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会变成红码:小小的黑白码竟有如此魔力
怎么样会变成红码:小小的黑白码竟有如此魔力Level Q:最多25% 的字码可被修正。Level M:最多15% 的字码可被修正。格式信息:表示该二维码的纠错级别,级别越高,纠错能力越强。例如,需要编码的码字数据有100个,并且想对其中的一半,即对50个码字进行纠错,则计算方法如下。纠错需要相当于码字2倍的符号(RS编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的数量为50个×2=100码字。因此,全部码字数量为200个,其中用作纠错的码字为50个,所以计算得出,相对于全部码字的纠错率就是25%。这一比率相当于QR码纠错级别中的“Q”级别。Level L:最多7% 的字码可被修正。
一个完整的二维码是由若干个黑色小方块和白色小方块组成的,首先是将数字、字母、符号等字符经过一定的运算编码规则转换成二进制的“0”和“1”,再经过一系列优化算法就得到了二维码。二维码上的白色小方块表示二进制的“0”,黑色小方块表示“1”。
二维码进行读取时,通过颜色反差读取到二维码上的01顺序,之后通过数字,字节,特殊字符,混合编码,汉字编码等来将二进制进行转为我们可以认识的字符。
二维码的生成遵循二进制编码,它们的排列方式就是信息的体现。它的基本功能区划分为:
-
位置探测图形、位置探测图形分隔符、定位图形:二维码的三个角落都分布着一个较大的回形黑白方块--位置探测图形,它和位置探测图形分隔符、定位图形一起帮助二维码在形成的过程中进行定位,减少错误排列的出现。不管你的手机是横着扫、竖着扫,还是斜着扫,它都知道二维码应该从哪个方向开始读。对每个QR码来说,它们的位置都是固定存在的,只是大小规格会有所差异。
-
格式信息:表示该二维码的纠错级别,级别越高,纠错能力越强。例如,需要编码的码字数据有100个,并且想对其中的一半,即对50个码字进行纠错,则计算方法如下。纠错需要相当于码字2倍的符号(RS编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的数量为50个×2=100码字。因此,全部码字数量为200个,其中用作纠错的码字为50个,所以计算得出,相对于全部码字的纠错率就是25%。这一比率相当于QR码纠错级别中的“Q”级别。
Level L:最多7% 的字码可被修正。
Level M:最多15% 的字码可被修正。
Level Q:最多25% 的字码可被修正。
Level H:最多30% 的字码可被修正。
-
校正图形:在图像有一定程度损坏的情况下,译码软件可以通过它同步图像模块的坐标映像。不同规格的二维码校正图形的数量和位置是不一样。规格确定,它的数量和位置也就确定了。
-
数据和纠错码字:实际保存的二维码信息和纠错码字。这是二维码的一种容错机制,举个例子假设一个二维码有30%以下的面积被遮盖或者去除时,二维码扫描器依然能够从这个残缺的二维码中准确获取信息。
-
版本信息:即二维码的规格,QR码符号共有40种规格的矩阵,从21x21(版本1),到177x177(版本40),每一版本比前一版本在纵向和横向各自增加4个模块。二维码的各个版本结合数据量、字符类型和纠错级别,均有对应的最多输入字符数,需根据实际需求选定。如果增加数据量,就需要更多的码元,二维码就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