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克里木战争(克里米亚战争一场天主教)
19世纪克里木战争(克里米亚战争一场天主教)2、俄罗斯大战奥斯曼如何像瓜分波兰一样瓜分奥斯曼土耳其呢?这是一个大问题,毕竟奥斯曼土耳其国土辽阔,不是一个欧洲国家能轻易吞并的,但各国依然愿意尝试,第一个便是俄罗斯。1、欧洲的遗留问题——如何处理奥斯曼土耳其?五大强国几乎瓜分了欧洲,可是还有一个地方却并非欧洲人的势力范围,这就是欧洲的东南部——巴尔干半岛,因为那里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公元1683年之前,奥斯曼帝国曾是整个欧洲的噩梦,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威胁。可是,当欧洲列强通过海外扩张、科学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之后,基督教的势力早已今非昔比,而当年咄咄逼人的地跨亚欧非的奥斯曼帝国也变成了“西亚病夫”。
法国大革命之时,法皇拿破仑以一国之力独抗欧洲七次反法同盟。
公元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之后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击败法国后,反法同盟在维也纳开会,重建国际秩序,这便是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体系,以英国、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组成“四国同盟”,共防法国。此外,东方三强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又组成“神圣同盟”,其目的同样是为了防止法国再崛起。
英国、法国、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这便是公元19世纪的欧洲五大强国,犹如我国东周时期的春秋五霸。
1、欧洲的遗留问题——如何处理奥斯曼土耳其?
五大强国几乎瓜分了欧洲,可是还有一个地方却并非欧洲人的势力范围,这就是欧洲的东南部——巴尔干半岛,因为那里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
公元1683年之前,奥斯曼帝国曾是整个欧洲的噩梦,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威胁。可是,当欧洲列强通过海外扩张、科学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之后,基督教的势力早已今非昔比,而当年咄咄逼人的地跨亚欧非的奥斯曼帝国也变成了“西亚病夫”。
如何像瓜分波兰一样瓜分奥斯曼土耳其呢?这是一个大问题,毕竟奥斯曼土耳其国土辽阔,不是一个欧洲国家能轻易吞并的,但各国依然愿意尝试,第一个便是俄罗斯。
2、俄罗斯大战奥斯曼
自从奥斯曼帝国灭了拜占庭帝国之后,俄罗斯便自认“第三罗马”、东正教的领袖和正统所在。同时俄罗斯认为将巴尔干半岛信奉东正教的教徒们从奥斯曼帝国的铁蹄下解救出来,是自己天生的神圣使命。
所以,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矛盾,无论从地缘来说,还是从宗教来看都是不可调和的,两国的战争从公元1676年便已开始。
本文所写的克里米亚战争便是第九次俄土战争,那么战争为什么发生是克里米亚呢?或者说俄国人为何如此钟情于克里米亚呢?
- 克里米亚在俄国人眼中是一块圣地
公元988年,最早的罗斯人领袖——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在克里米亚南岸的赫尔松涅索斯城外(今塞瓦斯托波尔)接受了东正教的洗礼。从此,所有的基辅罗斯人逐渐皈依了东正教,而拜占庭文明和斯拉夫人也正是从这一刻、这一地开始融合。
因此,克里米亚被奥斯曼帝国占领,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即使到了今天,俄罗斯依然从倒向西方的乌克兰手中夺回了克里米亚。
3、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衰落的奥斯曼土耳其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交界处,首都伊斯坦布尔是东西方贸易的必经之地,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咽喉。所有这一切便是奥斯曼土耳其的原罪,英法俄均想占为己有,更何况奥斯曼帝国早已不复当年,成为了待宰的羔羊。
- 法皇拿破仑三世出手
维也纳体系建立之后,法皇拿破仑三世一直想要改变法国被围攻的局面,于是不断纵横捭阖,虽然他事实上并不擅长外交。
公元1852年,拿破仑三世说服了奥斯曼苏丹与法国联手,法国从此成为奥斯曼帝国内基督徒的保护者。这一举动毫无意外的触怒了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一世,俄罗斯一向认为东欧的基督教——东正教徒均是自己的势力范围。
于是,俄罗斯要求获得与法国同样的地位。之后,奥斯曼土耳其严词拒绝,俄罗斯遂与土耳其断交。
俄罗斯之所以有恃无恐,是因为有“神圣同盟”——普、奥、俄在,俄罗斯根本不怕法国。
- 英国人不甘落后
当法国人介入巴尔干事务后,英国人也不甘示弱,立刻派遣皇家海军到达了达达尼尔海峡。英国人的插手,一方面是对不断扩张的俄罗斯帝国的不安,另一方面占据中东本就是英国的既定战略。
至此,英国和法国都成为了奥斯曼土耳其的“保护国”。
4、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克里米亚战争的导火索发生在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其境内的两座教堂——圣诞教堂和圣墓教堂——是基督教的圣地,天主教和东正教一直在争夺这两大圣地。公元1852年,奥斯曼帝国将这两大圣地的管辖权交给了天主教。
公元1853年,俄罗斯正是以此为借口,大举入侵奥斯曼土耳其,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事实证明,衰落的土耳其此时已不是俄罗斯的对手,同年11月,土耳其舰队在黑海被俄罗斯海军全歼。
公元1854年,英国和法国对俄罗斯宣战。
基督新教的英国、天主教的法国与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联手,共同打击东正教的俄罗斯,这在西方历史上也是一大奇观。因为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同属于基督教,均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而伊斯兰教从一诞生起便是基督教的世仇,基督教徒们曾在中世纪发动了长达200年的“十字军东征”,其目的就是为了击败伊斯兰的穆斯林。
- 神圣同盟失效了
英法同时出兵,使胜利的天平明显倒向了奥斯曼土耳其。俄罗斯曾寄希望于神圣同盟,可是普鲁士和奥地利的表现令其大失所望。
这场战争,俄罗斯沙皇的目的很显然就是俄罗斯的传统梦想——占据伊斯坦布尔和两大海峡;法皇拿破仑三世则想要通过削弱俄国,破坏神圣同盟,结束法国的孤立;而英国与俄罗斯之争则更为广泛,从中亚直至中东均在两国“大博弈”范围之内,与法国联手打击俄国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
可是,面对这一局面,奥地利却困惑了。奥地利希望与俄国结盟,但并不想俄国过多的干预巴尔干半岛事务。因为奥地利被普鲁士排出德意志后,巴尔干成为唯一的发展方向。
于是,在英法出兵后,奥地利和普鲁士一样选择了中立,并秘密结为防御同盟,也就是放弃了从拿破仑战争时期就开始的与俄罗斯的传统友谊。至此,神圣同盟瓦解,俄罗斯的败局已定。
公元1855年,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就是俄罗斯人皈依东正教的地方,被英法土联军攻陷,俄罗斯战败。
5、克里米亚战争的结局和影响
公元1856年,在奥地利的调停下,俄罗斯接受了停战。之后,英、法、土、撒丁和俄国、奥地利签订了《巴黎和约》。(撒丁就是统一之前的意大利)
《巴黎和约》保证了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土完整,禁止俄罗斯在黑海拥有舰队和海军基地。克里米亚战争,俄国人惨败,损失了52万军队,充分暴露了俄国农奴制的落后。这场战争促使俄国在1861年开始改革,通过工业化开始向资本主义过渡。
但从欧洲地缘格局来看,由于神圣同盟的瓦解和普鲁士、奥地利的单独结盟,促使改革后的俄国开始向英国和法国靠拢,而这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格局。
因此,地缘也好、宗教也好,利益总是第一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绝非偶然,而是欧洲在此前一连串战争的结果与总爆发。
1856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熟悉的年份,这一年,英法联军还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也就是说,英法联军在帮助“西亚病夫”土耳其击败俄罗斯的同时,还在同一年联手击败了“东亚病夫”,英法两国当时的实力可见一斑。
而第二次鸦片战争战后,俄国人趁火打劫,占领我国外东北和外西北,其在西方失去的都在东方“补”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