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老兵回顾年轻岁月(原创八一三轶事)
八一老兵回顾年轻岁月(原创八一三轶事)本文系海河网原创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海河网。欢迎关注并按规则转载!面对豺狼成性、混横无理的美国警察,作为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武官,竞然捍卫不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捍卫不了个人的尊严!谭锦镛心碎了,自己将有何面目回见江东父老呢?他越想越憋气,越想越难过,终于走上高桥,投水自尽了。事件发生后,世界舆论为之哗然,纷纷利用不同形式谴责美国当局违反国际法基本准则的野蛮行径。当时的中国著名维新派人物梁启超先生闻讯,拍案怒起:“堂堂中国,受此大辱,天理安容!”并挥毫赋诗:“丈夫可死不可辱,想见同胞尚武魂;只惜轰轰好男子,不教流血到樱门。国权坠落叹何及,来日方长亦可哀;变到沙虫已天幸,惊心还有劫余灰。”诗中既有对逝者的深切悼念,也流露出作者胸中的极大愤懑。时光荏苒,历史沧桑。无论是1903年的“八·一三”,还是1937年的“八·一三”,都已成为了往事。但事件本身表明:贫穷,就会受人欺侮;落后,就会被
谈到“八·一三”,国人会自然联想到日本侵略军为了占领中国的经济中心,迫使国民政府投降,于1937年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而所制造的震惊中外的“八·一三事变”。曾经的样板戏《沙家浜》“斥敌”一场中沙奶奶的唱段“‘八·一三’,日寇在上海打了仗,江南国土遭沦亡,尸骨成堆鲜血淌,满目焦土遍地火光……”,说的就是这段历史。
“八·一三事变”是中日战争中淞沪会战的开端和导火线,是中国人民奋力抗争全面抗战局面形成的明显标志。每每谈起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人们总是记忆尤新、久久难以忘怀。然而,在此之前三十四年的“八·一三事件”,却是鲜为人知的。
那是1903年的8月13日,美国的旧金山传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中国驻美公使馆陆军武官谭锦镛因不堪忍受美国警察的侮辱,自杀身亡。
话说当天,中国驻美公使馆陆军武官谭锦镛,从华盛顿来旧金山处理外交事务。回来的路上走在一座桥上时,已近黄昏。一个与他擦肩而过的美国警察却出言不逊:“中国人的,黄猪!”语毕,这个警察还抬起手掀掉谭锦镛的帽子肆意耍弄:“哈哈,长辫子,猪尾巴的好玩儿!”说着,还用手抓住辫梢拽了又拽。“请先生自重,中国人也是人,不可侮辱!”谭锦镛拾起帽子,强压着怒火用英语说道。“嘿嘿,中国人是人?不可侮辱?”美国警察嚎叫着“啪!”地打了谭锦镛一记耳光。谭此时已忍无可忍,当即回敬了这个家伙几拳。谁知,这个家伙吹响警笛,立即跑来几个巡警,不由分说便将谭锦镛毒打了一顿。而后,被拖到桥下,将其辫子绑在篱笆上示众。待一番戏弄之后,又给他戴上手铐押往旧金山警察局。进得警察局,谭锦镛忙出示使馆武官证件以表明身份,可美国警察用眼角儿扫了一下证件却狂叫道:“凡是中国人都得一律挨揍,谁也破不了这个例!”谭锦镛受尽百般凌辱,直到有一位当地华侨商人花钱出面俱保,才得以释放。
面对豺狼成性、混横无理的美国警察,作为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武官,竞然捍卫不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捍卫不了个人的尊严!谭锦镛心碎了,自己将有何面目回见江东父老呢?他越想越憋气,越想越难过,终于走上高桥,投水自尽了。
事件发生后,世界舆论为之哗然,纷纷利用不同形式谴责美国当局违反国际法基本准则的野蛮行径。当时的中国著名维新派人物梁启超先生闻讯,拍案怒起:“堂堂中国,受此大辱,天理安容!”并挥毫赋诗:“丈夫可死不可辱,想见同胞尚武魂;只惜轰轰好男子,不教流血到樱门。国权坠落叹何及,来日方长亦可哀;变到沙虫已天幸,惊心还有劫余灰。”诗中既有对逝者的深切悼念,也流露出作者胸中的极大愤懑。
时光荏苒,历史沧桑。无论是1903年的“八·一三”,还是1937年的“八·一三”,都已成为了往事。但事件本身表明:贫穷,就会受人欺侮;落后,就会被动挨打。如今的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东亚病夫”,她已如东方的巨人自立于民族之林。而当我们人人为今天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骄傲、而自豪、而欢欣鼓舞的时候,请千万不可忘记祖国过去那一段屈辱的历史。
本文系海河网原创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海河网。欢迎关注并按规则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