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王国维三大境界(伟人的境界与众不同)
理解王国维三大境界(伟人的境界与众不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词句摘自晏殊《蝶恋花》,描写的是闺怨和思夫,本意是西风刮了一夜,树已凋零,人也一夜未眠。独自登上高楼,望眼欲穿,心爱的他在哪里呢?愁绪飞往天际,没有尽头,苍茫之感油然而生。(1)第一境界:大志向,使命感,独辟蹊径第二境界:为伊憔悴(本意)——坚持不懈;第三境界:她现身旁(本意)——终有所获。这样的解读并没有什么错。但我觉得,许多人忽略了王国维所说的“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大”字。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应该是那些知名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等。能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毕竟是少数人,伟人们的境界一定与众不同,本文尝试对王国维“成大事业、大学问三种境界”进行新的解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书中指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上述词句本来是描写爱情和相思的佳句,却被王国维“断章取义”用以表现事业和治学,赋予它们更深刻的内涵,足见王国维学问之大。
对于王国维的“三种境界”,很多人扩展为“读书三境界”“治学三境界”“人生三境界”等,大部分人把这“三种境界”解释为:
第一境界:心系爱人(本意)——树立目标;
第二境界:为伊憔悴(本意)——坚持不懈;
第三境界:她现身旁(本意)——终有所获。
这样的解读并没有什么错。但我觉得,许多人忽略了王国维所说的“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大”字。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应该是那些知名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等。能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毕竟是少数人,伟人们的境界一定与众不同,本文尝试对王国维“成大事业、大学问三种境界”进行新的解读。
(1)第一境界:大志向,使命感,独辟蹊径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词句摘自晏殊《蝶恋花》,描写的是闺怨和思夫,本意是西风刮了一夜,树已凋零,人也一夜未眠。独自登上高楼,望眼欲穿,心爱的他在哪里呢?愁绪飞往天际,没有尽头,苍茫之感油然而生。
古人有太多的诗词来描写闺怨、思夫,可见古时候人们联络之难。现代人再也感受不到古人那种思念之情,如今咫尺天涯变成天涯咫尺,无论人在哪里都可以通过电话和视频及时联系,思念似乎已成了一种历史。古时离我们虽远,但我们只要想想几十年前,我们不也是常常因为一封信而牵肠挂肚吗?
王国维把古人描写相思的佳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一种境界,应该取的是字面意思。“昨夜西风凋碧树”可以理解为人类所处的环境非常恶劣,充满着激烈的竞争和尔虞我诈。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之中,人要想成大事业、大学问,只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高瞻远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明确自己的目标与方向,独辟蹊径。
我们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碌碌无为的,只有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独上高楼”,他们的志向和世俗迥然不同,他们耐得住孤独,毅然选择并走上了人间罕至的小路,就像佛罗斯特在《未择之路》一诗中所写:“树林里分出两条叉路,而我选择了人迹稀少的那条,从此决定了我人生的迥异……”
在这里,我把重点放在“大”字上面,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有远大的志向,伟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们的志向不同凡响。爱因斯坦、李白、杜甫、贝多芬、王阳明、康德这些大科学家、大艺术家、大哲学家都有宏伟的抱负,他们都有一种使命感,献身社会、献身人类,都是为民族、为时代、为人类命运而忧心忡忡者。
而我们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为谋生、追名逐利,出于这种动机的人也许会有所发明创造,成为企业家、文学家、思想家,但只能是三流的、四流的,绝不可能成为爱因斯坦,成为曹雪芹,成为李白,成为托尔斯泰……
(2)第二境界:大努力,献身精神,锲而不舍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词句摘自柳永《蝶恋花》,此句仍写情人间的相思之苦。因为情有独钟,即使因相思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一个“终”字,使得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至死靡他的才子词人的形象跃然纸上,把天下有情人彼此思念的真挚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王国维以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二境界,是向世人表明:成大事业、大学问绝不是轻而易举的,会遇到艰难险阻,必须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废寝忘食,攻坚克难,经过辛勤的努力,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成大事业、大学问需要对目标的持续专注,坚持不懈。许多人只看到了伟人的成就和荣耀,而没有看到其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就像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献身精神,伟人们绝对视事业为生命,为了事业牺牲一切也在所不惜。曹雪芹写《红楼梦》难道是为了得什么文学奖吗?对于他,生与死的唯一区别仅仅在于是不是在写作。伟大的作家都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强者。
罗素同样是一位“欲不死,必生于数学和哲学创作”的人,他之所以活下来,仅仅是因为想探索数学和哲学真理,对世界怀有一种惊异感和好奇心。创作对于他,乃是处于生命的必然性,是他生命的驱动力。
(3)第三境界:大孤独,孜孜以求,厚积薄发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词句摘自辛弃疾《青玉案》,描写的是词人不断追寻之后与心上人相会的欢悦心境。不停地找啊找,找了千百遍而没有找到,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原来她在灯火冷落之处。人们都在尽情地狂欢,陶醉在热闹场中,可是她却在热闹圈外,充分显示了她的与众不同和孤高。“众里寻她千百度”极写寻觅之苦,而“蓦然”二字则写出了发现意中人后的惊喜之情。
王国维以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三境界,是指成大事业、大学问必须孜孜以求,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在足够的积累之后,必然由量变到质变,不经意间已追逐到了,成功了。
许多人都有过灵感显现的时刻,当你为某些事情付诸努力、苦思冥想,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折磨,经过长期努力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之际,突然眼前一亮,找到了,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所谓的“灵感”,多半是潜思冥想之余的豁然贯通,灵感是辛苦劳动而获得的奖赏;而“机遇”,只偏爱那些有所准备的头脑。其实,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次的磨炼之后,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此时再回首来时之路,便有豁然开朗之感。功夫下到了,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成大事业、大学问者都是“大孤独”者,因为他们的思想往往是超前的,不一定就能被同时代的人所接受。对于伟大的人物来说,其创造过程是无法与世人分享的,唯有熬过了那些被孤独照得通体透明的日子,才有可能修成正果。
由上述分析可见,伟人们的境界与众不同,伟大的人都有“大志向”,经过“大努力”,经受“大孤独”。在第一境界中,我们发现伟人们与世俗格格不入,他们志存高远,仿佛生下来就带有使命感;到了第二境界,我们看到伟人们的事业就是其生命,他们不做此事,就活不下去;到了第三境界,我们看到伟人们享受着大孤独,他们为目标孜孜以求,经过艰辛探索,终有所悟,最终“鹤立鸡群”,成为旷世伟人。
本文作者翟海潮,源自公众号“思想者札记”(ID:SXZzha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