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贵州基层残疾人扶贫(贵州保持良好势头)

贵州基层残疾人扶贫(贵州保持良好势头)记者获悉,2016年贵州省特殊教育完成《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目标任务,其中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高达90%以上,584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龄前残疾儿童、233名残疾高中生得到及时资助,更让500名残疾大学新生实现梦想,进入大学校园学习。特殊教育一直是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贵州省残联多次联合省教育厅举办“特殊教育宣传周”活动,开展国家通用手语试点工作,启动残疾青壮年文盲扫盲工作,让残疾学生共享全省教育资源,据悉,从2014年起,省残联提请省政府办公厅行文,在全省创新开展了残疾人“百点千户万人”创业就业工程,积极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了创业就业平台。同时,与扶贫、民政、教育、人社、移民等部门密切配合,推动全省各地采取“分类施策”、“精确制导”方式,全力助推残疾人精准脱贫。据统计,2014年至2016年,全省共创建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点713个(其中省级示范点110个),整

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杨霞 见习记者 杜璿

近日,记者从第五次贵州省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暨2017年省政府残工委全体会议上获悉 全省各地各部门的残疾人工作均取得阶段性进展,呈现出激扬向上、奋发作为的良好势头。

狠抓就业创业 推进残疾人精准扶贫

残疾人最大的困难是就业,2016年,贵州省直接投入1.2亿元,共创建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点177个(其中省级示范点40个),扶持残疾人家庭创业胡1707户,新增残疾人就业11566人,培训残疾人15228人次。

据悉,从2014年起,省残联提请省政府办公厅行文,在全省创新开展了残疾人“百点千户万人”创业就业工程,积极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了创业就业平台。同时,与扶贫、民政、教育、人社、移民等部门密切配合,推动全省各地采取“分类施策”、“精确制导”方式,全力助推残疾人精准脱贫。据统计,2014年至2016年,全省共创建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点713个(其中省级示范点110个),整合资源扶持残疾人家庭创业户4869户,多方式新增残疾人就业4.47万人,为加快残疾人同步小康进程提供了强大动力。

安顺市西秀区残疾人托养中心创新残疾人就业新模式,该中心是贵州首家县(区)级投入使用的残疾人托养中心。安顺市西秀区副区长刘可立说介绍到,西秀区积极探索“托养 就业”的扶贫新模式,引进企业入驻,帮助残疾人培训和就业。目前引进爱心企业3家,根据托养人员身体状况安排就业岗位。该模式既为贫困残疾人解决了基本生活,又让他们参与到社会生产中,实现自我价值。

完善特殊教育 共享教育发展成果

特殊教育一直是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贵州省残联多次联合省教育厅举办“特殊教育宣传周”活动,开展国家通用手语试点工作,启动残疾青壮年文盲扫盲工作,让残疾学生共享全省教育资源,

记者获悉,2016年贵州省特殊教育完成《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目标任务,其中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高达90%以上,584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龄前残疾儿童、233名残疾高中生得到及时资助,更让500名残疾大学新生实现梦想,进入大学校园学习。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黄开斌表示,2016年,贵州公办特殊教育学校达到76所,特殊教育在校生20235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98%。近年来,我省特殊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达6000元,教育条件得到改善。他说,通过抓招生安置,采取行政手段开展未入学残疾儿童核查,残疾学生入学问题有了大幅度增长,与2013年相比,贵州特殊教育在校生增加7514人,入学率增长8.98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5月27日,贵州省第一所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正式成立,同年9月28日正式开学,填补了贵州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的空白。

在黔西南州,州政府每年将残疾人和残疾人子女考上大学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规定对在校残疾人大学生实行每年2000元补助,岁攻读研究生的残疾人每年补助4000元,

落实社会救助 全面提升残疾人获得感

据了解,2016年,贵州共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资金共2.98亿元。20项康复项目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障范围,以残疾儿童、持证残疾人为重点开展精准康复服务,完成彩金康复各类服务、省残疾人康复重点工程各5000例,为16.56名万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服务。

据民政厅通报的数据显示,目前,26.87万城乡贫困残疾人家庭已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全省77.3万名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比例达到82.17%。全省城市残疾人人月均补助水平达到354元,农村残疾人人年均综合补助水平达2056元。继续实施粮食救助制度,切实保障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积极推进“分类救助”,对城乡重度残疾人增发低保金。全省共有1.02万名残疾人得到集中托养、日间照料和居家服务。

针对残疾人托养,安顺市创新运营模式,采取公建民营模式,融资16760余万元,用于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3个。安顺采取混合所有制经济运营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托养中心,启动“高校 地方 企业”的校企地三方合作共赢模式,致力于将两个中心打造成“康复医疗、疗养托养、休闲旅游、养生养老”一体化服务的综合机构。

加快残疾人事业建设 实现同步小康

贵州有245万名残疾人,涉及全省4分之一的家庭。贵州省副省长、省政府残工委主任陈鸣明说,要坚决啃掉残疾人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要把残疾人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的同时,更加注重残疾人平等参与和全面发展,不断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17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建一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之年。贵州采取加快建立完善残疾人福利制度,强力推进残疾人精准扶贫,精准实施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切实依法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大力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多方集聚全社会助残力量和资源以及着力提升残疾人事业的保障能力等系列措施,扎实推进残疾人脱贫攻坚,确保残疾人与全省人民一道同步实现小康。

贵州基层残疾人扶贫(贵州保持良好势头)(1)

贵州基层残疾人扶贫(贵州保持良好势头)(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