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李治是不是最差的皇帝(断送大唐的李治)

李治是不是最差的皇帝(断送大唐的李治)对于几位皇位继承人的培养,李世民可以说花了很多心血,尤其是大儿子李承乾,李世民格外关注,基本上就是当继承人看待,不仅将朝中几位最有影响力的大臣配给他当老师,还在李承乾刚成年时,就安排他上岗实习,学习如何管理朝政。而李治因为幼年丧母,缺乏母爱,性格特征偏于柔弱,这对于在马上度过青年时代的李世民来说,尤其不满意,总在想自己英雄一世,怎么就生了这么个孬种儿子?好在他儿子多,也不少李治这么一个。和这几位哥哥相比,李治是最没特点的一位,基本上可以算是靠了血统高贵而混吃混喝等死的膏粱子弟了。也正是因为如此,其他几位哥哥在算计皇位时,都把他排除在外,也没有谁想去和他结盟。所以,他算是超脱在皇位争夺之外了。皇位继承由谁决定?自然是李世民了,而李世民对其他几位皇子都看好,唯独对李治没什么信心。

李治是不是最差的皇帝(断送大唐的李治)(1)

身份高贵,但起点却很低

大唐开国皇帝李世民英明神武是公认的,而他儿子的数量也不少,但真正有资格继承他皇位的只有四位儿子,那就是他与长孙皇后所生的长子李承乾,四儿子李泰,九儿子李治,还有他最喜爱的、但却是妃子所生的三儿子李恪。

这四个儿子中,除了三子李恪,其余都是嫡子,但论实力,李治却是最弱的。因为李承乾是长子,是天然的继承人,如果没什么意外发生,将来继承李世民皇位的只能是他,甚至魏征在被征询继承人的意见时明确表示只有李承乾这一脉有资格承担皇位。

即便李承乾不在了,也应该由他的儿子来继承。这等于堵死了其他皇子上位的可能。

但客观上上位的可能不存在了,并不等于其他人不会去做主动的努力,除去太子,其他二位都各有特点,李泰文采出众,李恪文武双全,最像李世民,也最得李世民青睐。

和这几位哥哥相比,李治是最没特点的一位,基本上可以算是靠了血统高贵而混吃混喝等死的膏粱子弟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其他几位哥哥在算计皇位时,都把他排除在外,也没有谁想去和他结盟。所以,他算是超脱在皇位争夺之外了。

李治是不是最差的皇帝(断送大唐的李治)(2)

皇位继承由谁决定?自然是李世民了,而李世民对其他几位皇子都看好,唯独对李治没什么信心。

而李治因为幼年丧母,缺乏母爱,性格特征偏于柔弱,这对于在马上度过青年时代的李世民来说,尤其不满意,总在想自己英雄一世,怎么就生了这么个孬种儿子?好在他儿子多,也不少李治这么一个。

对于几位皇位继承人的培养,李世民可以说花了很多心血,尤其是大儿子李承乾,李世民格外关注,基本上就是当继承人看待,不仅将朝中几位最有影响力的大臣配给他当老师,还在李承乾刚成年时,就安排他上岗实习,学习如何管理朝政。

李承乾也没有让李世民失望,李世民交待的几件事情,他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就连喜欢挑刺的魏征,都觉得他能做到这个样子,实在是了不起。可以说,在当时人看来,李承乾继承李世民的皇位,基本上是确定的。

异军突起,最不可能继承皇位的人却得到了皇位

就在所有人认为大唐皇位继承不会出差错时,李承乾却意外落马。或许是受到管束太多的缘故,随着年龄增大,李承乾的叛逆表现越来越过火,最后发展到和朝臣勾结,想要造反的程度。这其中虽然有李泰谋夺太子之位的因素在内,但李承乾有失检点却是主要原因。

作为英明皇帝的李世民,对付李承乾自然不在话下。在取消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后,选择谁来继任太子,就成为一个问题。

这其中,李世民最属意李恪,但因为有嫡子在,所以他最先被排除在外,而剩下的李泰和李治两人,李泰在各方面都强于李治,所以,大家都认为李泰应该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此时,李泰如果心平气和地等待,那么太子之位基本上就是他的了。可惜,李泰或许认为这个机会太难得,如果不赶紧抓住的话,那煮熟的鸭子或许就飞了。他也知道自己的对手是李治。因此,对这看起来懦弱的弟弟,李泰采取了恐吓的办法,想让他知难而退。

李治是不是最差的皇帝(断送大唐的李治)(3)

李治果然脓包,被李泰恐吓后,吓得吃不下饭,惶惶不可终日。李世民得知后,对李泰倍感厌恶,于是,就将他发配,赶出了宫廷。这样一来,嫡子中只剩下李治可选了。

但李治和李恪相比,实在无可比性。李世民还在犹豫时,李治却出手了,他和舅舅长孙无忌联手,由舅舅出面,向李世民推荐自己。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最信赖的人,他出面支持李治,李世民也觉得放心,君臣联手演出了一幕逼宫戏,让群臣站队,最终确立了李治的继承人地位。

在长孙无忌看来,李治老实懦弱,不如李恪精明强干,日后自己辅佐他,他肯定会以自己为依靠。

李治懦弱是假象,为皇位他敢于出手惩治任何人

那么,在这出宫斗大戏中,李治是不是真的懦弱呢?自然不是。综合起来看,李治是几位竞争者中最有心计的一位。

皇位人人都想坐上去,李治当然也不例外。但在名分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李治绝对不会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安心当一个好弟弟。这种表现,让其他人都对丧失了警惕,也博得了其他大臣的好感。

而李治当上皇帝后,表现出的治国能力,也证明他绝对不是一位懦弱的人,在他主政期间,人口增加,经济得到了发展,这表明他是一位合格的守成之君。尤其在攻打高丽时,李治完成了隋炀帝和自己的父亲李世民都无法完成的任务,更表明他的武功也属于一流。这样的人,能是懦弱的吗?

李治是不是最差的皇帝(断送大唐的李治)(4)

在捍卫自己的皇权方面,李治出手也很毒辣,而且还能巧妙地让别人为自己背骂名。李恪在争夺皇位失败后,被封为吴王,远离权力中心。但他在各方面都比李治强,其潜在的威胁远没有消除,即便他不想皇位,别有用心的人,还是要拿他当大旗。

为了消除隐患,长孙无忌构陷罪名,将李恪拉入谋反的陷阱中,并判处其死刑。谁都知道这是个冤案,但李治只装了装样子,就批准执行死刑,算是彻底清除了自己面临的威胁。

李治最大的诟病是信任武则天,断送了大唐的江山,但这只是他晚年病危时的无奈选择,在他壮年时,甚至在他将死时,他依然牢牢把控权力,如果不是他对武则天一往情深,那武则天也保不住她自己的地位。

因此,综合起来看,李治的韬光养晦和不动声色,表明了他绝对是一位聪明人。



作者:小A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