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饥饿站台经典语录分享(你看到的是阶级不平等)

饥饿站台经典语录分享(你看到的是阶级不平等)当格伦和狱友,一个叫崔马格斯的老头,从48层分配到171层时,刚睁开眼就发现自己被老头绑在床上无法动弹,只能任他宰割,当老头拿着军刀割格伦的肉时,亚裔女子及时出现救了格伦,如果不是格伦之前对女子表现出的友好和善良,格伦可能就命丧老头之手。佛曰: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就是这个道理。 男主格伦在第一次见到平台上坐着的亚裔女子,惊讶之余,担心的是她是否受伤了。当看到女子被下层的两个男人欺负时,他紧张的差点儿跳下去救她。虽然他没有真正的实施援助,但是他的善良已经被亚裔女子看到,在这个冷漠的监狱里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饥饿站台经典语录分享(你看到的是阶级不平等)(1)

《饥饿站台》是一部科幻惊悚片,影片展示了一个虚拟的反乌托邦社会,观众甚至连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都没有看到,只有一个中间镂空的层叠式监狱,每层住两个犯人,一日三餐会有一个升降台从中间自上而下运送食物,在第一层的人能享用一桌子的美食佳肴,下层的人只能吃上层剩下的食物,这些食物是根据监狱里每一个人的喜好制定的,也就是说,如果每个人只吃自己那一份,每一层都会有食物吃。但事实是,越往下食物越来越少,到150层以下骨头都不剩下,因此下面的人要么饿死,要么互相残杀吃人肉。

饥饿站台经典语录分享(你看到的是阶级不平等)(2)

男主格伦自愿将自己监禁起来,一方面是为了戒烟和看书,另一方面是监狱答应在他出狱时会给他证书。然而现实比他想象中的残酷,在这个监狱坑里,充斥着阴谋、斗争、死亡和不公,食物成了最重要的物资,也成了万恶之源。

333层的监狱像一个个阶级,从上到下,逐层递减。上层享有资源,下层没有资源。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整个监狱都处在最底层—生理的需求中,即使如此,不同层级的人们还是要进行阶级斗争,就像原始社会人类争夺食物和地盘一样。在这部影片里,除了阶级的不平等,我还看到了一部精彩的人生启示录。

人性中的善恶不是绝对的,即使在黑暗的地狱,也有人保留着人类的善良底线。这种难得的品质,关键时刻可能会救你一命。

饥饿站台经典语录分享(你看到的是阶级不平等)(3)

饥饿站台经典语录分享(你看到的是阶级不平等)(4)

男主格伦在第一次见到平台上坐着的亚裔女子,惊讶之余,担心的是她是否受伤了。当看到女子被下层的两个男人欺负时,他紧张的差点儿跳下去救她。虽然他没有真正的实施援助,但是他的善良已经被亚裔女子看到,在这个冷漠的监狱里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当格伦和狱友,一个叫崔马格斯的老头,从48层分配到171层时,刚睁开眼就发现自己被老头绑在床上无法动弹,只能任他宰割,当老头拿着军刀割格伦的肉时,亚裔女子及时出现救了格伦,如果不是格伦之前对女子表现出的友好和善良,格伦可能就命丧老头之手。佛曰: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就是这个道理。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隐秘的角落》里的张东升,杀父杀母杀妻,做尽恶事,你可以说他是被生活所逼,但那不是他杀人的理由,归根到底,他缺乏的是同情心,是感同身受的能力。

《科学》杂志特约撰稿人巴塔查尔吉认为,人性中的善和恶其实是一体的,我们对人善良,是为了团结,我们对敌人残忍,是为了生存。但是影响善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同情心,缺乏同情心的人更加残忍和暴力,甚至有反社会倾向。

《佛说无量寿经》云:善人行善,从明得明,恶人行恶,从苦得苦,从冥得冥。人生在世,多做善事,种善因,对他人抱有同情心,结果一定不会差。

人心就像无底洞,深不可测,你根本看不出人皮面具下是天使还是恶魔,更看不出来坐在对面的是青铜还是王者。人不可貌相,要学着透过表面看本质。
  • 天使or 恶魔

饥饿站台经典语录分享(你看到的是阶级不平等)(5)

饥饿站台经典语录分享(你看到的是阶级不平等)(6)

格伦在自愿进入监狱后,碰到的第一个狱友是老头崔马格斯,格伦礼貌地上前去打招呼,主动握手却被拒绝了,老头告诉他监狱的运行规律,但前提是他要以同等的信息量来交换,对于格伦这样的小白,老头俨然就像是职场老油条,眼里只有利益,没有友谊。

单纯的格伦以为能和这个看似慈祥的长者和平相处,直到出狱,在48层时他们确实相处融洽,因为食物充足,没有利益冲突。一个月后,睁开眼睛,格伦已经被绑在了床上,老头拿着军刀要吃他的肉,这次他们被分到了171层,平台上的食物连骨头渣子都没剩。利益面前,人皮面具被撕开,丑陋的面目终于显现出来,格伦这才发现原来对方是魔鬼。

饥饿站台经典语录分享(你看到的是阶级不平等)(7)

人们都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听起来很残酷,但真的很现实。就像剧中老头说的:我们的友情会慢慢消耗殆尽,最终的结局是彼此猜忌,会导致冲突和犯罪。

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以利相交,利尽而疏。那现实社会中真的就没有坚不可摧的友谊了吗?其实也没有那么悲观。

我们说从广义上看,利大致包括三类社会资源:一是物质资源,二是情感资源,三是智力资源。与之对应的,现实中也大致有三类朋友关系:以物质资源之利为基础的朋友关系,以情感资源之利为基础的朋友关系和以智力资源之利为基础的朋友关系。

从友谊的牢固程度上讲 以物质资源为基础的朋友关系最差,因为这种朋友交往关系完全是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物尽则友尽;另外,相互交换的物质资源本来就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因此很难在人们头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在老头眼里,他和格伦之间的友谊就是基于物质上的,从开始的信息交换,到后来的食物危机,当格伦无法提供给他物质利益的时候,他果断选择了牺牲掉格伦。

以情感资源或智力资源为基础的朋友关系虽然也离不开互惠,但是情感资源和智力资源的价值没有统一标准,某种关心或某种启迪究竟价值多少,并不像一件商品那样容易估算。另外心与心的相映,思与思的共鸣很容易变成深刻的记忆,存于心中,情感与智力的碰撞早已超越斤斤计较的等价交换。因此这样的友谊更牢固。

瞿秋白曾说: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也当以同怀视之。”这里所说的知己,就是用心或用智结成的友谊。

  • 青铜or王者

格伦在第一次见到亚裔女子的时候,内心首先想到的是她是个弱者,她受伤了,需要保护。当他看到下层的两个男人欺负她时,这种想法更加强烈,从格伦激烈的反应就可以看出。但是当他看到女子解决掉两个男人后再次坐上平台时,他才松了一口气,原来这女子不简单,自己以为人家是青铜,谁知道她竟然是王者。这完美诠释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饥饿站台经典语录分享(你看到的是阶级不平等)(8)

现实中很多人都习惯于以貌取人,先入为主。其实就连孔圣人都曾犯过以貌取人的错误。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孔子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意思是:我仅凭能说会道、利口善辩就给了宰予以‘品质能力不错’的好评,结果却错了;又仅凭身材不好、长相不佳就冷落了子羽,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结果又错了!

事实上,宰予虽然能口若悬河,实质上却是个好高骛远、生性懒惰、不求上进的朽木,而子羽不光懂得学以致用、为人正直,还处世公道。

孔子以自己的实际经历,向世人说明了“以貌取人”这种认知偏误的错误,给予了后代人以“人不可貌相”的警示和提醒。

其实以貌取人倒没什么,最怕的是产生“晕轮效应”,这是心理学上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提出,它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种强烈知觉的特点,就像月亮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认知对象的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又被形象地称为“光环效应”。

有调查显示,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按“晕轮效应”将人用外貌进行分类的倾向,形成一些以貌取人的现象,这种“由表及里”的推断,含有很大的偏见成份,容易对人际关系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

因此,以貌取人不可取,我们要学会透过外在看本质。

人们在物质条件丰富的情况下,精神世界也不可忽视,否则在面对困境时,心中的恐惧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饥饿站台经典语录分享(你看到的是阶级不平等)(9)

这个世界有三种人:上层人、下层人和掉落的人。

为什么处在上层的人,有充足的食物还会有人选择跳楼?

一方面是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监狱坑里的人每个月都会被随机换到另外一层,如果从底层换到高层,就代表有着充足的食物维持生命,但是如果由高层突然降到底层,没有食物,还面临着生命威胁,这种心理落差是极大的,对于心理脆弱的人来说,完全可能摧毁他的意志,导致严重的后果。

另一方面,人有一种普遍的心态就是对不确定性的畏惧。“不知道结果”比“坏的结果”要可怕得多,因为不知道下一步会到哪儿,未来会如何,而这种恐惧根源又来源于无知。面对监狱坑,没人知道一共有几层,也没人见过管理层,更不可能与之沟通,更糟糕的是,一觉醒来自己身处何地也不由自己控制,只能听天由命。眼睛所及之处,没一个地方是自己能控制的,就像一个盲人只能感受到黑暗。

男主格伦是个理想主义者,在他的印象中,住进监狱除了不自由外和外边世界没什么区别,因此他初进监狱毫不畏惧和担心,即使在食物平台到达时,老头提醒他:你不吃吗?他还是抱着清高的姿态不吃别人的残羹冷炙,只能说无知便无畏,此时的格伦并不知道面前的残羹冷炙会是维持活下去的最重要的资本。

但是当他醒来还没搞清楚身处何地,就发现手脚被绑,无法动弹,任人宰割,对自己命运无法掌控,对环境不熟悉,对身边的人不了解,随时可能没饭吃,这种种压力让格伦的心理崩塌,这比他想象中残酷多了。

正如:在遮住眼睛之后,我只能感觉到黑暗,那是一种面对未知的恐惧,因为不知道这一步迈出去,将会遇到什么。

再者,处在高层的人,享受着不愁吃喝的日子,物质资源的丰富会麻痹人们的意志力,没有了向上走的动力,人生也没有了期待,也许对他们来说结束生命比当行尸走肉更好,也比再次坠入黑暗要好受的多。

饥饿站台经典语录分享(你看到的是阶级不平等)(10)

饥饿站台经典语录分享(你看到的是阶级不平等)(11)

格伦在被分配到第6层的时候,面对着满桌子的食物,他想的不是赶紧享受这来之不易的短暂幸福,而是拿起武器去对抗制度的不公,他要用自己的力量改写秩序,用自己的力量打破困局。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格伦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起码他到达了监狱的最底层,对于监狱坑,“想上去,先下去”,这其实已经是一种成功。

老头曾说过一句话:你有一本书,我有一把加强版武士刀,显而易见,你没权利发号施令。

格伦自己也说过一句话:我无法向上层拉屎。

想要有话语权,在监狱坑里,要么是管理层,要么是上层人员,归根结底就是要有资本,在现实世界中也是同样的道理,想要改变世界,只能积攒实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只有这样,你才会被别人看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