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彦祖扮演了哪些经典角色(吴彦祖演过的这两个反派)
吴彦祖扮演了哪些经典角色(吴彦祖演过的这两个反派)那部三级片,我不知道指的是哪部。曾经他拍过三级片,那个时候,自己穿着一条内裤在候场,心里却不停问自己:我在干嘛啊?付出努力,现在他已能用好这门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曾经,对于拍电影,吴彦祖也有过迷茫的阶段。有一次,鲁豫采访吴彦祖,他说了这样一个经历:
成龙很欣赏吴彦祖,所以提携过他。
有了大哥提携,且明明可以靠脸吃饭的吴彦祖,却非要靠自己的努力打拼。
所以,他成了今天香港新一代演员的中流砥柱之一。
当年,刚到香港的吴彦祖,不会说中文。
付出努力,现在他已能用好这门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
曾经,对于拍电影,吴彦祖也有过迷茫的阶段。
有一次,鲁豫采访吴彦祖,他说了这样一个经历:
曾经他拍过三级片,那个时候,自己穿着一条内裤在候场,心里却不停问自己:我在干嘛啊?
那部三级片,我不知道指的是哪部。
据说上映了一周就下片了,没有太大的影响。
吴彦祖自嘲道:“也算我运气好,没人把我定位为三级男星。”
后来,他告诉公司:
你们不要再这么拍我了,不然我宁愿不拍电影,回到美国干建筑设计。
鲁豫评价道:“这件事情他能这么坦然地说,很牛,很酷。”
今天,想聊聊吴彦祖演的两个角色。
很颠覆的角色,非常不吴彦祖。
不过,最不吴彦祖的角色,是这个:
《魔兽》今天就不说了。
要说的这两个角色,有一个共性:邪气。
这两个角色,都是和成龙合作的。
有一年,成龙说他要拍三部不同以往的成龙电影。
于是,来了这么三部:
悲情警察的《新警察故事》
成龙扮演秦国大将军蒙毅的《神话》
尔冬升导演,成龙不再打斗,讲了偷渡客故事且在大陆被禁的《新宿事件》。
吴彦祖那两个邪气角色,就出自《新警察故事》和《新宿事件》。
很出彩。
看看邪气造型:
《新警察故事》中,吴彦祖的终极BOSS是这个气质:
而《新宿事件》中,则是这个气质。
邪气,但不同的人物设定。
吴彦祖,演出了不同的邪气。
《新警察故事》中的阿祖,叛逆的邪。
他有着优越的家庭背景,却缺少关爱。
父亲是警察局长,但对他从来都是打骂。
且从未肯定过他。
母亲则走另一个极端:用钱来安抚他。
《新警察故事》里面,从吴彦祖的角色身上,反射出了一个教育问题:
父爱缺失,暴力对待,母亲没有实质关爱。
于是,孩子逆反:你希望我怎样,我就偏不。
在《因父之名》中,丹尼尔戴刘易斯也有这样一段戏,表达了相同问题:
你只看到我的过错,我从未做过令你满意的事。小时候,我参加球赛,赢得了一面奖牌。赛后,你过来跟我说,你有没有犯规?是的,我是有犯规,但那又怎么样?我人生中总算赢了一次。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偷窃,来证明我不好。
在《新警察故事》中,还有一个致命因素是:阿祖有钱。
于是,他有了高端叛逆的条件。
从而,以阿祖为头目,他组了一帮人,通过高科技,枪火等装备武装团队。
目标—警察。
《新宿事件》,则是一个相反的极端。
本片讲的是日本的一起人蛇事件。
以前,不少大陆人像蛇一样屈着身体,藏在甲板里乘船偷渡到香港。因此,香港人就把偷渡者称为“人蛇”。
《新宿事件》中,成龙和吴彦祖扮演的是两名先后偷渡到日本的人蛇。
在日本,这伙人靠捞偏门生存。
而吴彦祖扮演的阿祖,胆小:
在澡堂看到黑社会,就赶紧背过头去。
但仍硬撑着说出:“有种就来中国,看我砍不砍死他 。”
用假信用卡在商场购物之时,紧张得无法控制情绪。
为了生存下来,人蛇不光要有脑,还要有胆量。
我之前在国外就遇到过一些偷渡的华人。
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其实挺不错的,只不过他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生存下来。
那些人当中,捞偏门的也只是少数。
但久而久之,这些人的办法反而是最多的。
有时候当地人在正规渠道办不到的事情,他们反而办得到。
但不管怎样,偷渡客要生存下来,必须要有一定的胆量。
偏偏,《新宿事件》中的阿杰,胆小。
他自己也说:
我这人就坏在胆子小,能够弄一台卖天津栗子的小车,就是我最大的梦想了。
人物背景说完,看看这两个角色的邪气表现型。
《新警察故事》中的阿祖,并没有生存压力,他要的是一种认同感。
只是,法律关系上最为亲密的父母无法给他这种认同感。
心理上的这种缺失,导致他要找渠道发泄。
母亲给了他一把钱,他却愤怒地扔掉。
找兄弟打了一架。
打完后,满脸是血的他,发泄了。
他抢劫银行不是为了钱。
开完金库,阿祖竟让银行主管报警。
警察到来后,一伙人和警察在街头驳火。
从这个过程中,寻求刺激,找到自己想要的成就感。
别的匪徒遇到警察,第一反应是跑。
阿祖却和同伙以竞技游戏为模板,设下一个局。
然后,看着警察一个个在这个局中死去。
因为父亲,所以他恨警察。
叛逆,报复,发泄。
这个角色,张狂。
而《新宿事件》中,邪气的阿杰,则是另一个极端。
阿杰性格的转变,是因为他无辜地被台湾帮毁容,砍断一只手。
本来就胆小,且在那种生存环境下,他最希望得到的就是尊重。
经过毁容断手事件,这个人心中的自卑感更强。
性格大变后的阿杰,心理上处于一种缩着的状态。
看到曾经得罪他的德叔过来示好,一般情况下,情商高的人会有两种反应:
顺水推舟,逢场作戏,面上做得好看些;
或找个方法不给对方下台,为自己换点面子就好了,还不至于动手。
但阿杰却是什么话都不说,直接动手。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德叔无意中握了阿杰的义肢。
一下子,打到了他心里最敏感的部位。
阿杰这个人,心理已经扭曲。
这种扭曲,使他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既然得不到别人的尊重,那么就用别人对他的害怕来替代。
那种戾气,化成了暴力的行为,和乖戾的性格。
而那一身夸张的朋克造型,更是阿杰用来保护自己的一层盔甲。
甚至,我觉得他这种状态下的心声是:
老子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是这个世界欠我的。
潜台词:这个世界没有好的一面。
当成龙为他想好出路,要他管理新来的偷渡客时,他没有一丝感激。
只是依然戾气地鞠躬,并面无表情地说了声:谢谢。
这个动作,其实还有一种求认同的心理在其中。
因为他觉得此时自己已经变了,不再是以往的阿杰。
他知道,但不愿意承认成龙在帮他。
他的这个行为,我想是为了换取成龙一句话:
“阿杰,是我需要你的帮助,拜托你了。”
但,即使成龙真说了这句话,我想阿杰也会表现得嗤之以鼻。
这样两个角色,吴彦祖演来层次分明,没有一丝重叠。
而两个角色的下场相同,状态不同。
《新警察故事》中的阿祖,由于家庭背景等原因,抗压性并不强。
事情顺风顺水的时候,他会自信爆棚至自负的状态。
事情稍微超出自己掌控之时,立马就被压弯。
其实片中这伙人都是如此。
比如最后大战,当警察叫来他们的父母时,立马有人退缩了。
甚至,还有人极端地要出钱让同伙杀掉自己的父母。
在最后,无路可逃的阿祖,因为成龙一句话,立马变色:
“你不是恨警察,你是恨你爸,和你自己。”
这句话,戳到他的内心,可心里还不愿意承认。
他选择和成龙再次赌一次装枪。
要从这个事情上,找回自信。
因为成龙曾经输给了他。
其实阿祖的装枪技术,和成龙是不分伯仲的。
玩的,是心理。
第一次比装枪,局面在阿祖的掌控下,他的心理没有负担。
他把这件事,当成游戏在玩。
所以,状态是这样的。
可第二次,事态超出了他的控制范围。
对他来说,已不再是游戏了。
心理垮了。
装枪过程,一直在盯着对方,无法聚焦。
输了。
而父亲的出现,更是折断了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父亲在那样的情况下,还在否定他。
愤怒的他,逆反心理将他推上了死路:
“我就不愿意成为你希望的那个人,我死给你看。”
于是,他举起没有装子弹的枪,对着警察,寻死。
结果,被警察击毙。
而《新宿事件》中的阿杰,则是完全相反的一个状态。
他的暴力乖张行为,一直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懦弱和自卑。
不知道阿杰之前底细的人,会害怕。
但遇到曾经的心理阴影,那道坎还是过不去。
所以,无论他在那群新偷渡客中有多威风,最后遇到毁他容,断他手的台湾帮大哥(高捷扮演),软了。
更何况,这个人看到他,不但不怕,还冲上凶他。
对于阿杰来说,这种打击是他承受不了的:
原来,我并没有变,他还是不怕我。
于是,阿杰退缩,腿软。
本来站在前头的他,脸色大变,落荒而逃。
狭路相逢勇者胜,而阿杰先输了气势。
阿杰最后出现,是在一个角落里。
成龙找到他之时,阿杰说出:
“原来,我还是一个胆小鬼。”
头垂下,死去。
以上,并不是我对电影的解读。
我设想,如果我来写人物小传,是这样一个理解。
那一年,凭借《新警察故事》获得金马奖最佳男配角的时候,吴彦祖发表感言:
几年前我刚到香港的时候,我是一个傻瓜,没有目的,没有什么,最后我还是傻瓜,但是得了奖的傻瓜。
库布里克的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