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一个人在家遇见人敲门(小姐有暗疾羞于见人)
晚上一个人在家遇见人敲门(小姐有暗疾羞于见人)忽然刮起一阵北风,男孩冻得直打哆嗦,看到这个可怜的男孩,紫娟就从门后走了出来,对他问道,你是来要饭的吗?紫娟见他这副打扮,吓了一大跳,赶紧躲到了门后,男孩走到酒馆门口,端着手里的破碗,静静的站在门口,朝酒馆里面张望,看哪桌客人快吃完了。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到聂全福的店里过早的顾客换了一茬又一茬,原本小小的早点铺子,也终于改换成了小酒馆。聂全福做生意非常实在,价格实惠,酒菜新鲜,再加上聂全福心底善良,所以在这一带名声很好。他膝下有个漂亮的女儿,名叫紫娟,今年八岁,非常乖巧懂事。这一天紫娟正在酒馆门口玩耍,这时候一个和她年纪相仿的男孩走了过来,只见小男孩穿着破破烂烂的单衣,补丁落着补丁,正值冬天,男孩冻得瑟瑟发抖。
徽州县城柳河边上,有一家小酒馆,酒馆门脸不大,但是靠着低廉的价格和大众化的口味,仍然吸引了不少顾客。
小酒馆紧邻一个水陆码头,那些个贩夫走卒、挑夫苦力干了一天的活,累得是筋疲力尽,收工后都聚拢到小酒馆,喝上几口,解解乏,有了这些老顾客,小酒馆的生意还算不错。
酒馆的掌柜名叫聂全福,今年刚刚四十出头,说起聂全福,在这一带还小有名气。
原来十几年前,聂全福孤身一人来到此地闯荡,从最底层的苦力做起,后来攒了一些钱后,精明的聂全福瞅准时机,开了一家早点铺子。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到聂全福的店里过早的顾客换了一茬又一茬,原本小小的早点铺子,也终于改换成了小酒馆。
聂全福做生意非常实在,价格实惠,酒菜新鲜,再加上聂全福心底善良,所以在这一带名声很好。他膝下有个漂亮的女儿,名叫紫娟,今年八岁,非常乖巧懂事。
这一天紫娟正在酒馆门口玩耍,这时候一个和她年纪相仿的男孩走了过来,只见小男孩穿着破破烂烂的单衣,补丁落着补丁,正值冬天,男孩冻得瑟瑟发抖。
紫娟见他这副打扮,吓了一大跳,赶紧躲到了门后,男孩走到酒馆门口,端着手里的破碗,静静的站在门口,朝酒馆里面张望,看哪桌客人快吃完了。
忽然刮起一阵北风,男孩冻得直打哆嗦,看到这个可怜的男孩,紫娟就从门后走了出来,对他问道,你是来要饭的吗?
男孩听罢使劲点了点头,紫娟看到这里,连忙跑到后面的厨房,拿了两个馒头,塞到了男孩手中。
看到馒头,男孩脸上露出了笑容,赶紧道了声,谢谢,说罢急匆匆走了。
打那之后,紫娟和那个男孩形成了一种默契,每天只要一到这个时候,男孩就会准时出现在酒馆门口,紫娟照例到厨房拿两个馒头送给他。
就这样,大约过了一个多月,这天男孩又来了,不过他这次不是一个人来的,身后还跟着一位中年妇女。
女子找到酒馆的掌柜聂全福,倒身就跪拜,多谢大善人啊,没有你帮衬,我们娘俩活不到今天啊。
聂全福赶紧将女子搀扶起来,说到,大姐,你太客气了,不过两个馒头而已,快起来,有话慢慢说。
女子这才起身,叙说了她的身世。原来女子名叫腊香,是邻县人士,丈夫去世后,就带着儿子薛远来这里投靠亲戚,不料亲戚搬走了,不知去向。
腊香母子两人在这里举目无亲,生活无着,偏偏这个时候,腊香还染上了重病,卧床不起,无奈之下,年幼的薛远只得出来乞讨。
幸运的是,腊香在破庙里面躺了一个多月,竟然奇迹一般康复了,等身体恢复后,腊香就叫薛远带路,一定要来感谢每天施舍他们馒头的大恩人。
听到这里,聂全福唏嘘不已,就问道,大姐,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呢?
腊香叹了一口气,说道,我打算带着儿子回老家去,再怎么说,回去还有个落脚的地方。
聂全福听到这里,拿出几两银子递给腊香,说到,大姐,这点银子你拿着,别嫌少,就当是你回家的盘缠吧。
腊香坚决不肯接受,说到,你已经帮了我们很多了,我怎么好再拿你的银子。
聂全福回到,诶,大姐说的哪里话,你儿子这么小,难道你要带着他走回去不成?
腊香是个大人,可以扛得住,但是儿子年幼,不忍心他跟着自己受苦,腊香于是就接过了银子,再三拜谢了聂全福。
经过这一个月的相处,紫娟和薛远已经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眼看分别在即,尽管两人年纪尚小,但是眼神中还是流露出了一丝依依不舍。
辞别聂全福后,腊香就带着薛远离开了小酒馆,看着薛远瘦小的背影渐渐远去,紫娟的眼角有些湿润了。
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一晃十年过去了,紫娟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聂全福也渐渐显出有些老态了。
本来一家三口的小日子过得顺顺当当,不料天有不测风云,这年冬天,城里突然爆发大瘟疫,短短数日之内,死了不少人,而且瘟疫扩散的情势越来越危急。
开店铺的都关了买卖,种田的撂下田地,全都携家带口往城外逃去,聂全福一看这样下去不行啊,还是保命要紧,于是带着妻女,跟随逃难的队伍出了城。
聂全福夫妇毕竟年纪大了,再加上逃难的路途,极其艰辛劳累,最后双双倒毙在路上了。
紫娟失去双亲,悲痛万分,有那好心人拿两个草席将聂全福夫妇草草安葬了,紫娟则跟随逃难的老百姓来到了盱眙县城,这才算安定了下来。来到盱眙县城,紫娟孤身一人,举目无亲,不得不露宿街头。
时值冬天,这天晚上,紫娟路过城郊的一座破庙,忽然看见破庙里草垛上面躺着一个年轻的公子,草垛旁边有一个烧红的炭盆,火苗烧得正旺。
就在紫娟往里面观瞧的时候,忽然一股冷风吹进了屋里,将炭盆里面的一个火星,吹到了草垛上面。
这下坏了,草垛瞬间燃烧了起来,熊熊大火将男子包围了,但是男子仍然趴在草垛上面,一动不动。
紫娟见了,心里咯噔一下,不能够眼睁睁看着男子被大火烧死啊,她来不及多想,一个箭步冲进破庙,将男子从庙里拖了出来,一直拖到门外安全的地方,紫娟这才松了一口气。
过了好半天,男子这才苏醒过来,只见身边站着一个陌生的姑娘,再看看被烧毁的破庙,登时就明白了,是眼前的姑娘救了自己。
男子赶紧施礼道谢,多谢姑娘救命之恩。
紫娟摆摆手回道,公子,不必多礼,对了,看你穿着不凡,怎么会倒卧在破庙里面呢?
男子微微脸红了一下,这才叙说了自己的经历,原来男子名叫马妙山,是邻县人士,他是个买卖人,昨天来到此地收账。
马妙山收到账款后,在一家酒馆喝酒,不料多喝了几杯,无意之间将身上的钱财露了出来,被一个贼人盯上了。
马妙山离开酒馆后,走到破庙的时候,贼人追了上来,偷袭打晕了马妙山,将他身上的钱财搜刮得干干净净,而后将他扔在了破庙里面,幸好被紫娟救出来了,要不然就葬身火海了。
说完自己的经历,马妙山就问紫娟,姑娘,听你的口音,不是本地人,怎么会来到此地呢?
紫娟听罢,脸色变得忧郁起来,就说了家乡暴发瘟疫,自己和父母逃难逃出来,父母已经死在了逃难的路上。
听到这里,马妙山唏嘘不已,想不到姑娘如此命苦,那么姑娘以后有什么打算呢?
紫娟苦笑一声,回到,我现在无依无靠,还能有什么打算,只能说走一步算一步吧。
马妙山回道,紫娟姑娘,我家离着这里不算太远,虽然不是富豪大户,但也是小康人家,我家娘子,父母都是乐善好施,心底良善之人,你若信得过我,就跟我回去吧,至少可以有个容身之处,姑娘意下如何?
紫娟开始还有所犹豫,但是想到自己孤苦无依,一个女孩子露宿街头,终归还是很危险,于是答应和马妙山回家。
马妙山看紫娟一直用长发挡着自己的半边脸,甚是奇怪,就问道,紫娟姑娘,为何一直用长发遮挡脸庞呢,难道你对我还不放心?
紫娟苦笑一声,回道,马大哥误会了,我怎么会对你不放心,马大哥有所不知,虽然我有幸在瘟疫灾难中保住性命,但是染病后,脸上就莫名其妙多了一些黑色的斑点,现在半边脸都成黑色的了,我怕吓着你,所以故意用头发遮挡起来了,马大哥,你不会嫌弃我吧?
马妙山正色道,姑娘说到哪里去了,外貌再漂亮,只是一副皮囊而已,内心的善良,才是永恒不变的,放心吧,不论你容貌如何,我一定把你当做亲妹妹看待。
听到这里,紫娟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二天,马妙山将紫娟带回了家,见儿子带回来一个陌生女子,马妙山的父母颇感意外,等马妙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说了一遍之后,二老这才明白,眼前这位姑娘,就是儿子的救命恩人。
老两口就只有马妙山这一个儿子,马老夫人年轻的时候,曾经生过一个女儿,可惜很早就夭折了,马老夫人一直悲痛不已。
这么多年来,马老夫人一直想要养一个女儿,只是未能够如愿,今天看到了紫娟,马老夫人欣喜不已,并没有因为紫娟那张吓人的脸而嫌弃她,反而把她当做亲生女儿一般对待,紫娟也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顺顺心心的生活了下来。
一晃过去了半年,这一天天气晴好,紫娟就到大街上闲逛,信步走进一家胭脂店铺。
店铺里面有一个二十出头的伙计,一看走进来一位头戴黑纱的姑娘,连忙上前打招呼,问道,姑娘,不知道你需要些什么,你别看我这店铺不大,但是胭脂水粉都是上等货色。
紫娟并没有答话,而是朝店铺里面观瞧,伙计又说道,姑娘,我这店铺里面最有名的,就是玉女桃花霜,这桃花霜那还是我亲手调制的,说罢,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紫娟看他这副模样,不由得嫣然一笑,回到,看不出来,你这个小伙计还挺机灵的,我看你年纪不大,你说这桃花霜是你亲手做的,我才不信呢。
伙计有些急了,于是将桃花霜的制作工艺嘚啵嘚细细叙说了一遍,紫娟见他说得头头是道,不由得频频点头,渐渐听入了迷。
伙计见状,越发洋洋得意,随后意犹未尽的说到,姑娘,实不相瞒,这桃花霜抹在脸上,犹如桃花一般艳丽无比,具有祛除斑点、润滑肌肤之奇效,怎么样,姑娘,我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也想买一些啊?
听完伙计的介绍,紫娟的确有些心动了,自己脸上平白无故长出这么多黑色的斑点,羞以见人,总不能一辈子拿黑纱遮盖,不见外人吧,如果涂抹桃花霜,会不会收到奇效呢,但是自己现在身无分文,拿什么买呢?想到这里,紫娟转身就朝店铺外走去。
就在紫娟转身的一刹那,身上掉落一个口哨,紫娟刚要弯腰去捡,伙计眼疾手快,将地上的口哨捡了起来,仔细看了看,忽然瞪大了眼睛,问道,你是紫娟姑娘吗?
紫娟听到伙计竟然喊出自己的名字,刹那间大吃一惊,急忙问道,你是谁,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
伙计激动的说道,紫娟姑娘,我是薛远啊,还记得十年前那个在你家酒馆门口讨饭的男孩吗?
紫娟听到这里,真的是又惊又喜,是你啊,你怎么在这里啊?
薛远这才叙说了这些年的经历,原来薛远和母亲离开徽州后,回到了家乡,可是在老家找不到活路,母亲就带着薛远四处漂泊,后来流落到了此地,遇到一位好心的教书先生,母亲于是嫁给了他,薛远则认识了一位刘太婆,跟着她学习制作胭脂水粉的手艺。
薛远学艺成功后,就在这家店铺当了一个伙计,说到这,薛远就问,紫娟姑娘,这些年,你过得还好吗,怎么也来到了此地呢?
紫娟叹了一口气,就把自己的经历详详细细叙说了一遍,说完之后,紫娟见天色已晚,就说到,时候不早了,我要回去了,改天再聊吧,说罢匆匆离去了。
看着紫娟远去的背影,薛远心中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紫娟是自己的恩人,没想到她现在遭遇不幸,自己究竟应该怎样帮助她呢?一时半会儿,薛远也拿不出什么好主意。
很快,天就黑了下来,就在薛远即将打烊关店的时候,一个男子急匆匆走了进来,说到,伙计,我家娘子想要买些胭脂,只不过她不便出行,所以想劳烦你亲自跑一趟。
胭脂店铺今天还没有开张,一盒胭脂都没有卖出去,现在好不容易来了一笔买卖,薛远高兴不已,当然不能错过,于是挑选了一些上好的胭脂水粉,跟随男子走了。
男子带着薛远七拐八绕,来到一座非常偏僻的院落,请他进了房间,里面早有一位少妇在等候了。
薛远赶紧上前施礼,说到,夫人,是你要胭脂水粉吗,我已经带了一些上好的货色,请夫人过目。
少妇没有看那些胭脂水粉,而是问道,你就是薛远吗?
薛远就是一愣,赶紧回到,在下正是。
少妇问道,那好,我问问你,今天下午是不是有个头戴黑纱的女子到你店中要买胭脂水粉?
薛远虽然不知道,少妇为什么要问这些,但还是老老实实回道,确有此事。
少妇说道,那请你帮我办一件事,事成之后,我会重金酬谢。
薛远有些糊涂了,问道,不知道夫人要我办什么事?
少妇回道,我听别人说,你会做胭脂水粉这就好办了,你已经见过紫娟姑娘了,实不相瞒,她是我家相公的救命恩人,为了报答她的救命之恩,我想买些胭脂送给她,不知道紫娟姑娘的脸,该用什么胭脂水粉好呢?
薛远听到这里,心里松了一口气,原来就为这事啊,搞得如此神秘,害得我担惊受怕的,于是回到,夫人,我觉得紫娟姑娘最适合用桃花霜了,只要她用了桃花霜,她的脸就能够恢复原貌,说罢就把桃花霜拿了出来,递给少妇。
少妇接过桃花霜,并没有多看,赶紧付了银子,就急匆匆走了,薛远也赶紧收拾一番,急匆匆回到了店铺。
晚上回到家,薛远就把今天遇到紫娟姑娘的事情说了一遍,薛母听后,很是激动,说明天一定要去拜访恩人。
第二天一大早,薛远带着母亲来到了马妙山的府上,家仆将他们领进了院子。
两人刚刚走进院子,就听见一间屋里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薛远听出来了,那正是紫娟的声音,不由得心惊肉跳,就要冲进去,这时候,昨晚的那个少妇突然出现了,一把揪住薛远的脖领子,恶狠狠骂道,臭小子,你卖的胭脂,究竟使用了什么,我家妹子用后,脸竟然全都变黑了,我正要找你算账,没想到你自己找上门来了!
薛远这才看清,眼前的少妇,正是昨晚买他桃花霜的女子,薛远吓得胆战心惊,急切的问道,紫娟姑娘究竟怎么啦?
少妇死死拽住薛远,厉声呵斥,你自己去看,说罢将他推进了紫娟的房间。
屋子里面,只见紫娟躺在地上满地打滚,看得出来,她非常痛苦,薛远和母亲见此情形,吓得手足无措,大声呼喊,紫娟,你这是怎么啦?
紫娟听出来是薛远的声音,这才看向他,薛远这才看清楚,紫娟姑娘的脸,已经全都变成了焦黑色,摸上去感觉硬邦邦的。
薛远惊愕不已,张口结舌,这,这究竟是怎么会事?
紫娟告诉他,昨天夜里,马妙山的夫人桂英从薛远手里买下桃花霜后,就送给了紫娟,对于嫂子桂英的这番好意,紫娟自然非常感激。
今天早上,紫娟满怀期待的将桃花霜抹在脸上,不料很快,脸上火辣辣的疼痛,即刻脸上就变成了焦黑色。
听到这里,薛远犹如五雷轰顶,呆呆的愣在了原地,桂英气势汹汹要将薛远扭送到官府,严惩不贷。
紫娟见状,赶紧拉住了嫂嫂桂英,说到,大嫂,薛大哥肯定不会存心害我,要怨只能够怨我命不好,偏偏落下这个病根。
见紫娟这么说,桂英也不好再说些什么,薛远感激不尽,对紫娟更加是千恩万谢,最后他对桂英说,夫人,紫娟姑娘是我家的救命恩人,我要将她接回家,替她医好面容。
紫娟在马家遭受无妄之灾,闹得家中不得安宁,也不好意思再打扰了,桂英见紫娟坚持要走,也不好挽留,就这样,薛远把紫娟接到了自己家中。
紫娟的脸本就难看,现在用了自己的桃花霜,变得越发难看了,薛远愧疚不已,可是怎样才能够治好紫娟姑娘的容貌呢?
正当薛远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人,就是自己的授业恩师刘太婆,怎么把她忘了呢?于是薛远将刘太婆请到了家中,请她为紫娟姑娘医治。
刘太婆对着紫娟的脸,仔细观瞧了半晌,一直没有说话,这下薛远有些着急了,问道,师傅,紫娟姑娘还有救吗?
刘太婆瞟了薛远一眼,将他拉到了隔壁的房间,缓缓的问道,你是不是真想治好紫娟姑娘的容貌?
薛远认真的回到,师傅,那还用说,我当然想紫娟姑娘的相貌恢复如初啦。
刘太婆神秘的笑笑,然后说道,想要治好紫娟的面容,其实并不难,就看你小子,肯不肯出力了?
薛远连忙回道,放心吧,师傅,只要能够治好紫娟的面容,要我做什么都行啊,割去我身上的肉,我也在所不惜。
刘太婆拍了一下薛远的脑袋,骂道,傻小子,割你的肉有什么用,说着靠近薛远,低声耳语了一番,你只要这么这么办,就能够治好紫娟的相貌。
薛远听罢,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这,这能行吗?
刘太婆的脸色黑了下来,为师的话,你还不信吗?
薛远略微思索片刻,把心一横,坚定地回到,好吧,豁出去了,就这么干!
这天晚上,紫娟打好了热水,关上房门,坐在浴桶里面洗澡,只见屋内水汽缭绕,紫娟光滑白皙的躯体在水中犹如一块美玉,闪闪发光,夺人眼目。
就在这时,房门哐当一下被撞开了,闯进来一个男人,不是别人,正是薛远。
紫娟猝不及防,光溜溜的身体立马被薛远看了个通透,紫娟吓得哇的一声尖叫,捂住了自己的脸。
刹那间,奇迹发生了,只见紫娟脸上的黑色硬壳就好像风干的泥块一样,噼里啪啦的掉落下来,露出了里面柔嫩靓丽的面容。
这时候薛母和刘太婆冲了进来,帮紫娟穿好了衣裳,薛远看到紫娟的面容终于恢复如初了,而且比原来更加美丽动人了,不由得欣喜若狂,登时看呆了。
薛母狠狠骂道,臭小子,还没有看够吗,还不快滚出去!薛远这才感觉失态了,红着脸跑出去了。
紫娟姑娘也不敢相信,自己的容貌竟然能够恢复如初,而且比原来更加好看了,赶紧拜谢刘太婆,刘太婆呵呵一乐,说道,紫娟姑娘,这还得感谢你那位心思歹毒的嫂嫂桂英啊,这次你能够恢复容貌,少不了她的一份功劳啊。
紫娟听到这里,越发糊涂了,这和桂英嫂嫂有什么关系呢?
刘太婆叫来薛远,让他把那晚桂英买桃花霜的事情,详详细细叙说了一遍,然后把事情的真相说了出来。
原来桂英和马妙山结婚多年,一直没有生育,在那个年月,女人嫁到夫家,如果不能生孩子,在夫家是没有什么地位的,而且还会受到歧视。
马妙山将紫娟带回家中,虽说以兄妹相称,但是桂英心中总是疑神疑鬼,总是怀疑马妙山和紫娟的关系,绝非兄妹那么简单单纯,而是怀疑马妙山要将紫娟纳妾,为马家延续香火,于是桂英就起了歹心,要陷害紫娟。
这天紫娟逛街走进薛远的胭脂店铺,其实桂英就跟在后面,等紫娟从店铺里面出来,桂英就想好了一条毒计。
晚上,桂英吩咐管家,把薛远请到一个偏僻的院落,买下桃花霜,假心假意送给紫娟,其实桂英早就在桃花霜里面掺进了毒玫瑰粉,紫娟不知是计,涂抹了桃花霜后,整张脸全都变成了焦黑色,桂英于是嫁祸给薛远,还要拉着他打官司,幸好被紫娟拦住了。
桂英下毒毒害紫娟,不料适得其反,反而帮了紫娟的大忙,紫娟脸上的黑斑,确是毒素堆积在肌肤深处,一般的药物根本治愈不了,非得下猛药,以毒攻毒,但是这有相当的危险,弄不好就会容貌尽毁。
桂英下的毒玫瑰粉,恰好攻克了紫娟体内的毒素,但是要凭借内力将毒素逼出来,才能够起到作用。
刘太婆叫薛远故意闯进紫娟房间,她受到惊吓,一股激劲将体内毒素逼了出来,这才大功告成。
紫娟因祸得福,终于恢复了容貌,真是老太爷睁开了眼,终于善待了这个苦命的姑娘。
马妙山得知桂英的恶行后,立刻写下一封休书,休掉了桂英,将她赶出了马家,马妙山为了答谢紫娟的救命之恩,也为了赔偿桂英对紫娟造成的伤害,就把胭脂店铺买了下来,送给了紫娟,紫娟开始坚持不受,后来马老夫妇出面,将紫娟认作了干闺女,紫娟这才接受。
在薛母的撮合下,薛远和紫娟在这年年底成亲了,转过年,紫娟就生了个大胖小子,薛母抱着孙子,自然是乐得合不拢嘴,紫娟将儿子抱回马家看望马老夫妇,老两口抱着这个可爱的干外孙,脸上都笑成了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