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沂南县双堠镇涝子峪村(临沂市沂南县竹泉村)
临沂市沂南县双堠镇涝子峪村(临沂市沂南县竹泉村)清晨的竹泉,正是万物苏醒之时。景区外围,翠绿的竹子在地上斜斜插着,阳光从竹叶间洒下,游客结伴,村民支摊……画面和谐又热闹地揉在一起。4月到10月,是竹泉村的旅游旺季,打从县里修了直达竹泉村的公路,王百胜每天会在两地间跑上四五趟,路上少不了和游客唠唠竹泉村的新变化。“以前一下雨,别说开车,走路进村都难,现在开车20分钟就到。村里的竹林有两三个人高,美观又凉爽,好玩着哩!”上午8点:百年古村有新居上午8点,沂南县出租车司机王百胜再一次来此接送游客。当路旁的柳树变成竹林,竹泉村便到了。
盛夏时节,来到竹泉村,一进景区,游客就要“换顶帽子”——头上的似火骄阳转眼变成参天绿竹。再仔细瞧,竹荫处,游人熙攘,瓜果漫香。
十年,一个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人口搬迁过半的贫困村,通过保护性开发自然资源,打造出竹泉村、红石寨两大4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量130余万人次,本村村民收入突破3万元,更带动周边5000余贫困户全部脱贫。
竹泉村的“振兴密码”落在何处?让我们跟随游客一天的脚步,透过一个个新变化,探寻竹泉村十年蝶变之旅。
翠竹参天。
上午8点:
百年古村有新居
上午8点,沂南县出租车司机王百胜再一次来此接送游客。当路旁的柳树变成竹林,竹泉村便到了。
4月到10月,是竹泉村的旅游旺季,打从县里修了直达竹泉村的公路,王百胜每天会在两地间跑上四五趟,路上少不了和游客唠唠竹泉村的新变化。“以前一下雨,别说开车,走路进村都难,现在开车20分钟就到。村里的竹林有两三个人高,美观又凉爽,好玩着哩!”
清晨的竹泉,正是万物苏醒之时。景区外围,翠绿的竹子在地上斜斜插着,阳光从竹叶间洒下,游客结伴,村民支摊……画面和谐又热闹地揉在一起。
“竹泉村有300多年历史,我们希望尽可能在保护原有村貌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山东龙腾竹泉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建军说。
为此,该集团秉承“保护性开发”的原则,投资1.56亿元,不拆一砖一瓦、不动一草一木,在把旧村开发为景区的同时,为150余名村民绕景区盖起新居,竹泉村由此形成“一新一旧”两村格局,甫一开业,即实现游客井喷式增长,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一年后,这个曾经的“老、乱、穷”的山村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成为临沂市一块崭新的旅游名片。
如今的竹泉村,景区外围已集聚近200家饭店、农家乐、民宿等,夏日游人如织,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人在竹中行。 本文图片均为竹泉村供片
中午12点:
“腰包鼓起来,心里热乎乎”
旧村改景区,美了村容,富了村民。
这会儿是周边小吃摊、饭店生意最旺的时候。村民李建凤麻利地摊着煎饼,3块钱一张,卖得飞快:“十年前我嫁过来,全家收入不过万,现在摊煎饼开民宿,一年能挣12万!”
不远处,村民范翠芳的特产摊位,同样围着不少游客。竹杯、山菇、自家种的李子……每卖掉一些,她的笑容就更加灿烂。十年前,范翠芳靠种地顶天能挣2000块;现在改头换面当店主,收入供应着孩子读大学,还绰绰有余。“腰包鼓起来了,咱心里也热乎乎的!”范翠芳说起话来满脸笑容。
景区周边摆摊的村民不在少数,景区内还有200多名来自竹泉及周边各村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原村支书高寿会成了龙腾竹泉的员工,每月除了基本工资,还能拿1800多元竹筐销售提成;芳春剪纸展示区摊主雇佣了临镇村民张萍萍,一天工资60元,生意极好;还有一个个黑陶制作、古法榨油、酿酒作坊……村民淳朴幸福的笑容随处可见。
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竹泉村吃“旅游饭”的村民现在有1000余人,旺季时可达5000余人。村民人均年收入早已从十年前的4位数突破至5位数,去年增长到3万余元。“这几年,游客越来越多,收入还有得涨!”该负责人介绍说。
孩子们体验快乐滑水。
下午6点:
“一场表演吸引5000多人”
上午的竹泉村胜在清幽,下午的红石寨景区则锣鼓喧天,在簇拥人群里,一名看起来十岁左右的“小新娘”在花轿上开心笑着,珊珊可爱。
“这是我们的传统婚庆民俗表演,每天上午在竹泉村,下午去红石寨。”花轿旁,花轿文化传媒负责人于秀兰一身红装,和翠色的环境相得益彰。2015年前后,她和一家6口人从外地来到竹泉,随着当地村民不断加入,团队最大时有60多人,是竹泉村招牌表演团队之一。
随花轿一路前行,虽抵山顶,却并不炎热——满目绿意,瀑声如雷。在这片裸岩面积覆盖80%的废旧矿山基础上,竹泉村因地制宜开发成红石寨景区。2013年景区开放时,绿化面积已超80%,更建成省内规模最大、业态最全的自驾车营地。由此,更多知名团队被吸引而来,成为竹泉旅游一大亮点。
中国红石寨天龙汽摩特技队创始人、总教练刘继春2014年和龙腾竹泉合作,带团队来到这里。这个45岁的汉子技艺高超,曾在摩托车上“无手行驶”5.32公里,成为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第一名中国摩托车手。
“表演场地平坦广阔,对我们团队来说,是个非常棒的平台。”摘下头盔的刘继春满头大汗,他刚刚进行完当天的第5场表演。“一般每天表演4到5场。场地设的是开放式座位,观众最多的时候,有5000多人!”
回到竹泉村时,天色已晚,停车场的车辆并不见少。月光在流过青石板的泉水上悄然弥散,竹泉村的路,看起来更宽了……(记者 初佳伦 通讯员 王彦冰)
■记者手记
“保护性开发”成就样板乡村
◎记者 初佳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竹泉村得到完美的践行。行走在竹泉村各景区,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游乐项目,而是古老茅草房屋、青石板路昭示的厚重历史,是村民露出笑容、递出瓜果时流露的淳朴民风。
韩建军对此解释,乡村旅游,旅的是原汁原味的乡村,游的是一村一貌的特色。因此,景区开发时,以最大限度保留原有建筑、严格控制不作过度商业化为原则。这样一座景区,虽未经刻意雕饰,却备受游客青睐。开业以来,竹泉村客流量以年均50%的增幅高度增长,以一村之地带动整个沂南县乃至临沂市旅游业发展。
依靠“保护性开发”一炮走红、十年不衰的竹泉村,如今正在实践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规划,完善提升现有景区,加快建设桃花峪溶洞……提升后的竹泉村旅游度假区年接待游客量将突破300万人次,为村民增加收入,实现就地城镇化转变。
有生命力的乡村振兴模式,往往具备可复制性。“竹泉模式”的成功,或可为我市乡村振兴提供一些发展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