乡为荣。炫耀乡里最直截了当的方法,是住屋的建筑。 武翼第后包门匾书“大德必得”四字,出自《中庸》“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蔡幼芳 摄 勤修公祠历经百余年岁月风雨,年久失修。这是从梁架掉落下来的木雕狮子,造型生动,工艺精致。 林晓群 摄 经过一番擦拭,覆盖在石榴图案上的贝灰被清除,露出“象贤”两字。蔡幼芳 摄 勤修公祠梁架是“三载五木瓜”构建结构。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蔡幼芳
乔林是揭阳著名的侨乡,位于揭东区磐东街道,“远揖岐峰为屏,近抱榕水为带,钟灵毓秀,人文荟萃。”乔林分为乔东、乔西、乔南3个社区,星罗棋布于乡中的侨房,为这个乡村增添了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吉安里就是乔林众多华侨历史建筑中较为有名的一座。
建筑特色:揭阳现存完整的住宅庭园结合传统格局的建筑组群
吉安里的主体建筑“勤修公祠”。 郑楚藩 摄
勤修公祠历经百余年岁月风雨,年久失修。这是从梁架掉落下来的木雕狮子,造型生动,工艺精致。 林晓群 摄
经过一番擦拭,覆盖在石榴图案上的贝灰被清除,露出“象贤”两字。蔡幼芳 摄
勤修公祠梁架是“三载五木瓜”构建结构。
武翼第后包门匾书“大德必得”四字,出自《中庸》“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蔡幼芳 摄
陈达在《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中的“住宅与荣耀”一节中提到:我国古语说:“富贵而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华侨的光景富裕者,往往以归故乡为荣。炫耀乡里最直截了当的方法,是住屋的建筑。
吉安里位于乔南社区,是印尼坤甸华侨林勤修于光绪甲午年(1894)兴建, 包括勤修公祠、武翼第、紫东楼园景三部分,有房屋80多间,营建历时十余年。
其主体建筑勤修公祠属二进一天井格局,梁架采用潮汕地区典型的“三载五木瓜”构建结构,雕刻有双狮、人物故事、花草鱼虫等等,线条流畅,古朴典雅。跨过高高的公祠门槛,只见前厅檐廊左右两侧墙壁各装饰有精美图案。右侧是 “香橼”图案,寓意多子多孙;左侧装饰“石榴”图案。有趣的是,石榴连枝带叶,并切开一角,露出粒粒石榴子,谓之“榴开百子”,象征子孙繁盛。香橼图案上还刻有“崇德”两字,而石榴图案上面却覆盖着一层白灰,记者猜想上面也应有刻字。现场林氏一位青年马上搬来人字梯,敏捷地蹬上去,用扫把、抹布一阵擦扫,果真露出“象贤”两字。记者留意到,一般祠堂所用的石柱,在这里却是采用坚实的八棱柴盐木柱子,木质坚韧纹理细腻。据说这几根柴盐木材,是建祠者从坤甸亲自用船只运抵而来的。这也是潮汕建筑史上的奇观。
吉安里武翼第为两进式带两火巷一后包格局,后包门匾“大德必得”四字颇耐人寻味。“大德必得”出自《中庸》里的这句话:“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其意为:有崇高德行的人,必定得到最尊贵的地位,必定得到最丰厚的福禄,必定得到最高的声名,也必定得到最长的寿命。匾额没有落款,不知出自哪位名家之手。或许,这些题匾,也寄托了林勤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与情!
已故知名文史专家彭妙艳先生认为,吉安里是揭阳现存完整的住宅庭园结合传统格局的建筑组群之一。主体建筑为勤修公祠,武翼第、紫东楼、庭园等为配套建筑,主从有序,疏密得当,而工艺尤为精致。建筑形式以中式建筑为主,掺和若干西方元素。梁柱建筑材料选用南洋优质柴盐木,高贵典雅,这是过去揭阳农村乡土建筑的唯一。
祠堂书画:撒落乡间的文化“遗珠”
建筑是一种文化载体,也是文化的纪念碑。
公祠的祠匾阳刻“勤修公祠”四字楷书,落款为御史钟德祥。据史书记载,钟德祥是清同治三年(1864)举人,光绪二年(1876)恩科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侍讲。他对书法有很深造诣,曾编有一卷《集古联句》专供“好事者踏门之请”。
公祠大门两侧有六幅与门齐高的石刻书画,其中四幅墨竹图,挺拔多姿,落款为岩耕。岩耕被赞誉为“一生仁义孝,三绝画书诗”。据孙淑彦先生所著《揭阳书画家》载:林岩耕(清末至民国),字毓田,自号十二桥渔者。揭阳县榕城人。中年常居汕头市。画法师承海派,尤擅山水。北上旅游,在舟中遇一乘客在写竹,向其虚心请教,领悟前所写墨竹有枝不系叶之病。归家后把从前作品赎回,付诸一炬。细心体会苏东坡写竹“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 之理,作画与前大不相同。所作墨竹尤为时人所重。清光绪十八年(1892) 秋为澄海县城李氏公祠作《风晴雨露竹》刻于祠堂两侧,石刻今存澄海博物馆。
而勤修公祠大门两侧的石刻书法,出自清末民初书法家许维城手笔。一幅刻着:万年梁栋矗层霄,气势雄吞子午桥。生色入帘山送画,乐颜当户水鸣沼。宏开宇宙千年胜,不动风尘半点嚣。昌胤德门荣昼锦,鹏程九万看扶摇。宣统元年,幹臣。另一幅内容为:积善由来庆必长,若家历世甚纯良。龙钟鹤发皆仁瑞,麟趾凤雏本德祥。长幼始终绥福履,家庭内外振纲常。含饴鼓腹雍熙乐,天自申之克后昌。幹臣许维城书。关于许维城,资料极少,最早可见者为揭阳旅港黄乾修1972年出版的《揭阳八十年乡宦耆寿闻见录》中的一则简介:“许维城,字幹臣,在城都(今揭阳榕城区)人,(清末)附贡生,工书法,喜为戚友世谊书写屏文联对,笔法工整,得者宝之”。《潮汕历代墨迹精选》谓其“善书法,俊逸洒脱,灵动自然”。这两幅作品内容,可能是书者应主人之邀特意为公祠撰写的诗。书法章法错落有致,气势撼人,给人一种舒展大气的艺术享受。
对清末民初揭阳书画家颇有研究的吴晓峰先生认为,许维城留存于世的作品较为罕见珍贵,这两幅作品可谓是散落乡间的“遗珠”了。
勤修公祠祠匾背后镌刻有祠记,祠记曾被涂抹贝灰,经洗刷擦拭后尚可辨认,记录如下:余生长于婆罗洲之坤甸波目,自少承奉庭训,笃志微躬之谊,游历夷邦,经营贸易,颇得数金,立志回归祖家旧里,夷邦之地非可久居。自幸光绪甲午谋创建屋宇,连筑左右楼台书屋完美。宜课子孙,箕裘克绍,崇德象贤。余己酉岁次,时维孟春,聊思报本,以妥先灵,卜吉于庭左,水绕山环,地势分明,来龙丙午,结坐丙向壬兼午子辛巳、辛亥分金,创建专祠,尊享其亲,四时致祭,俎豆馨香,钟灵毓秀,栋宇光荣,勤修已建派下子孙,堂阶切宜清洁,不许秽杂于庭,规模始臻,长此继承,吉安里闾。勤劳十余年,工程甫竣,遗嘱辈出。爰立勒石斯铭。
宣统元年冬月玉麟勤修叙立
今年89岁的林静武和81岁的林软卿,是林勤修的曾孙和曾孙女。据他们回忆,吉安里西南侧的紫东楼园景过去幽雅壮观,里面有凉亭、假山,奇花异木遍布。客厅古朴,陈列着从南洋带来的文物古玩及新型洋货,比如有孔明灯(电光灯)、自鸣钟(闹钟)、孔明车(自行车)、“番戏”(留声机)等,邻乡引以为奇。园中间还设螺旋梯(俗称田螺挥),可攀登后面走马楼,连通戏台。吉安里内曾同时演四种戏剧:小潮剧、皮影戏、汉剧(外工戏)、大戏(潮剧),热闹非凡。
而今,唯有紫东楼门顶“紫东楼”几个古朴气派的大字依稀可辨,让人想象昔年这里富丽堂皇的光景。
据称,建造吉安里的木料、水泥、白蛋石、琉璃瓦、珐琅和五光十色的玻璃等材料,大部分由林勤修从坤甸一点一滴用船运抵而来。
历经十余年苦心孤诣的营建,林勤修终于建成这座占地1252平方米的官邸式宅院,命名为“吉安里”,包括勤修公祠、武翼第、紫东楼园景三部分,有房屋80多间,配有马厩、戏台、亭榭、楼台等生活、休闲设施。吉安里建成后,林勤修认为“夷邦之地非可久居”,遂“立志回归祖家旧里”。据《古乔乡志》载:林勤修从坤甸雇佣两位印度人和一位“番仔”,专做门卫和马夫,印度人身材高大,皮肤棕黑,头缠白布,腰挂佩刀,日夜在门前站岗。林勤修外出骑白马,马夫随其左右,颇有一方气派。他好善乐施,多做公益事业,出资修建仙桥渡船踏头,榕城靛行渡踏头,本乡面前溪渡船踏头,半沟前灰路一段,广安桥石桥一洲,与本乡其他坤甸华侨合作修筑乔林乡至揭阳城西门灰路(长五华里,宽五尺)方便过往行人。常年在其家门口设点,每月初二日、十六日,分发钱米救济社会贫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