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搭理我我也不会主动去找你(我也不主动找你)
你不搭理我我也不会主动去找你(我也不主动找你)在乱七八糟的念头里,思绪得不到统一,就无法生出一种力量,去找那个人聊天或去约那个人见面。或者一转念,老子这么温柔善良可爱大方有趣多才,你居然都不来找我?你看不上我吗?我不配和你做朋友吗?你不稀罕有人稀罕!西蒙·波娃在《越洋情书》中有这样一段写给情人的话,很有名:我渴望能见你一面,但请你记得,我不会开口要求要见你。这不是因为骄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无骄傲可言,而是因为,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我们见面才有意义。我想跟你说话,可是拿起手机,我突然想到,万一你在忙呢,就算你不在忙,万一你此时不想聊天呢,就算你想聊天,万一你并不想和我聊呢。你会不会嫌我烦,会不会觉得我的话题蠢,会不会觉得我莫名其妙?
如果你不主动找我,就算我想跟你说话也不主动找你。正常环境成长的普通人是如何产生这一行为模式的?美国心理学家Mark Tyrrell 认为不敢主动联系别人或加入谈话属于人际互动问题中的一种,可归结为“不敢开始一段对话”,而这可能与自身的自尊感有关。
但是人的内心是很复杂的,杂念很多,经常会有各种杂七杂八的念头撕扯纠缠,面对喜欢的时候更复杂,面对爱的时候就更更复杂了。
无论是恋人之间,还是普通朋友,你喜欢他/她,也是会时而骄傲时而自卑,时而担忧时而恼怒。如狂海浮船,无法悠然。
从心理学上讲,自信和自卑虽然是两个独立的维度,它们就犹如太极里的阴阳鱼和阴阳鱼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人很自信的同时也可会很自卑,而在喜欢一个人的时候这种矛盾的情况就演化到极致了吧。
西蒙·波娃在《越洋情书》中有这样一段写给情人的话,很有名:
我渴望能见你一面,
但请你记得,
我不会开口要求要见你。
这不是因为骄傲,
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无骄傲可言,
而是因为,
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
我们见面才有意义。
我想跟你说话,可是拿起手机,我突然想到,万一你在忙呢,就算你不在忙,万一你此时不想聊天呢,就算你想聊天,万一你并不想和我聊呢。你会不会嫌我烦,会不会觉得我的话题蠢,会不会觉得我莫名其妙?
或者一转念,老子这么温柔善良可爱大方有趣多才,你居然都不来找我?你看不上我吗?我不配和你做朋友吗?你不稀罕有人稀罕!
在乱七八糟的念头里,思绪得不到统一,就无法生出一种力量,去找那个人聊天或去约那个人见面。
就站在原地,任心里走过千山万水,表面如常,脑海里闪过一句,哦,那就这样吧。
时间久了这就成为了一种定式,在对人的交际时,就会陷入到一种“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当人类和动物意识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或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他们开始以一种消极无助的方式去思考、感受或行动,这种现象之所以称为习得性无助。
它并不属于内在的特质,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没有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认为或相信自己对周围的环境会失去控制。
习得性无助是如何后天习得的?当我们条件反射式地预期自己将会遭受痛苦、折磨并且认为自己对此无能为力时,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经过反复多次的“条件化”,个体习得诸如“无论做何努力都无法改变现状或未来时”的想法时,人将会放弃抵抗和努力,停止摆脱痛苦或恶劣情境的尝试。
即使他们有机会,形成的条件是个体在一系列的经历中无法控制自己的处境,或相信自己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处境;长此以往就易形成习得性无助。
无论是朋友、情侣和亲人,他们对情感的反馈恰恰是不受我们控制的,当情感无法得到正向的反馈,我们会产生一种无力感,会变得畏手畏脚,进而听天由命,不再会通过言语行为去表达我们的情感。外在的表现就是不在主动去联系对方。
我时常看到孩子们见面时的情景,他们夸张的叫着对方的名字,然后跑着拥抱在一起。
作为成年人最麻烦的事情:什么事都是越是投入更多,看的更重的一方,就越把“主动找对方”看成是一件更郑重也更麻烦的事情。
我很想主动找你,可我很难在“主动找你”背后的千千万万个隐性匹配中算出完美的答案,也很难保证你的反应不会跳出我无数个预言之外。
所以这么麻烦,干脆就不要去试了。
既然变不回孩子,就让时间来帮我们抉择。
现在先森的独白:日常生活中总是碰到各式各样的事情,希望通过文章和大家分享自己对这一些事情的想法。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许有些想法你并不认可,也欢迎大家留下自己的想法。
我会尽量把文章的字数控制在1000字左右,便于大家的阅读,文章的主题也尽量只描述一个问题,只分享一个心理学知识,希望看到文章的你能在我的文章得到另一个角度,当然如果你有什么困惑也可以私信我,看到以后我也会分享一些我的个人经验,希望你从中能获得帮助。喜欢的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