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历史上的暗角(和余秋雨一起寻觅中华)
余秋雨历史上的暗角(和余秋雨一起寻觅中华)关于黄帝的出生地,大部分史料都指向黄河流域,余秋雨经过仔细比较,更倾向于河南新郑,那里自古就有“轩辕之丘”、“有熊氏之墟”。黄帝号“轩辕大帝”,又号“有熊氏”,可以与之相对应。这句话的意思是:世俗的人多数推崇古代而鄙视当下,所以讨论道的人(思想者们)必须要把自己的行为托名为神农黄帝之类的古君名下才能开始宣传。可见,早在2100多年前,人们谈论大事情时,就把黄帝炎帝搬出来。仿佛只有借托于炎黄二帝,所做的事才能出师有名。当时的人们只根据某种需要杜撰黄帝炎帝的事情,但是慢慢地就把这种猜测当作史实,渐渐地流传下来,以至于在司马迁写《史记》时,出现了“愈古则材料愈多“的怪现象。 黄帝的年代距今到底有多少年? 这一切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们只能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推断,演算,猜测,寻找。《淮南子》,其中有一段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宅在家的这段日子,我把《寻觅中华》系统地读了一遍,并按照余秋雨的思路,把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重新梳理了一下,将相关章节的读后感以笔记记录,以作纪念。
到底有没有黄帝这个人?
黄帝出生在哪里?
黄帝与炎帝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们叫炎黄子孙?
黄帝的年代距今到底有多少年?
这一切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们只能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推断,演算,猜测,寻找。
《淮南子》,其中有一段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这句话的意思是:世俗的人多数推崇古代而鄙视当下,所以讨论道的人(思想者们)必须要把自己的行为托名为神农黄帝之类的古君名下才能开始宣传。可见,早在2100多年前,人们谈论大事情时,就把黄帝炎帝搬出来。仿佛只有借托于炎黄二帝,所做的事才能出师有名。当时的人们只根据某种需要杜撰黄帝炎帝的事情,但是慢慢地就把这种猜测当作史实,渐渐地流传下来,以至于在司马迁写《史记》时,出现了“愈古则材料愈多“的怪现象。
关于黄帝的出生地,大部分史料都指向黄河流域,余秋雨经过仔细比较,更倾向于河南新郑,那里自古就有“轩辕之丘”、“有熊氏之墟”。黄帝号“轩辕大帝”,又号“有熊氏”,可以与之相对应。
同在黄河流域的还有一个姜姓部落,部落的首领与黄帝水火不容,势不两立,他就是炎帝。
黄帝和炎帝领导的两个部落,在当时的黄河流域赫赫有名。
《商子》记载,在炎帝的部落里,“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于王”。《庄子》也有记载,说那个时期“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 这实在是一个让后人永远向往的太平世道。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习用干戈”,“修德振兵”,“抚万民,度四方”,可以看出来黄帝的部落更善于征战,试图通过修德振兵,来抚万民,度四方。
公元前26世纪左右,在黄帝征服黄河流域的各部落之后,终于在阪泉与炎帝相遇。
两个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祖先,在战场上怒目相向。那一战,很惨烈。贾谊的《新书—益壤》记载:“血流漂杵,诛炎帝而兼其地,天下乃治”。 战场上流血太多,把捶衣的圆木棒都漂浮起来了,可以想象当时战争的场面!
打败炎帝后,黄帝把目光放在了九黎部落,部落的首领叫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载:“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又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决战。史书上记载涿鹿之战,大多是以传说的形式。说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蚩尤作大雾弥漫三天三夜,黄帝之臣风后在北斗星座的启示下,发明了指南车,才冲出大雾。最后蚩尤战败被黄帝所杀。
至此,黄帝威震中原,各方势力“咸尊轩辕为天子”。
这两场战争,对今天的中华民族来说,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加快了各部落之间的民族整合,出现了华夏民族的概念,炎黄子孙的称呼也由此而来。
在四千多年后的一九一一年,黄帝征战的这片土地上爆发了辛亥革命,革命党人发布文告时,后面所署的年份是:黄帝纪年四六0九年。
所有的蛮荒与征战,所有的传说与神话,所有的荣光与耻辱,所有的感动与泪水,都包含在这一个黄帝纪年里。
好一个黄帝纪年四六0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