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游记看西游记后传(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西游记后传吗)
从东游记看西游记后传(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西游记后传吗)当然这里最有趣的还是孙悟空这个人《相思》那首歌还不如配给孙悟空和猪八戒呢……这是我们童年的回忆,也是我们童年的阴影老实说,抛去一言不合就鬼畜的设定,长得要死的片头片尾,整个故事还是很好看的,尤其这里对于几个人物的塑造特别有趣最无趣的就是灵儿的三角恋……
《我欲成仙》和《相思》都很好听
写这个我总有一种战战兢兢的感觉。
你问我为什么?
所以你知道我为什么战战兢兢了……
这是我们童年的回忆,也是我们童年的阴影
老实说,抛去一言不合就鬼畜的设定,长得要死的片头片尾,整个故事还是很好看的,尤其这里对于几个人物的塑造特别有趣
最无趣的就是灵儿的三角恋……
《相思》那首歌还不如配给孙悟空和猪八戒呢……
当然这里最有趣的还是孙悟空这个人
成为斗战胜佛之后的孙悟空,并没有像大家理想的一样过上安逸舒适不问世事的生活,而是继续他的管闲事之旅
小白龙的姑父被冤枉错杀,乃是武德星君、渭河龙王和秦广王一起挖的一个大坑,官官相护,而又年岁颇深,而且和孙悟空毫无关系,可是悟空为了主持正义,在佛祖面前拼了性命,用计谋套证据,主持公道
这一段看似和后来的无天事件毫无关系,而事实上正好是无天事件的先导,佛祖也是因此事而认定孙悟空是拯救三界的不二人选,因为只有他经过历练和封赏后依旧不失本心
与之相比,唐僧虽然多了几分开化,但少了几分慈悲;八戒的性格几乎没有太大发展,他人物的光辉主要在于保证和孙悟空的友情戏
这里有个有意思的段落
如来明明知道泾河龙王是冤死的,但是因为管辖范围的问题不敢向玉帝插手,而在孙悟空差点第二次大闹天宫的时候,适时出现装了个逼,拆了玉帝的台,顺势把真相抖了出来,也抖了抖自己的威风,说明自己更牛逼
这很职场,很社会
和敢于大闹天宫第二次的悟空相比,哪吒正好是一个被驯服的人,在他抽龙筋扒龙皮的时候,他是作为反抗者的形象出现的,但是当他三头六臂,莲藕重生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不是人了,他也失去了人的资格,沦落为体制内的奴隶,所以说,从哪吒和父亲和好的时候,他的“弑父”情结失去了,他也就不再是人了。
所以,当他踏上反抗无天的道路时,他其实找回了部分的自己,他的反抗精神又一次被唤醒,所以在片中安排他的元神失而复得(以抄袭天龙八部的形式……),这点很有意思
无天就更有意思了,一个无天有三个形态,黑无天,白无天,魔罗无天,黑无天是无天的常态,其实是痴,白无天是无天所谓的善面,其实就是道德面,魔罗无天是无天的恶面,其实是欲望面,痴醉于道德即变成所谓善人,痴醉于欲望就变成所谓恶人,三个无天在剧中多次转化。
孙悟空对无天说他们很像,原因就是他们都是痴人,孙悟空痴于自己的价值观,也许他所谓的公理和正义是理想主义的,就算他挽回了天庭,难道天庭就不会再出现泾河龙王那样的冤案?可是他不计后果,愿意为了普世正义而牺牲,成就英雄。而黑无天本身就是痴,他在道德和欲望之中摇摆不定,找不到真正的自己,他明知普世道德是人类的自我欺骗,但是在颠覆道德之后,又找不到真正的出路,他之所以一直纠结于三十三年的定数,是希望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只是有一点我不懂,如果按照电视剧的设定,天上一天地上一年,那无天岂不是只做了三十三天的天上领袖……我要是他,一定去人间呆着,绝不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