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海世博会图案(世博会催生的设计运动)
2008年上海世博会图案(世博会催生的设计运动)从装饰趋向上,工艺美术运动反对维多利亚风格,认为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是矫揉造作的。工艺美术运动主张诚实的设计,反对那些华而不实的设计做法。*工艺美术运动简介*工艺美术运动是工业化浪潮触发产生的。这次运动从思想上认为工业应与艺术共同进步,抵触当时外形粗糙的机械化生产的产品,强调手工艺产品的优势。工艺美术运动倡导哥特风格等中世纪风格,追求简单、实用。最好是性能优良,外形朴实无华。
1851年5月1日——10月15日,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万国工业博览会,也就是首届世博会,盛况空前。
万国博览会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普通百姓大开眼界,工业品相对低廉的价格也很受老百姓欢迎。
可是,英国的很多艺术家观感不佳。他们看了博览会之后,对工业化产品很不满意,因为外观大多都太丑了。
正是这些艺术家,发起了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简介*
工艺美术运动是工业化浪潮触发产生的。这次运动从思想上认为工业应与艺术共同进步,抵触当时外形粗糙的机械化生产的产品,强调手工艺产品的优势。
工艺美术运动倡导哥特风格等中世纪风格,追求简单、实用。最好是性能优良,外形朴实无华。
工艺美术运动主张诚实的设计,反对那些华而不实的设计做法。
从装饰趋向上,工艺美术运动反对维多利亚风格,认为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是矫揉造作的。
工艺美术运动有很多自然主义的尝试,还借鉴了一些东方装饰以及东方艺术的元素。
工艺美术运动中涌现了很多杰出的艺术家,我们来说说其中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这位活了90岁的作家、艺术家兼评论家,是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也是一位善于在矛盾中反思的哲人。
他是早期的社会主义者,提倡设计要为大众服务,而不只是贵族精英。
早期他曾强烈反对工业化,反感工业化的粗制滥造。
可是他后期的思想有所改变。当他看到工业化在推进发展,反思后,逐渐肯定了工业化的存在价值。
拉斯金的代表作是《威尼斯的石头》。他把当时的古城威尼斯看作一颗“迅速融化在茶里的糖果”,耗时一年多,一口气画了几千张威尼斯建筑图稿,然后出版了《威尼斯的石头》。
《威尼斯的石头》
拉斯金画作:威尼斯石桥
工艺美术运动中,拉斯金最重要的思想传人可能是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他是设计师、诗人,也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匠,后来还办了自己的工厂。
他是拉斯金之后的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据说他17岁参加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时,看到当时机器工业生产的产品完全失去了手工产品的美,被丑得竟然当场伤心的哭了出来。
莫里斯相对更认可机械化大生产的价值,不过还是倾向于夸大手工业的优势,有着一些乌托邦式的幻想。
他的工厂中手工制作的产品虽然非常精美,但价格太高大众难以承受,难以实现他美的设计应该惠泽大众而不是仅被少数人赏玩的理想。
莫里斯曾说:“如果不成为人人都能享受的艺术,那么艺术与我们何干?”
莫里斯的婚房“红屋”可谓是集他设计思想之大成的一项作品。
这个建筑是由他和他的朋友建筑设计师菲力普·威伯(Philip Webb)共同设计打造的,房顶采用了哥特式尖顶,室内采光设计合理,内部布局也非常实用。
莫里斯的红屋内部
“红屋”室内装修和布置时,如果市场上买不到满意的家具、墙纸或纺织品,莫里斯就和他的朋友亲自动手,按自己的标准,从内而外打造了他的爱巢——“红屋”。
“红屋”也成为了直观了解工艺美术运动的典型作品。
*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与影响*
工艺美术运动是伴随着世界第一波工业化产生的,体现了对早期工业化产品美学缺憾的反思,是现代设计运动的前奏。
工艺美术运动影响遍及欧洲各国,并促使了欧洲大陆“新艺术”运动的兴起。
工艺美术运动中,英国吸取了很多日本浮世绘的元素,美国则把中国家具的很多工艺融入到其设计当中,促进了东西方艺术的交流。
到1920年左右,日本受工艺美术运动思想的启发,出现了重视民众手工艺术的“民艺运动”。
在和英国关系密切的美国,工艺美术运动发展最为繁盛。
1871年,美国芝加哥一场大火毁坏了三分之一的城市,之后城市重建需求井喷,这时产生了深受工艺美术运动影响的“芝加哥流派”建筑设计,他们设计了大批的高层建筑。“芝加哥流派”的建筑设计师路易斯.沙利文(Louis H. Sullivan)后来被称为了“摩天大楼之父”。
今天,都市中众多的摩天大楼,都暗藏着历史上那场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