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古诗十首塞下曲(王昌龄塞下曲揭露了大捷背后寒冷的真相)
王昌龄古诗十首塞下曲(王昌龄塞下曲揭露了大捷背后寒冷的真相)至此,作者为我们讲述的是行军时候的艰苦条件。而下面,作者又转到了“昔日”。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给马喝水后,骑着马渡过河流,因为是秋天,河水已经非常寒冷。而风又像刀一样刮在脸上。广袤的沙漠上太阳还未落下,昏暗中隐隐约约看见临洮。临洮在今甘肃省定西市,汉代曾经在此发生过汉羌两族之间的临洮之战。可以说作为边塞,这里在历朝历代都是经常征战的战场。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王昌龄《塞下曲》为四首组诗,王昌龄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对战争的各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中《塞下曲·其二》 中王昌龄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反战观点。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给马喝水后,骑着马渡过河流,因为是秋天,河水已经非常寒冷。而风又像刀一样刮在脸上。广袤的沙漠上太阳还未落下,昏暗中隐隐约约看见临洮。临洮在今甘肃省定西市,汉代曾经在此发生过汉羌两族之间的临洮之战。可以说作为边塞,这里在历朝历代都是经常征战的战场。
至此,作者为我们讲述的是行军时候的艰苦条件。而下面,作者又转到了“昔日”。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这里的一站指的又是哪一战呢?据新旧《唐书·王晙列传》和《吐蕃传》等书载:公元714年(开元二年)旧历十月,吐蕃以精兵十万寇临洮,朔方军总管王晙与摄右羽林将军薛讷等合兵拒之,先后在大来谷口、武阶、长子等处大败吐蕃,前后杀获数万,获马羊二十万,吐蕃死者枕藉,洮水为之不流。诗中所说的“长城战”,指的就是这次战争。从战争的结果来看,我方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当然值得“意气高”了。但是作者却在这种高昂的情绪里保持了冷静,提醒到,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虽然我方赢得了胜利,但是这是以牺牲无数条生命的代价换来的。
黄沙白骨,只是因为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