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纪念日的意义简介(抗美援朝纪念日)
抗美援朝纪念日的意义简介(抗美援朝纪念日)伫立在雕像前,我想起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第一个手持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石宝山。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第一仗。第40军360团奉命坚守黄草岭。1营3连坚守阵地3天3夜,在弹药耗尽之时,出国作战仅6天的3班班长石宝山,毅然冲向敌群,拉响了手中的爆破筒,带着对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的挂念壮烈牺牲。走下断桥,又见桥头那座威风的青铜群雕:彭德怀元帅站在吉普车前,手持望远镜目视前方;26人的雕像,象征着26万第一批渡江入朝的志愿军战士。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出国作战71周年前夕,行走在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的鸭绿江断桥桥面上,我仿佛聆听到了一首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浩然赞歌。时间的长河里,奔流着昨天的记忆。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政府从其全球战略和冷战思维出发,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
来源:学习军团·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宋海峰
10月25日
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出国作战71周年前夕,行走在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的鸭绿江断桥桥面上,我仿佛聆听到了一首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浩然赞歌。
时间的长河里,奔流着昨天的记忆。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政府从其全球战略和冷战思维出发,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1950年那个秋天,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果敢承担起保卫和平的历史使命。
走下断桥,又见桥头那座威风的青铜群雕:彭德怀元帅站在吉普车前,手持望远镜目视前方;26人的雕像,象征着26万第一批渡江入朝的志愿军战士。
伫立在雕像前,我想起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第一个手持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石宝山。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第一仗。第40军360团奉命坚守黄草岭。1营3连坚守阵地3天3夜,在弹药耗尽之时,出国作战仅6天的3班班长石宝山,毅然冲向敌群,拉响了手中的爆破筒,带着对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的挂念壮烈牺牲。
在360团的顽强阻击下,志愿军主力完成了战役展开,并在展开中歼灭了南朝鲜军第6师大部和第8师两个营,取得了出国作战首胜。经毛泽东批准,后来将打响第一枪的10月25日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纪念日”。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征途上,又立起了一个闪光的坐标。
上甘岭,美军的“伤心岭”。在这座敌我双方反复争夺的高地上,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2营通讯员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机枪眼,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黄继光挺身一扑的决绝身影,震撼敌胆,化作上甘岭高耸的丰碑。
日月行天,以鉴丹心。在上甘岭激战的43个昼夜,拉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舍身炸地堡、堵枪眼的烈士,仅留下姓名的就有38位之多!战后的上甘岭,山头被削低2米,翻起了1米多厚的碎石,抓起一把砂土就有十几块弹片。英勇的志愿军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防御作战的奇迹。
这种敢于胜利的豪气,这种一往无前的血性,被对手称之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这种血性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
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内的“鏖战长津湖”复原场景前,我仿佛回到了那个滴水成冰的“最寒冷的冬天”。
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的阵地上,仿佛“冰雕”群像。这是电影《长津湖》中的画面,也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真实的场景。
长津湖战役,是“钢铁人”与“钢铁部队”的较量。担任阻击任务的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6连125名官兵,身穿薄棉衣,以战斗姿态卧倒在距长津湖2公里的死鹰岭高地上,在风雪中坚持到最后一刻,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冰雕连”。
壮志不朽,浩气长存。长津湖之战结束后,战友们从冻死在阵地上的上海籍战士宋阿毛口袋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雪山无言,永怀碧血。125位英烈,一个个光耀千秋的名字,读懂他们,就能真正读懂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从志愿军将士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血性铁骨,什么是民族力量,什么是爱国主义!
在这场立国之战中,一个民族的爱国热情空前奔涌,一支军队为祖国、为正义、为和平而战的贲张血性空前迸发。
面对“能够融化钢铁的密集轰炸”,志愿军第63军在铁原地区血战12天,最终完成阻击任务。在撤下阵地的时候,许多战士身上只剩下一条短裤和一支没有子弹的步枪,有的连队只剩下几个人。
“英雄者,国之干。”在重现松骨峰战斗的油画前,我眼前浮现出震撼人心的一幕:1950年11月30日拂晓,志愿军38军112师335团为追击南逃美军,一路穿插到松骨峰。美军把松骨峰炸成了一片火海,还是未能越过这块英雄的高地。
几天后,作家魏巍来到了前线。他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写道:“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将士的光荣称号。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入朝参战,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197653名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抗美援朝战场,如同一座淬火成钢的熔炉,铸成了新中国巍巍精神丰碑。
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如今的盛世正如先辈们所愿,感谢那群最勇敢最可爱的人!
(学习军团·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