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跳桥身亡背后的思考(17岁跳桥男孩的悲剧)
男孩跳桥身亡背后的思考(17岁跳桥男孩的悲剧)作家勒奎恩曾说,“大人不是小孩死去,而是小孩幸存。”根据《中国青年人口和青年发展统计报告(2017)》统计,在15-19岁城市青年中,“自杀”导致的死亡率为1. 30/10万,自杀已经成为中国十五至三十四岁人群第一位重要的死亡原因。有报道说,事发当天这名少年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争执,后来遭到了母亲的训斥,才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但这并不是孤例——2018年3月19日,江西省芦溪县某中学高三学生跳楼身亡;2018年3月28日,湖北省某中学16岁学生跳楼身亡;2018年3月29日,山西某学校初二学生坠楼身亡;2018年3月31日,江苏常州某中学16岁学生跳楼身亡;2018年4月2日,山东某小学13岁学生跳楼身亡;
01、
近日,看到一个让人无比痛心的新闻。
一位母亲开车行驶到卢浦大桥,不知为什么突然将车停在滚滚车流的路中央,随后少年打开车门,当着母亲的面,纵身跳下大桥。
17岁的少年,鲜活的生命在几秒钟时间,就这样没了。
有报道说,事发当天这名少年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争执,后来遭到了母亲的训斥,才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但这并不是孤例——
2018年3月19日,江西省芦溪县某中学高三学生跳楼身亡;2018年3月28日,湖北省某中学16岁学生跳楼身亡;2018年3月29日,山西某学校初二学生坠楼身亡;2018年3月31日,江苏常州某中学16岁学生跳楼身亡;2018年4月2日,山东某小学13岁学生跳楼身亡;
根据《中国青年人口和青年发展统计报告(2017)》统计,在15-19岁城市青年中,“自杀”导致的死亡率为1. 30/10万,自杀已经成为中国十五至三十四岁人群第一位重要的死亡原因。
作家勒奎恩曾说,“大人不是小孩死去,而是小孩幸存。”
然而却有很多孩子,却活不到成年。
《死亡诗社》之所以成为经典,当中值得探讨的有很多,包括追逐自由、在困境中的尊严守护、关于刻板腐朽的教育体系,以及家庭教育等等。
但是今天更想讨论的是——是什么造成了Neil的死亡?
威尔顿预备学院,是美国一家拥有75%常青藤升学率的顶级高中。
许多家长费尽心思、散尽家产都想将孩子送进这所学校,指望他们考上高等学校,最终走上上流社会。
电影中Neil的家长也是如此。
中等收入的普通家庭,没有丰厚的资金与背景,但Neil的父亲还是用尽关系将儿子送入这所高中,希望他能考上军队,然后顺利成为一名医生,进入上层社会。
父母望子成龙之心可以理解,他们希望孩子活成自己满意的样子,却从未问过孩子想要些什么。
Neil本想跟进校史编撰计划,被父亲命令禁止。
他喜欢戏剧,想参演戏剧表演,但父亲从不给她签名,无视他的请求。
表演获得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但却被父亲一把拽回家中,勒令其放弃。
父子的沟通是闭塞的,沟通时父亲也处于高高在上的姿态,“等你上了医科大学,你才自由,而在这之前,你必须听我的,明白吗?”
“你必须听我的。”“等到你上大学就自由了。”不同的国家,相似的口味,这不也是当下中国家长的口头禅吗?
最终,尼尔带着花环,举枪自杀。
父亲听到枪声后赶紧下楼,抱着孩子的尸体嚎啕大哭。然后他要学校给他们一个交代,要求查清楚到底是什么害死了自己的儿子。
所以到最后,他们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在他们看来,自己乖巧的孩子突然反叛与自杀,一定是孩子的想法被外部的因素所污染,罪在他人,而非自己。
“我是你的亲人,我怎么会害你呢?”
然而,他们的悲伤是真的,他们的爱是真的,他们以“爱”的名义杀死了自己的孩子,也是真的。
03、
《死亡诗社》中的Neil自杀,17岁的少年跳桥身亡,还有无数因为各种原因自杀的惨剧。当这种惨案发生时候,总会有不少批评的声音,指责心理承受能力不高、个性极端、不懂得调节情绪等等......
但孩子在走出社会之前,其实他们的世界很小,就只有学校与家庭。
若在学校无法排遣压抑,回到家中仍不停被最亲近的人所否定,那么压倒骆驼的那一根稻草,就是父母的一句批评或者指责。
像这名17岁的少年,我们无从猜测他当时的心理,无从得知在他终身一跃之前,是否已经有过无数次被指责、被孤立无援的情况。
我们没有资格站在道德高地上评判他,若是无法感同身受,请换位思考一下,请不要以正义的名义,却做着刽子手的活。
04、
此次悲剧发生之后,很多网友也讲述他们儿时曾遭遇过的“言语暴力”。
只要孩子没有出事故,父母们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言语曾经多么严重地伤害过自己的孩子,他们甚至会在指着窗口说,“有本事你跳啊。”
他们并非不害怕,而是笃定孩子没有这样的勇气,并且担心自己一旦“妥协”,日后将无法掌控对抗。
有些家长从来没有意识到,不被尊重是非常让人难受的,有时候孩子只是想得到一句肯定,但从挚爱的嘴里表达出来的都是打击与否定。
这次上海少年跳楼事件引起很大关注,但会造成什么改变吗?
很遗憾,我认为不会的。
只要家长还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打着爱的名义去制定条条框框的生活;
只要家长永远处于高位俯视状态,动辄以“我是为了你好”无视孩子的想法;
只要家长还信奉着“棍棒底下出成绩”,所有的夸奖说出口的时候都变成了批评。
我认为这样的惨案还是会层出不穷。
韩剧《请回答1998》里面德善的父亲很诚恳地对道歉:“对不起啊,德善。爸爸我啊,并不是一生出来就当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
爱不是本能,如何去爱是需要学习的。
孩子不是附属品,站在平等的立场上进行沟通,不要一味将情绪倾倒在他们的身上,而且不要吝啬表达爱意与夸奖,最起码要让他们知道,你是爱他们的。
愿“爱”与“教育”不要再成为谋杀孩子的刽子手,愿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