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怒骂王朗是不是骂死了(诸葛亮骂死王朗)
诸葛亮怒骂王朗是不是骂死了(诸葛亮骂死王朗)我们再来看诸葛亮的回答。诸葛亮也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说起,但他与王朗不同的是,他说之所以汉朝后面会走到这个地步,一是因为奸侫小人的祸乱,二是因为大臣们不干人事,有的还生反叛之心。这里他尤其提到了王朗。最后汉献帝刘协禅位给曹丕是不是事实?这一点我们大家都心知肚明,曹丕是胁迫汉献帝达到这一目的的。所以如果说王朗的话有漏洞,唯一就是这一点有漏洞。而这也是他不能接诸葛亮出师为何无名的反诘的原因。王朗听了诸葛亮的回复后,并没有直接回怼,而是从东汉末年的动乱开始说起。概括来说,就是在这样动乱的年代,曹操扫清六合,结束了群雄纷争的局面。曹丕呢,汉献帝顺天应人,效仿古时尧帝禅位给舜帝,也把位置禅让给了曹丕。所以魏国政权是顺应天时。既然这一切都是按照老天的意思来办的,那么所有人都应该归附于他,也就是“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我们来看看王朗这一席话里面有什么漏洞没有。我们先来看事实,第一个事实,东汉末年是否天下大乱
大伙儿都知道,《三国演义》里有一集诸葛亮凭借三寸之舌,把阵前对垒的王朗活活骂死,调笑之余,我们有没有想过,这处情节有多少真实性?诸葛亮是凭什么骂死王司徒的?
王朗第一句问诸葛亮为什么兴无名之师来犯魏国的疆界。诸葛亮说我奉旨讨贼,何来无名?
但凡打仗就要讲求“出师有名”,这个“名”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合法性”,实际上就是你以什么理由来打我?这个东西重要吗?应该说非常重要,“名正则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出师无名,就是侵略战争,是强盗行为,无论在国际国内都得不到拥护和支持。
当年日本对我国发动侵华战争,就是兴无名之师。虽然在日本国内,他蛊惑人民说是为了建立什么“大东亚共荣圈”,但清醒的人都知道他做的是什么勾当,而不会去支持他,这是在国内;国际上,日本侵华是二战法西斯的组成部分,更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和抵抗。所以出师有名与无名的区别就是看有无占据道德的制高点,它是一个精神层面的对垒。
王朗听了诸葛亮的回复后,并没有直接回怼,而是从东汉末年的动乱开始说起。概括来说,就是在这样动乱的年代,曹操扫清六合,结束了群雄纷争的局面。曹丕呢,汉献帝顺天应人,效仿古时尧帝禅位给舜帝,也把位置禅让给了曹丕。所以魏国政权是顺应天时。既然这一切都是按照老天的意思来办的,那么所有人都应该归附于他,也就是“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我们来看看王朗这一席话里面有什么漏洞没有。我们先来看事实,第一个事实,东汉末年是否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很显然这是事实,而且没有这一事实,也就没有三国这一回事。
曹操平定天下,结束动乱是不是事实?基本也是事实,曹操之前,整个天下的局面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处都是地方武装割据。曹操荡平了大部分军阀势力,孙刘联盟击败他才最终形成了三分天下,虽然还是各霸一方,但至少结束了以前那种动荡不安,人民朝不夕保的局面。
最后汉献帝刘协禅位给曹丕是不是事实?这一点我们大家都心知肚明,曹丕是胁迫汉献帝达到这一目的的。所以如果说王朗的话有漏洞,唯一就是这一点有漏洞。而这也是他不能接诸葛亮出师为何无名的反诘的原因。
我们再来看诸葛亮的回答。诸葛亮也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说起,但他与王朗不同的是,他说之所以汉朝后面会走到这个地步,一是因为奸侫小人的祸乱,二是因为大臣们不干人事,有的还生反叛之心。这里他尤其提到了王朗。
他说王朗本是汉朝的旧臣,由“举孝廉”入仕。原来汉朝时并未实行科举制度,当时想要入仕为官只能靠地方大员举荐,推举的标准就是要品德高尚。而就是这样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最后却助纣为虐,跟着反贼祸乱朝纲。接着诸葛亮就是一通人身攻击,什么“无耻匹夫”“苍髯老贼”“断脊之犬”等等,只骂得王朗哑口无言、无地自容,最后竟一时气塞,在三军面前撞死于马下。
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好像王朗就是承受不住诸葛亮的几句恶言恶语而死的,但其中内情真有这么简单吗?我们从他们争论的焦点中,得出二人的论点,王朗的是“做人要识时务,顺天应人,不可逆天而为”;诸葛亮的是“做人要从一而终,忠君报国,不忘初心”。乍看之下,好像二人说的都很有道理。
这里的关键是“天”是什么?古人说的天,就是指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王朗说要顺天应人,意思就是说汉朝的衰微乃至灭亡是无可避免的,我们与其去拯救一个必将覆灭的政权,不如重起炉灶,开创一个新世纪。而诸葛亮不认为它将要灭亡,诸葛亮认为它灭亡的主要原因反而是大家不仅不帮助它,反而个个经过都要踩它一脚。
“天”,其实是任何人都无法预测的,汉朝到底会不会灭亡,我们今天的人看得很清楚,因为我们是事后看,但身处其中的人却只能根据自己的推测作出判断。诸葛亮与王朗各执一端,自然走出了不同的道路。但这仍然解释不了王朗被骂死的原因,难道仅仅因为他做过汉朝的旧臣,这番道理不应由他的口说出来吗?
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曾评价他是“得其主,不得其时”,意思是说他跟随刘备是跟对了人,但他生错了时代——在这样一个时候去扶一个必然覆灭的汉朝,终究是一场失败。所以某种意义上讲,水镜先生与王朗在对汉朝的观点上是一致的。
那么他们都知道,诸葛亮本人知不知道这个情况呢?实际上诸葛亮也认为汉朝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诸葛亮常讲“知天易,逆天难”,他的确知道汉朝已经气数已尽,那他为什么还要出山辅佐刘备呢?这就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了。儒家并不是一门教人“出世”的学问,不仅不出世,反而是要事必躬亲,在社会人生中锻造自己,磨炼自己,最后升华自己。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人生是渺小而短暂的,只有天地永恒,所以对于是非成败的执着皆是一种妄想,最后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人生一世,又必须做点什么,做点什么呢?做点人该做的事,也就是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仁义”。这些东西是人类才具有的能力,而且是必须去努力才能做到事情。做一个坏人犹如水往低处流很容易,逆势而为,去行仁义道德却极难,而儒家认为,人正要做这极难的事,才不枉活一场。
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人几千年,至今仍然绵延不绝,更不要说远在汉朝的人们。诸葛亮实际上骂的就是王朗丧失了灵魂,丧失了信仰,活到六七十岁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已。这对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有多大伤害呢?想当初清朝统治者入关统治汉人,宣布汉人必须剃头发,不剃就把头割下来——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汉人因此与清朝统治者大战数年,死伤几十万人就可以知道传统思想对那时的人们影响有多深。
其实这种情况在其他文化形态中也很常见,如基督教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伊斯兰教到现在都还在为教义打得你死我活就可见一斑。所以诸葛亮骂死王朗在我们今天看来,多多少少有些稀奇,但其实一点也并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