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伤肝吗(长期服用二甲双胍)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伤肝吗(长期服用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用药和全程用药,相关指南推荐:如果没有禁忌症和不耐受,二甲双胍应一直保留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当中,可见其临床地位的显赫,一旦确诊了糖尿病,初始治疗用药应包括二甲双胍,若血糖控制不理想,再逐步调整剂量或增加其他品种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自所以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其降糖机制多元,既能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肝糖原的分解减少血糖的来路,又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糖的清除,而且降糖作用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除了降糖作用之外,二甲双胍还具有许多降糖作用之外的有益作用,如心血管保护,治疗多囊卵巢,改善血脂,改善非酒精性肝硬化,抗肿瘤等。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最受关注的就是肝肾损害问题,那么,二甲双胍究竟是否伤肝肾?
首先,二甲双胍主要经过肾脏排泄,不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对肝酶无影响,不伤肝,没有特异性的肝毒性,在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范围内,对于肝功能正常的患者,不会造成肝损害,但是,肝功能受损者,使用二甲双胍需要谨慎 因为肝功能受损者会使乳酸盐的清除能力降低,导致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增高,因此,结论就是:二甲双胍没有肝毒性,对于肝功能正常者正常剂量下不会引起肝损害,但是对于肝功能异常者需要谨慎使用二甲双胍。
对于肾脏来说,虽然二甲双胍主要以原型的形式大部分经过肾脏排泄,但是其并不存在肾毒性,甚至有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还具有肾脏保护作用,但是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二甲双胍的清除率会下降,清除半衰期延长,导致其在血液中蓄积,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增加,因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时,需要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严重肾衰竭和肌酐清除率小于45ml/min/1.73m2的患者禁用二甲双胍。
由此看出,二甲双胍在肝肾功能不良时,最大的隐患就是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那么 二甲双胍为啥会增加乳酸性酸中毒呢?这与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有关,二甲双胍可以抑制细胞线粒体内的乳酸转化为葡萄糖,另一方面二甲双胍抑制糖原异生(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作用使乳酸代谢通路受阻,因此二甲双胍既能增加乳酸的蓄积又能阻止乳酸的清除,引起乳酸水平的升高,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推测,临床使用过程中,对于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长期使用二甲双胍并不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只有肝肾功能异常的情况下这种风险才会增加,此外,如果合并充血性心衰,呼吸衰竭,感染,大量饮酒,也是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险因素。#生命摆渡人##健康科普排位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