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睡觉前跟孩子做几件事(睡前一小时坚持陪孩子做这3件事)
坚持睡觉前跟孩子做几件事(睡前一小时坚持陪孩子做这3件事)恨不得塞个iPad在孩子手里换得清净。每次坚持一个多小时后就想去做自己的事了自己手上的事情每天都非常多,回家后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对于陪孩子,有了一种疲倦和“黔驴技穷”的感觉了。
作者 | 任平生
前不久,和发小聚会。
她谈到了自己的苦恼。
现在因为工作调动,
自己手上的事情每天都非常多,
回家后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对于陪孩子,有了一种疲倦和“黔驴技穷”的感觉了。
每次坚持一个多小时后就想去做自己的事了
恨不得塞个iPad在孩子手里换得清净。
她问我:
你家孩子都是怎么带的?
你会一直很兴致勃勃陪着孩子玩吗?
玩什么能即有利于孩子成长,家长又不至于太累呢?
在育儿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名词,
叫做“黄金一小时”,
也就是说,孩子睡前的一个小时,
家长与孩子进行的互动,
将会获得翻倍的效果。
很多父母对于陪伴有一种误解,
其实,陪多少时间不是最重要,
而质量才最重要的。
把握好睡前一小时的时间,
孩子也会成长得很好。
给孩子读故事哄睡
在孩子睡前这段时间,
往往是最平静的时候,
孩子的专注力也会比白天更高。
对故事的内容理解力很好,
对文字的敏感性也很强。
所以,
在这个时候给孩子读故事,
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曾有心理学家说:
“不会阅读的孩子是潜在的差生。”
阅读的确能够给予孩子很大的帮助。
我们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很多明星晒自家孩子看书的照片。
在黄磊的家中,
总是放着非常多的书籍,
带着孩子进行睡前阅读已经是一个习惯了。
又比如,
孙俪邓超夫妇主张天然育儿,
对孩子一直是散养的政策,
但每天给孩子讲睡前故事,
却是她家必不可少的习惯。
孙俪发微博表示:
自己最“怕”的就是等等和小花来找自己讲睡前故事。
我相信,
她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自己的喜悦和自豪。
睡前这么珍贵的时光,
为孩子讲故事,
不仅可以增进亲子交流,
还能营造出一种仅限于你与孩子之间独一无二的亲密感。
美国儿科学会认为:
6岁以下的孩子,
经常聆听父母讲睡前故事。
会直接影响孩子上幼儿园后的学习表现以及上学后的学习成绩。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因为0-6岁正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多听故事,
不仅能够让孩子学到正确的发音,
掌握一定的词汇量,
还能学会组词或成句的一些规律,
这能快速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
故事涵盖了儿童发展过程中所有的学习要素,
从生理、心理到人际发展,
这能很大程度上促进儿童的大脑发育。
生活中经常有家长反映孩子在课堂上似乎“没带耳朵”,
学习新知识反应慢,
需要几遍才能理解,
说话时缺乏条理,
语言组织能力差,
常常答非所问... ...
其实,
这一切很可能就是因为孩子在幼年的时候,
阅读少了,
未曾建立起足够的“听知觉能力”。
而且一个好的故事,
还能够重新塑造孩子的内在价值观,
孩子在听故事时,
会想象自己是故事中的人物,
比如自己是战胜怪物的英雄
这也会帮助孩子更加强大,
内在力量得到成长。
在睡前多跟孩子交流沟通
曾有位女作家,
写到自己记忆中在最为温馨的童年记忆:
母亲会在晚上走进她的卧室,
拿着一杯牛奶,放在她的床头,
并会微笑告诉问她:
宝贝,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情要讲给我听吗?
她会在睡前和妈妈交换秘密,
比如自己收到了谁的礼物,又或者是在放学路上看到的彩虹。
她说,
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一些小事情。
可是现在回忆起来,却是满心的幸福。
“今天过得开心吗?”
“今天一天你学会了什么?”
其实,父母在睡前对于孩子内在情绪感受的关注,
可以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安全感。
相反,如果总是在睡前叮嘱孩子吃了什么、作业做没做完,
反而会把孩子推远。
朋友铃子工比较忙,
每天工作回来后,
就开始做家务、收拾东西,
对孩子说话语气也比较生硬,
最喜欢说的话,
基本都是“快点把作业写完吧”。
慢慢地,
她发现女儿和她们沟通也开始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比如,孩子会直接对爸爸说:
“能不能给我倒杯水?”
甚至还会直接对舅舅家2岁的表妹说:
“你好烦,不要哭。”
她和我聊了之后,
我建议她,
可以在忙完家里的事情之后,
花半个小时和孩子聊天交流,
这段时间里,
让孩子分享一下每天发生的事情,
允许孩子自由的表达。
她接受了我的建议,
在孩子睡觉前,
她开始问孩子这一天有没有什么高兴或者伤心的事情。
她发现,
原来即便孩子再小,
其实也会有烦恼,
和小朋友玩耍时的摩擦,
在课堂上没被老师点名的失落
对于孩子来说,其实都是大事。
当女儿每天诉说开心的事情,
她就抱一下孩子。
当孩子告诉自己的失落
她就会温和地安慰她。
总而言之,在睡前这一个小时,
她让孩子肆无忌惮地诉说自己的内心感受。
慢慢地,
她发现,
孩子说话的口气不再像以前一样生硬了。
甚至还会在她上班回来后,
问她今天会不会很累。
丹佛大学心理学家Susan Harter说:
被父母关注的孩子,
长大后就会把积极的关注内化。
用家长对自己的态度来对待自己。
孩子在临睡前,
情绪都比较平稳。
这个时刻的喃喃私语,
会比平时的沟通更有效率。
这种习惯一旦养成,
不仅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最为温馨的回忆,
也会成为帮助孩子养成更加健康的性格。
睡前多夸夸孩子
前不久去幼儿园接孩子,
孩子的幼儿园老师对我说:
他每天午睡后都能自己把衣服穿得很好。
我有些开心,
原来这个小家伙已经可以在幼儿园自己穿衣服了。
这一切,得归功于我每晚对他的夸奖。
我每天陪孩子的时间并不多,
但晚上临睡前半小时,
我们时常会有这样的对话。
我搂着他,对他说:
“宝宝,我今天要表扬你哦。
因为你今天不要爸爸妈妈帮忙,自己一个人都可以洗澡呢。”
他回复我:
“是的呀,我还可以洗完后自己穿衣服呢。”
他被夸奖后,更加来劲了。
“妈妈,上次你不在家,我还自己叠了衣服呢?”
说着说着,他还会从被窝里钻出来,把毛衣变成了一块整齐的“小豆腐”。
我继续赞赏他:
“儿子,你真的好棒呀!是不是明天你也可以自己就把衣服穿好呀?”
“可以呀!”小家伙回答得很痛快。
第二天,他起床后果然自己一个人穿衣服。
穿完还特意跑客厅和我确认:
“妈妈,你看我是不是自己就能把衣服穿好了呀?”
把“好行为日记”当作一种睡前功课坚持了下来,的确是受益颇丰。
今天你和妈妈一起买菜回来的时候,
你帮妈妈拿了苹果和肉,
是男子汉。
妈妈听奶奶说你在路上给一个老爷爷捐了5块钱的零花钱,
真的是太棒了。
我看你今天吃了不少的青菜,
等你越来越高,
就可以保护妈妈了。
妈妈下班回来,
看到你把故事书都放到了书柜里,
真是很棒呀。
其实,这是一种成本很低的教育方式。
假如没有太多时间陪孩子,
那就可以使用这种方式。
在睡前被夸奖的孩子,
更容易带着美好的心情入睡。
相关心理研究表明:
睡前心情不佳的孩子,
容易夜醒,
睡梦也容易增多。
长期如此,很更容易让孩子产生恶劣心境。
也就说,
想要让孩子健康成长,
我们花一个小时,
给孩子建立一个温柔的、规律的睡眠仪式尤为重要。
最后,愿我们都用能我们最好的生活状态去影响孩子,
用我们最用心的方式去陪伴孩子。
—— End ——
作者:任平生。自由撰稿人。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