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历史名人对敦煌莫高窟的评价(王道士和斯坦因)

历史名人对敦煌莫高窟的评价(王道士和斯坦因)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没有王道士,莫高窟有可能会被淹没在沙尘中,而王道士对莫高窟的奔走,也是莫高窟最有可能被保护起来的几次机会。可是,莫高窟如同它苍茫的背景,只有与唯一愿意守护它的王道士静静的矗立在风沙中。我不知道我们应该怎样评价王道士,但对于莫高窟而言,王道士几乎是它的全部。三:将卖经书得到的钱全部用在维护莫高窟上。如果王道士将卖经书的钱用在自己身上,看起来是无可厚非的,毕竟他一直默默地守护者连政府都不愿意多管的莫高窟。可他并没有这样做,王道士将卖经书全部用在了对莫高窟的维护上,就在今天看来,这依然是一件大公无私的事情。余秋雨的文章《道士塔》中,将王道士描写成了一个民族的罪人,而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一直将很多过错加到他的身上如果不是他,或许那些探险者就不会轻易的拿走莫高窟的经卷,或许敦煌的大多数文物还会留在中国。可是,当我们返身看看王道士对于莫高窟做的这些事时,可能就会改变对他的看法。一: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历史名人对敦煌莫高窟的评价(王道士和斯坦因)(1)

公元366年,僧人乐尊路过如今莫高窟所在的山崖,忽然见到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他便在崖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或许乐尊也不会想到,正是因为他的开凿,一个在今后名扬千古,享誉海外的文化奇迹开始诞生了。

在随后的北魏、西魏、北周时期,这片洞窟被不断开凿。而到了隋唐朝,坐落于丝绸之路上的莫高窟,迎来了它快速发展的时期,到唐武则天时期,敦煌莫高窟的洞窟已经多达千余个。莫高窟也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到了元代之后,开窟便逐渐变少,莫高窟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直到一个人的出现。

1900年左右,一位来自湖北麻城的农民出现在了莫高窟。当他出现在莫高窟的时候,莫高窟已经残破不堪,早已不复当年荣光,但是这位叫做王圆篆的道士却直呼这里是:西方极乐世界。就这样,他留在了这里,谁也没有想到,他的一生从此便和莫高窟的兴衰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1900年,道士王圆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发现了“藏经洞”,敦煌真正的精华被王道士发现了。但谁也说不上这次发现究竟对于敦煌是好是坏。1907年第一位探险者来自英国的斯坦因来到了敦煌,他用极低的价格从王道士手中买走了大量的敦煌文物。自此,敦煌的劫难便开始了。随后,来自法国、俄国、美国、日本的探险者接踵而至,一次又一次的把莫高窟的文物带走。而敦煌也变成了中国学术伤心的记忆。

王道士与莫高窟

历史名人对敦煌莫高窟的评价(王道士和斯坦因)(2)

余秋雨的文章《道士塔》中,将王道士描写成了一个民族的罪人,而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一直将很多过错加到他的身上如果不是他,或许那些探险者就不会轻易的拿走莫高窟的经卷,或许敦煌的大多数文物还会留在中国。可是,当我们返身看看王道士对于莫高窟做的这些事时,可能就会改变对他的看法。

一:清理沙石,供奉香火。王道士到达莫高窟后,很快便开始了对莫高窟的保护工作。他不仅自己省吃俭用,同时还劝导附近一些居民募捐。而在稍稍有些钱财后,他便开始清理即将被沙漠掩埋的莫高窟。与此同时,他还雇用一位抄写道经的助手,一边宣传莫高窟,一边收取着一些微薄的香火钱,并继续讲这些钱用到对莫高窟的维护中。

二:为莫高窟奔走,以企引起清政府重视。王道士曾经将两筐经卷送给肃州道台廷栋,可是廷栋认为这些书法还不如自己写的,完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后来,敦煌县令将这件事报告给了甘肃学台、金石学家叶昌炽。叶昌炽奔走呼吁,可是藩台大人觉得不划算,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叶昌炽继续上书朝廷,可是当时清朝国危,并没有对他的奏章进行有用的回复。后来的王道士,甚至还给慈溪太后写了一封密信,当然没办法到达慈溪太后的手中。

三:将卖经书得到的钱全部用在维护莫高窟上。如果王道士将卖经书的钱用在自己身上,看起来是无可厚非的,毕竟他一直默默地守护者连政府都不愿意多管的莫高窟。可他并没有这样做,王道士将卖经书全部用在了对莫高窟的维护上,就在今天看来,这依然是一件大公无私的事情。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没有王道士,莫高窟有可能会被淹没在沙尘中,而王道士对莫高窟的奔走,也是莫高窟最有可能被保护起来的几次机会。可是,莫高窟如同它苍茫的背景,只有与唯一愿意守护它的王道士静静的矗立在风沙中。我不知道我们应该怎样评价王道士,但对于莫高窟而言,王道士几乎是它的全部。

历史名人对敦煌莫高窟的评价(王道士和斯坦因)(3)

在王道士为莫高窟奔走的过程中,清政府并没有引起重视。直到伯希和将一批莫高窟文物带到北京。这些珍贵的文物在北京出现后,立即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可谁又能想到这次关注对莫高窟文物带来的损失更加巨大。在押运前,王道士将一批文物藏了起来,事实证明他做的很对。那些被带走的莫高窟文物在进京路中沿途不断遗失,被沿路官员拿走,然后他们为了凑数就将经书扯成几份。最后被藏入京师图书馆大都是些破旧的经卷。而更令人感到可笑的是,莫高窟在1922年还关押过一批俄国士兵,他们在莫高窟烧火做饭,对莫高窟的损害更是巨大。

而反观那些被王道士卖掉的经卷,虽然我也憎恶这些文物贩子,可被他们带走的文物大多都进入了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伯希和和斯坦因也因此成了中国文化的研究学者。时至今日,当我们想要看到保存完整的敦煌经卷,也只能在国外的博物馆中。而与那些留下来被清政府的官员损坏的经卷相比,它们要更幸运。

或许,你会想如果不是王道士发现藏经洞,如果不是在那个时间发现,一切会不会不一样。,那么下面这个例子可能更加让人触目惊心。

张大千,中国国画大师,按理说对于文化古迹的保护应该更加关注。可当他在1940年来到敦煌后,他为了描摹敦煌壁画,将敦煌壁画一层层剥下,以为了达到自己观摩的效果。实在是令人扼腕。

在历史的洪流中,我们无法怪罪任何人,只能做好当下。值得庆幸的是从常书鸿任敦煌研究所所长开始,一批批的文物学家、考古学家、建筑学家都对莫高窟开始保护。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也更加重视对莫高窟的保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莫高窟一定能焕发新的光彩。

本文由痞子的紫米面包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历史名人对敦煌莫高窟的评价(王道士和斯坦因)(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