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男婚女嫁,这本是人类生活中的大喜事。从恋爱到结婚成夫妻,给男女双方都带来了无限的幸福与愉快。对男女两家来说,自然也是件极大的喜事。但我们客家地区每临姑娘出阁,却哭声不断,其声凄切,全然不象是作戏。客家婚俗的奇异风景——哭嫁(女儿就要出家了,母亲哭的肝肠寸断)客家人哭嫁又有另一番景象。所谓“缠绵悱恻哭嫁歌,一怨三叹断人肠。”就是对客家人哭嫁的生动描述。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1)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2)

定南客家哭嫁习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简介

哭嫁(哭嫁实为客家女出嫁时的嫁之哭歌),是当地婚嫁习俗中客家方言与曲调(哭调)合一的独特民间习俗文化表现形式。该形式传承至今800多年历史。是客家女出嫁时深刻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兄弟姐妹手足情深,亲友邻里感情的重要文化载体,并在当地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而,现在仍延续着该优秀传统习俗。其方言、曲调对研究我国唐宋时期中原文化(普通话)艺术具有历史参考价值。

按哭嫁的传统习俗,客家女在出嫁前,有七天的“哭嫁期”。出嫁日,红衣绣鞋,由亲舅或族中多子多福长者牵着客家嫁女出闺门、进厅堂拜别祖上、父母,便与父母相拥嚎哭。这是特殊啼哭,是向亲友哭诉离别之情。此时,新娘边哭边唱“哭嫁歌”,歌词内容一是哭父母,于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二是哭兄弟姐妹告别手足情深;三是想到自己很快就要嫁到夫家,深怕自己难于适应新的环境而痛哭。这时,父母、亲友会随之流泪,叮嘱新娘归门后,抛去娘家娇气、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勤劳耕作。依照习俗,新娘在上轿前,其家人、亲戚要给新娘拿上轿钱,即“扎腰”。因此,新娘哭得越长久越动容,上轿钱就越多。俗话说:“新娘不哭、娘家冇福,新娘越哭越吉福禄,”就是这个道理。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3)

哭嫁是一种新娘在与父母家人分别之前以唱歌或者啼哭的形式抒发离别之情的传统婚姻习俗 这种哭嫁习俗至今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存在着。哭嫁的风俗,不知道起源于什么时候。据说战国时期,赵国的公主嫁到燕国去作王后,她的母亲赵太后在临别时"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大约就是后来长盛不衰的哭嫁风俗的滥觞了。这种风俗,直至清末还盛行于四川农村中,随地区变化而大同小异。解放前,听老人们说,早些时候,没有嫁而不哭的人家。如果出现嫁而不哭的姑娘,也会被邻里看作没有教养的人,传为笑柄;相传有出嫁姑娘不哭而遭母亲责打的事。旧时宣讲故事中,有花轿临门,父亲强令哭《迎风骂媒歌》的情节,可知哭嫁是有歌词的,带有表演性质,原是用来渲染气氛,以悲衬喜;不过,因为婚姻是包办的,真哭真骂的也不会少。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4)

(女儿就要出家了,母亲哭的肝肠寸断)

客家人哭嫁又有另一番景象。

所谓“缠绵悱恻哭嫁歌,一怨三叹断人肠。”就是对客家人哭嫁的生动描述。

客家婚俗的奇异风景——哭嫁

男婚女嫁,这本是人类生活中的大喜事。从恋爱到结婚成夫妻,给男女双方都带来了无限的幸福与愉快。对男女两家来说,自然也是件极大的喜事。但我们客家地区每临姑娘出阁,却哭声不断,其声凄切,全然不象是作戏。

定南客家历来重视“哭嫁”,俗云“闺女不哭,娘家无福”。所以客家的哭嫁历来都很隆重。

旧时一般在出嫁前的两三夜,就要开始哭。

行将出嫁的女子在私厅或自己的闺房里邀集一群平日相好的姐妹,一边做针线活(纳鞋底、鞋垫、织毛衣等嫁妆)一边开始哭嫁。旧俗传统保留比较完好的,哭嫁不仅有专门的哭嫁歌,还有许多程序。一般是开始时姑娘幽幽地哭并不唱出哭嫁词,只是叹自己命苦或怨媒人之类的话。此时就由姑娘的母亲或姐妹引唱,如:“红丝线,锁鞋头,家家养女挑猪头,猪头进屋娘就喜,炮竹一响娘就愁。……”此时,新娘的婶娘、妯娌、姐妹、舅母、姨娘等等五亲六戚的女客都人来陪哭劝哭。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5)

(养了二十多年的客家女穿上了新嫁衣)

新娘哭嫁的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

开始是倾诉姐妹离别之情:“三月绩麻共凳坐,四月挑花共花箱,挑花绣朵箱未满,棒打姐妹两分散。”

接着是哭母女离别之情:“堂屋中间一炉香,先拜爷佬后拜娘,先拜我爷养我大,后拜我娘睡湿床。”

最后才是谢客,感谢众姐妹,众乡亲来送她。哭嫁的时候先是母亲也来陪哭劝哭,可是母亲又怎经得离别之苦的折磨,三句两句便劝到伤心处,母亲也自然成了主角,和女儿一同放声大哭起来。

母女分手,最苦离恨天,血泪声声,如怨如慕,内容极为丰富,有哭诉对女儿的怜爱之情,诉说带女儿的艰难的,如:女呀女,十月怀胎把你养,两年奶水把你喂,硬饭米甘把你饱,尿布屎片娘来洗。女呀女,你可晓得娘的累!冷暖饥饱娘心挂,头痛脑热娘心惊,看到养下一只虫,样(怎)得把你养成人!女呀女,带你带到三五岁,细皮粉面泛桃红,会叫(哭)会笑会招人,跟前跟后不离身,句句爷娘喊得亲,那个爷娘不赏心!十年私塾把你缴,针线女工把你教,看见女子树抽条,爷娘心里乐逍遥,那晓得,带大的闺女要成别家人!带你带到十六七,才算晓得(一点)屎臭气(喻懂事理),屋下田里晓得帮,爷娘疾苦会恤痛,哪个爷娘不上心!哪晓得,又哇女大要嫁人,爷娘哪里舍得送出门!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6)

(出嫁前,为母亲扎头帕)

有劝女儿在婆家好生做人多多保重的,如:女呀女,婆家唔比娘家好,公婆哪有爷娘亲,上门媳妇难做人,时时处处要小心。女呀女,从今后,孝敬公婆是本分,服侍老公是为贤,屋里屋外勤打理,洗衣做饭要精心,见人自要矮一等,有理无理让三分,待到三年两载儿出世,才在婆家算个人,要得上下都满意,还要谨慎会做人。女呀女,从今后,饥寒冷暖自家管,有病有痛自家担,社官老子(社公、土地神)要靠自身健,世上最难是求人!

有骂媒婆,怨恨媒婆贪爱钱财乱点鸳鸯害人的,如:一要怨,要怨媒人无信用,花言巧语无句真,害得女子嫁错人,媒人是只松毛虫。二要怨,要怨爷娘无主见,听凭媒人摆布人,推我女子入火坑,爷娘样思(怎么)甘狠心。三要怨,要怨老天无同情,不恤女子无福人,凑成一对苦鸳鸯,今生今世样哪有出头天,想来想去蛮苦情!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7)

(出嫁时带在身上的贴身包包)

有担忧自己前途命运,担心出嫁后父母无人照顾的,如:一要忌(忧),要忌嫁得甘么远,三年五载难见爷娘面,嘘寒问暖唔敢提起,有病有痛不在身前,害我女子做个不孝人,(只有来)巴望爷娘永远身体健,女子在外才得放心!二要忌,要忌女子拿人欺,要投外氏又路远,无亲无靠无人怜,嫁出的闺女苦伶仃!三要忌,嫁到老公唔争气,老实巴交唔挣钱,呆头木脑拿人嫌,悔来悔去悔自己,悔我命里无福气。

这一段母女对哭体现了人性的极致,有一种悲怆的气氛,煞是感人,真是“缠绵悱恻哭嫁歌,一韵三叹断人肠”,是一幅难得的客家民俗风情画。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8)

(唢呐声声,舅舅为出嫁的外甥女儿撑起了红伞)

姑娘哭时,众亲邻也一边劝一边哭,哭声幽幽,劝语殷殷,一边抽泣一边用手不停地揩拭眼泪,那难舍难分的骨肉亲情,让人为之动容,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泪下。此时还有一种规矩就是,陪哭的各位女亲(友)都要给闺女“扎腰礼”又称“垫腰包”。哭嫁时,姑娘脖子上挂一个红肚兜,众亲友一边劝哭一边给里边添钱(旧时多为花边——即光洋)。以此表示安慰和亲情,祝福闺女身体健康和挺直腰杆做人。

哭嫁作为一种风俗,其来由和寓意,与旧时的婚姻俗信有关,与封建礼教有关,出嫁时姑娘不哭不仅会被认为不吉利,还会受到舆论的谴责;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感情的作用。旧时婚姻全由父母作主,嫁给什么人,婚后的命运生活如何,心里全没底细,想到这些真是伤心断肠,岂能不哭;女子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婚后除非与丈夫感情不和或婚姻发生变故,否则是很难和父母兄弟见上一面的,这种别离之苦确实令人难以承受,岂能不哭。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9)

(新娘接过伴娘送的“杆秤”表示婚后生活称心如意)

如今婚姻自由,新婚无比幸福,客家新人早已用歌声代替了哭声。哭嫁的习俗在赣南依然存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有的县为发展乡村旅游,把客家哭嫁申请了市省或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旅游,既保护了传承文化,又可以促进了旅游经济,为乡村振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10)

(充满着喜庆的古老的客家围屋)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11)

(娇美的客家新娘)

(安慰娘亲)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12)

(亲朋好友准备为出家的女子上轿礼)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13)

(鞭炮声中,媒婆扶新娘出家门)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14)

(媒婆扶新娘上花轿)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15)

(新娘的花轿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起轿)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16)

(在新郎的家门口,媒婆和伴娘扶新娘下了花轿)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17)

(新娘坐匾篮,伴娘为她送算盘,寓意以后要精打细算过日子)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18)

(新郎迎着新娘“过门")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19)

(鞭炮唢呐齐鸣,迎亲的小伙把新娘的陪嫁抬进了祠堂)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20)

(新郎新娘拜堂)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21)

(迎亲的小伙)

赣南客家传统婚礼仪式(江西赣州非遗展示)(22)

(迎亲的唢呐班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