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秦腔须生大全(说说须生戏二进宫)

秦腔须生大全(说说须生戏二进宫)参考资料:《钵中莲》传奇写作时间考辨陈志勇《戏剧艺术》2012.04

实行生产责任承包制后,对里开始恢复秦腔团,排演秦腔历史剧等传统剧目了。我们队的秦腔团有两个生产小队共计接近六十户人家的人员基础。要拍戏,就要出人力,出钱粮,出排、演戏需要的演出用品,大到桌椅板凳、小到柴麻油灯纸砚笔墨,都要均摊或先由谁几家凑来垫上。比如要演铡陈世美,得先借用谁家的铡刀修理装饰一番。演戏要克服很多的困难和障碍。那时候,上一辈人都相对年轻,干劲大,现在想来,令人感动和敬佩不已。演出的时候,也是规规矩矩、像模像样。不大的舞台,布置得前账后幔,整齐有致。舞台贴上诸如“旭日东升”之类的宽幅对联,台上高挂起照亮用的汽灯,显得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第二天演出什么戏,会在当场的下半场提前贴出来。有识字的娃子赶紧往前凑,好像为了让别人知道他的识字水平一样,大声地念出来:“哦,明日个‘赵飞搬兵’”。那些个场景,至今有三十多年了,从回忆中调动出来,还是那么温馨感动。

秦腔须生大全(说说须生戏二进宫)(1)

说起来《忠保国·二进宫》,是最能体现最能体现秦腔艺术特色的一本须生戏,也是秦腔的行当比较齐全的一部戏,里面有净角、须生、旦角、武生、武丑等。更主要的是《二进宫》是秦腔发展历史中最早用基本完成与稳定地以“西秦腔”曲式结构来演绎的戏曲之一。网络上有剧情简介,说情节是“明穆宗病逝,太子年幼,皇后李彦妃受其父李良甜言诱骗,允将政权交于李良执掌。定国公徐彦昭及兵部侍郎杨波力谏,李后执意不听。李良执政后,遂将李后及太子封锁深宫,欲夺皇位。徐料其有逆,先以其女侍奉李后。徐女用箭将李后求救之诏传至杨府,杨令义子赵飞出城四路八协搬兵。徐杨二次入宫进谏,李后跪地哀求,并封杨为太子太保。徐杨即登殿调兵,拿获李良问罪,国事始宁”。

秦腔须生大全(说说须生戏二进宫)(2)

历史上,明穆宗(朱载垕)的死后继位的儿子是明神宗朱翊钧即万历皇帝。以皇帝驾崩幼儿继位的情节而论,明朝除了明英宗朱祁镇9岁即位外、万历皇帝即位时为10岁,他们两个均为幼冲继承大位,而且万历皇帝的生母确实也姓李。有资料认为《二进宫》与《回荆州》、《钵中莲》的本戏或折戏出现在正德、嘉靖年间。嘉靖皇帝是万历皇帝的爷爷,那么我们的秦腔简介就有时间上的差错了:即《二进宫》戏剧(传奇)不可能早出现于故事所讲的万历皇帝父亲明穆宗之前。当然也可能资料本身有问题。通过进一步检索资料得知,有人对《钵中莲》传奇的写作时间进行考辨,从玉霜簃藏《钵中莲》剧本与晚明传奇体制有很多格格不入的地方;从曲词风格、曲牌连套方式、道情【耍孩儿】曲牌的使用显示出与清代戏曲一致的面貌;并对比考察《钵中莲》第十四出《王大娘补缸》发现,此出与全剧存在很多不协调之处;而且其中出现的几种声腔名称,都只见于康熙年间或稍后的文献;从而得出结论:玉霜簃藏《钵中莲》不是明万历传奇抄本,而是清中叶梨园整理本。由于《钵中莲》传奇中出现了一些地方声腔名称,例如【西秦腔二犯】的出现,成为研究秦腔早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受到学者的特别重视。如果《钵中莲》是清中叶梨园整理本这个结论成立的话。我们熟悉的《二进宫》等的出现要比前面所说的正德、嘉靖年间要迟一些。但还是不影响《二进宫》是秦腔早期戏曲之一的结论。

秦腔须生大全(说说须生戏二进宫)(3)

按说,戏曲故事为民间编撰,和历史事实有多少的相似性已经不重要。常理亦然如此,即使乱编,总有个由头来处。明朝中后期正是戏曲传奇蓬勃发展的时代,有清一代,戏曲逐渐成熟定型。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我们熟悉的《忠保国·二进宫》等戏曲也是逐步得到发展充实,情节繁杂丰富起来。因资料限制具体的《忠保国·二进宫》产生时间及演绎变化等情况暂无从可靠,但其出现于明末到清朝前期的大的时间框架下是清晰的、明确的。

秦腔须生大全(说说须生戏二进宫)(4)

参考资料:《钵中莲》传奇写作时间考辨陈志勇《戏剧艺术》2012.0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