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珍惜那个愿意跟你唠叨的那个人(有一种唠叨叫做)
请珍惜那个愿意跟你唠叨的那个人(有一种唠叨叫做)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经常出现,不管是我们的父母,还是我们自己都容易出现类似的唠叨。而我们既讨厌别人的唠叨,同时却没有发现自己其实也是很唠叨的。“ 你怎么连这种简单的题都做错,平时上课是不是没认真听讲,天天就知道看漫画、打游戏,别人家孩子连假期都在补课;” “ 你再不起床就迟到了,老师不喜欢爱迟到的学生; ”“都几点了,还磨磨蹭蹭的,上学要迟到了,饭还没吃呢,你怎么这么慢呀,快点” ”走路的时候注意安全,吃饭的时候慢一点,别忘了喝水, 还有体育课的时候别太疯玩儿,会感冒。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出息!”
电影《大话西游》中唐僧最经典的唠叨:“你想要啊!悟空,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话嘛,你不说你想要我怎么知道你是真的想要了?你真的想要吗?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难道你真的想要吗?”
这种唠叨听了真的会让人崩溃,但却又是一种习惯.连唐僧都是个极其烦人的唠叨僧。他的碎碎念,真的能让人崩溃、疯狂到孙悟空想要举起金箍棒打他一顿。
只不过“唠叨”恐怕是所有人的共同特点,但也同样让所有人一致厌烦。尤其是父母的唠叨总是让你无处可逃。
生活中的紧箍咒随处可见自从有了娃之后,我们仿佛多了一项技能:念紧箍咒。
“ 你再不起床就迟到了,老师不喜欢爱迟到的学生; ”
“都几点了,还磨磨蹭蹭的,上学要迟到了,饭还没吃呢,你怎么这么慢呀,快点”
”走路的时候注意安全,吃饭的时候慢一点,别忘了喝水, 还有体育课的时候别太疯玩儿,会感冒。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出息!”
“ 你怎么连这种简单的题都做错,平时上课是不是没认真听讲,天天就知道看漫画、打游戏,别人家孩子连假期都在补课;”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经常出现,不管是我们的父母,还是我们自己都容易出现类似的唠叨。而我们既讨厌别人的唠叨,同时却没有发现自己其实也是很唠叨的。
因为唠叨是在不经意间出现的,比如父母经常插孩子的话,经常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
比如说,孩子回家明明在做作业,家长一会问你要不要喝水,一会问你要不要吃水果。
这样的行为看似为孩子好,却打断了孩子的思维,导致孩子因为思路打断人也变得烦躁起来。
虽然说父母的唠叨也是一种关心,是父母”爱之深,恨之切”的表现。但这些看似为孩子好的行为,其实并不是孩子们需要的。
如果父母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思路想到哪里说哪里,就很容易忽视孩子的感受和思维,长久下去就会导致家长和孩子间的交流缺乏共同语言。
唠叨到最后的结果不过是,孩子和家长无话可说,或者说一话就容易就发火。
人为什么会产生唠叨?其实家长的唠叨很多时候是源于父母对孩子抱了过高的期望。
每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通常是既无原则,又无界线。舍不得对孩子进行约定好的惩罚,父母又无法解决孩子的问题,于是就不停地唠叨。
所以很多人都特别烦自己父母唠叨,总感觉他们不管什么事儿都喜欢碎碎念
从心理学上来看,碎碎念总是让我们很抓狂,有时你发脾气也不是不发脾气也不是,因为父母的出发点是为你好。
其实唠叨是一种负面情绪,也是一种焦虑。因为“唠叨”的本质是父母由着自己的性子,找儿女的错处,也可以说是在否定孩子。
如果孩子反驳,家长就认为孩子是在狡辩。这样不但直接导致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让孩子失去对家长的信任。严重的会让孩子精神崩溃。
在《懂心理学的妈妈都了不起》中书中讲到一个故事,儿子威胁父亲如果再唠叨就要打他。如果不明真实情况会觉得孩子太没良心,事实是儿子小时候被父亲长期暴力和唠叨。
以至于现在做什么总会想到以前,做什么都做不下去,于是他就想要是能打父亲一顿,自己会不会好受一点。这或许就是父亲的唠叨给孩子造成的阴影。
所以,家长和孩子沟通,首先要停止唠叨,注重孩子的感受,只有不失态、愤怒的父母,才能保持平静和理智。
唠叨的三个负面影响.心理学称唠叨为自证预言,也就是当负面情绪影响时,会不断找负面相关的例证最后变为现实,本来不糟糕的事情,最后会变得真的很糟糕。
在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作品《俄狄浦斯王》这部作品就是自证预言的结果。它讲述了国王越是想要规避预言的发生,越是阻止,越是容易发生。这就是俗话说的怕什么来什么。
这样看来,很多时候家长拿着“我为你好”,不仅没有得到孩子的理解,反而成为厌烦。那么为什么说出于好心的唠叨反而会伤害对方,其中的原因有三个;
首先,唠叨会刺激人的恐惧和焦虑等负面情绪
其次,唠叨会无意间强化人的错误行为
最后,唠叨会让人变得被动,缺乏责任感
所以生活中我们要避免让自己成为一个唠叨的人。
唠叨是因为说话无效,发出的指令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导致家长情绪失控,变得不停唠叨。
那么我们可以换成表情,眼神等来表示你的情绪,有时沉默也比语言的重复更有震慑力。也可以是案例教育。用讲故事的方式旁敲侧击,去启发孩子怎么做。
总之任何沟通,都必须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而家长一定要记住停止唠叨,才是你和孩子良好关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