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眼中的表里山河(对山西地理的认知与审美)
山西人眼中的表里山河(对山西地理的认知与审美)新的旅游景点——陵川县锡崖沟此时,山西旅游开始由人文旅游走向生态旅游,这是全域旅游的开始。在此转变下,山西的地理景观被重新审视,由实用走向审美,自然,表里山河的内涵也随之发生改变。综述:表里山河这个称谓,对于山西来说并非新鲜,古已有之,流传已有2600年,但都是从军事防御角度思考。但在最近,发生了根本改变。这就是社会大背景的改变——旅游产业被提高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战略高度,山西楼阳生省长在全省旅发大会上第一次提出“黄河”“长城”“太行”旅游板块(旅游新三板)。黄河电视台表里山河科考启动仪式作者考察太行山脉和顺
原创 冯潞
《山西密码》
山西密码封面
黄河电视台科考队旗
综述:表里山河这个称谓,对于山西来说并非新鲜,古已有之,流传已有2600年,但都是从军事防御角度思考。但在最近,发生了根本改变。这就是社会大背景的改变——旅游产业被提高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战略高度,山西楼阳生省长在全省旅发大会上第一次提出“黄河”“长城”“太行”旅游板块(旅游新三板)。
黄河电视台表里山河科考启动仪式
作者考察太行山脉和顺
此时,山西旅游开始由人文旅游走向生态旅游,这是全域旅游的开始。在此转变下,山西的地理景观被重新审视,由实用走向审美,自然,表里山河的内涵也随之发生改变。
新的旅游景点——陵川县锡崖沟
在这里,山河不再是一种阻碍一种封闭,而成为人类的共同体,成为不可复制的独特景观。山西人会因之而惊喜,感叹这种天造地设的存在。基于这种背景,本文旨在对这种河山重新认识,赋予其全新的意义,使之为我省的旅游新三板提供一个理论依据。
表里山河之名片
王莽岭:翟书旗摄影
从地形图上看山西,山西地理分布很有规则,一层一层,由外及里,外有大河、内有高山。分明就是一个山水环绕的地理结构。很有张力,很有层次,具有突出的美感。
山西地形图
因此,山西自古以来获得过许多赞誉,最著名的应该是“表里山河”一词。
什么是表里山河?
太行断想 出镜人 陵川禹
其直接的意思是:外有大河,内有高山!如同人之皮肤,第一层是表皮,第二层真皮。
黄河大拐弯
那么,“表里山河”之谓,是谁最早提出来的?
春秋时期的晋国人子犯提出的。这一点《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有记载:
晋军
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子犯即狐偃,是晋国第一谋臣,山西交城人。
春秋交城人子犯
在2600年前的城濮之战中,他看到晋文公与楚开战有些犹豫,就说出这样一番话,第一次提出了“表里山河”这个概念。他的意思是指山西有山河作为屏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对内保守自存,对外可以进击中原。你可以放手去做。有实力就在中原与诸侯打,不利了就退回来,我们有山河天险作屏障呢。
城濮之战
这段话透露出的信息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人能够如此精辟地看到山西地理特殊价值了。这是从军事地理的眼光来审视山西,解密山西。
平遥古城
的确,山西与生俱来就是为军事而存在。表里山河里的河就是黄河,山就是中条、太行,进而泛指山西所有的河山。
恒山
让我们顺着古人子犯的目光走,第一层是黄河,作为山西与秦、豫之界河,黄河似一个臂膀,托住山西之西、南两个部分;第二层西侧是吕梁山脉,南端是中条山脉;再往里就是汾束水滋润的汾河盆地……
黄河偏关段
晋国就从这里崛起,由百里方国而成春秋大国,而后称霸中原,表里山河首先应该指这里。而后晋国向东向北拓展,囊括全部山西区域及周围多省部分土地。最后,历史的举手将表里山西固定在黄河、太行、长城之间。
山西博物馆浮雕
往大处说,山西省就是华北地区天然的飞地,一个“国中之国”;往小处说,就是一座城池,而黄河就是护城河,长城就是人工城墙,太行、中条诸山脉就是超级城墙。
表里河山
这些山河分布,极大地影响了山西人的命运。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一套地域密码。因而,表里山河被古今山西人屡屡提及。譬如唐代的柳宗元,他在《晋问》里介绍山西地理、资源时,开篇即说:
柳宗元画像
晋之山河,表里而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