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一线见闻(闻汛而动在白河)
防汛一线见闻(闻汛而动在白河)作者:聂艳秋“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乡亲们安全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9月1日,城关镇党委、政府对在地质(山洪)灾害监测工作中表现优秀、预警及时、实绩突出的16名优秀地质(山洪)灾害监测员进行表彰奖励。还在一线参与救灾的公路村第一网格网格员陈敬军在得知自己被表彰后表示,要以更加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做好地质(山洪)灾害监测各项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现年63岁的李少明是安槐村二组的小组长 也是村上地质(山洪)灾害监测点的监测员,入汛以来,他严格按照县、镇、村三级的安排和部署,每天对隐患点进行巡查,雨下得越大,走得越勤,哪怕是半夜三更,只要下大雨,他就必须去到地灾点上查看。二组39户乡亲们房前屋后的情况,李少明了若指掌。“地质灾害隐患点上的草木干枯和树木死亡都是标志,有这样现象,我们就要提前采取预判,提前通知村领导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这就是我们的职责。”作为土生土长的
“多亏村上及时安排我们搬走了,不然后果都不敢想啊。”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两天了,但是每每提到自家房屋被房后滑坡损毁的场景,城关镇安槐村二组的周方旺仍然心有余悸。
8月29日19时,安槐村二组组长李少明例行监测地灾隐患点时,发现险情迹象迅速上报,为16名群众安全撤离赢得了宝贵时间。当二组分散安置点滑坡来袭时,所有人员已转移至安全地带,无一人伤亡。
8月28日15时,公路村小端草沟某居民楼后方有零星碎石掉落的情况,受威胁的6户31位群众被及时转移妥善安置。两小时后,山石倾泻而下,居民楼一、二楼受损严重。由于预警、处置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8月30日早8时左右,安福村八组组长发现安福村八组总体积7000余方的滑坡体威胁村民安全。村干部紧急疏散转移群众4户12人,实现成功避险。
……
现年63岁的李少明是安槐村二组的小组长 也是村上地质(山洪)灾害监测点的监测员,入汛以来,他严格按照县、镇、村三级的安排和部署,每天对隐患点进行巡查,雨下得越大,走得越勤,哪怕是半夜三更,只要下大雨,他就必须去到地灾点上查看。二组39户乡亲们房前屋后的情况,李少明了若指掌。“地质灾害隐患点上的草木干枯和树木死亡都是标志,有这样现象,我们就要提前采取预判,提前通知村领导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这就是我们的职责。”作为土生土长的安槐村村民,李少明对村里的地质地貌非常了解。
和李少明一样,城关镇304名地质(山洪)灾害监测员常年行走在大山深处,默默守护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进入汛期以来,城关镇党委、政府在全面落实全镇44个在册地质(山洪)监测点的基础上,积极组织16个村(社区)对各自辖区范围内的地质(山洪)危险地段和隐患点进行再排查、再梳理、再核实,将其纳入重点监测范围,落实到点、到户、到人、到院落的监测责任,建立全覆盖监测网络。将村(社区)组干部、党员能人、群众代表、网格员、院落明白人纳入地质(山洪)监测队伍,建立城关镇地质(山洪)网络监测预警中心,通过微信群、QQ等载体,发布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和地质(山洪)预报信息,扎实开展宣传演练,坚持提前预警,提前撤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乡亲们安全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9月1日,城关镇党委、政府对在地质(山洪)灾害监测工作中表现优秀、预警及时、实绩突出的16名优秀地质(山洪)灾害监测员进行表彰奖励。还在一线参与救灾的公路村第一网格网格员陈敬军在得知自己被表彰后表示,要以更加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做好地质(山洪)灾害监测各项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聂艳秋
—END—
主编:杨宗发丨副主编:汪银春
责编:杨蓉
投稿邮箱:109497573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