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环太湖旅游论坛(走遍长三角环太湖篇-上)

环太湖旅游论坛(走遍长三角环太湖篇-上)然而,抗战的爆发以及之后的国共内战,使上海受到了重创。大批的工厂和商业在战争中和战争后迁往内陆大后方,大量的人才和资本逃往香港或者海外。1949年以后,上海虽然仍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并在工业和商业上继续傲视全国。但其亚洲第一大都市的地位,渐渐为东京和香港所超越。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浦东大开发,打响了他奋起直追的又一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远隔重洋的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朝的大门,上海由此从松江府的一个县,开埠成为通商口岸。老上海县城东门黄浦江岸外的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滩地,西洋人选择这里作为租界,开洋行做贸易,渐渐形成了今天的外滩。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蔓延大半个中国太平天国战火烧到了环太湖地区,老牌城市苏州、杭州及周边地区成为了主战场,上海由于是租界区域,避开了无情战火,于是无数江浙的富商巨贾和普通百姓纷纷举家前往上海以躲避战火。无数的资本、财富、劳动力涌入上海,为上海的发展

望长江,浩浩汤汤,观钱塘,潮水茫茫。巍巍天目,嘉湖出风光,渺渺太湖,沪上入江洋。江南忆,最忆是苏杭,运河行,至行是锡常。昔三吴,千年济阿房,今八府,九霄题金榜。

走遍长三角,一路由北往南,跨越淮河和长江,已经来到了长江南岸,即江南地区。随着长江继续向东奔流,终于来到了他在东亚大陆的最后一段。与这一段长江对应的陆地的南端是钱塘江,两江合围的陆地中间是太湖,整片区域可以称之为环太湖地区,也是一块近似于正三角形的区域,可以说是一片狭义的“长三角”。目前主要的城市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嘉兴、湖州,还有语言稍有不同的镇江部分区域。

环太湖旅游论坛(走遍长三角环太湖篇-上)(1)

环太湖诸城分布

环太湖地区,基本是由冲积平原组成,整体地势平坦,境内湖泊湿地密布,河道纵横,西部有小部分山地作为与江南丘陵的缓冲。以太湖为中心,环太湖地区可以分为两部分。北部是苏锡常平原,南部是杭嘉湖平原,上海地区则是这两个平原的衍生。

历史上,环太湖地区曾经也是作为一个统一的行政区域而存在。春秋时期,这里是吴国的所在地,勾践灭吴之后,这里是越国所属。宋朝时这里称为两浙西路,也叫下八府,即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润州府,江阴军。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将下八府的苏州、松江、常州、江阴、润州、拆出两浙路,和南京、皖南以及江淮地区合并成南直隶。由此,苏南与浙北分开行政。上海开埠后,逐渐成长为直辖市。至此,环太湖地区正式分属三个省级行政单位。虽然这一地区现在分属三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管辖。但在语言、文化上甚至比各自省内还要亲近,是一个较为完整而独立的地缘板块。

目前,上海是这一片区域的绝对龙头。在中国,近40年的发展看深圳,近160年的发展,看上海。这里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北面是万里长江黄金水道。在海洋时代到来之前,这里可能只是长江边陲的小县城,做做苏州的小弟,不过,海洋时代到了清朝中后期已经近在眼前了。

环太湖旅游论坛(走遍长三角环太湖篇-上)(2)

上海外滩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远隔重洋的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朝的大门,上海由此从松江府的一个县,开埠成为通商口岸。老上海县城东门黄浦江岸外的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滩地,西洋人选择这里作为租界,开洋行做贸易,渐渐形成了今天的外滩。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蔓延大半个中国太平天国战火烧到了环太湖地区,老牌城市苏州、杭州及周边地区成为了主战场,上海由于是租界区域,避开了无情战火,于是无数江浙的富商巨贾和普通百姓纷纷举家前往上海以躲避战火。无数的资本、财富、劳动力涌入上海,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几十年后,当历史走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各国商人、政客、特工均云集于此,商业空前繁荣、政治地位急剧攀升,上海已经成为了远东第一大都市。

然而,抗战的爆发以及之后的国共内战,使上海受到了重创。大批的工厂和商业在战争中和战争后迁往内陆大后方,大量的人才和资本逃往香港或者海外。1949年以后,上海虽然仍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并在工业和商业上继续傲视全国。但其亚洲第一大都市的地位,渐渐为东京和香港所超越。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浦东大开发,打响了他奋起直追的又一枪。

在上海横空出世以前,在海洋时代到来以前,苏州,是毫无争议的东南第一大都会。即使比起政治地位更高的南京,以及邻省的省会杭州,苏州也毫不逊色。这里的平原一马平川,河道密布,交通发达,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成就了发达的农业经济和古代商业文化。

环太湖旅游论坛(走遍长三角环太湖篇-上)(3)

苏州站前范仲淹雕像

春秋时期,苏州所在地是吴国的首都,秦一统华夏后,苏州是包含今日上海、杭嘉湖,甚至宁绍平原在内的会稽郡的郡治。东汉时置吴郡,苏州仍为郡治,划出钱江以内置新会稽郡;三国时,吴郡划出湖州杭州等地置吴兴郡,苏州仍为吴郡郡治;五代时期,钱镠在嘉兴设置开元府,嘉兴连带华亭县(后来的上海)从此自苏州辖区分离出去;清代苏州作为江苏巡抚和布政使所在地。可以说,两千多年来,苏州一直是长江下游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然而,太平天国战争的到来,给苏州带来了无穷的战火,逃的逃,亡的亡,十室九空,从此苏州走进了历史的低谷。此后的一百年,苏州一直徘徊不前,甚至不如省内的邻居城市。直到100多年后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苏州抓住了历史的机遇,外资经济与本地民营经济再次爆发,苏州的经济再次制霸全国地级市。并辖有昆山、常熟、张家港、太仓这些全国县域中的佼佼者。

环太湖旅游论坛(走遍长三角环太湖篇-上)(4)

无锡南禅寺

无锡,苏州的邻居,处在太湖的正北岸,也是一个全国地级市中的数一数二的城市。虽然这里也是一样的土地、一样的气候,但是夹在苏州和常州之间,这里曾经只是一个县城。然而也似乎因为是个县城,这里并没有像苏州那样受到太平天国战争的巨大影响,反而在清末实现了逆袭。由于农业出色,地处太湖边又是京杭大运河沿岸,这里在晚晴也是四大米市之一,随之而来,在清末民初,这里的工商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与隔壁苏州此消彼长,无锡一跃成为苏南经济的霸者,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依然如此。这一点从无锡的车牌照为B,而苏州为E,常州为D可见一斑。如今,无锡市区经济依旧发达,并领有全国领先的县域经济江阴,以及同样优秀的宜兴。

环太湖旅游论坛(走遍长三角环太湖篇-上)(5)

常州天宁寺-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常州,这里是“中吴要塞,八邑名都”。历史上曾是统领无锡、江阴的望州。与苏州和无锡一样,这里同样是发达的苏南经济的代表。同样,这里土地平阔,风调雨顺,物产丰饶。京杭大运河也在这座城市穿过,造就了这里富饶的历史;当运河地位下降,铁路时代来临的时候,这里与苏州和无锡一样,成为全国最早通铁路的地方,彼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还是那位慈禧太后。今日的常州,除了一马平川的市区,还有天目湖所在地的溧阳,市区负责经济发达,郊县负责山水如画。

以上就是富庶的苏锡常地区……

走遍长三角环太湖未完待续……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