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防空导弹高度上限(台媒吹嘘防空导弹部署密度)

防空导弹高度上限(台媒吹嘘防空导弹部署密度)综上所述,以我国台湾地区的面积大小以及部署的防空导弹,除了没有形成战斗力的天弓三以外,爱国者对我军一般的战斗机威胁还是较大的,但仅仅是对于空军来说。我们都知道现代战争的成体系的作战,如果台海冲突无法避免的话,就算号称全球第二密度的防御体系可能迎来的第一波攻击不是来自战机而是能够精准打击的远程精确制导火箭炮或者中程弹道导弹。在这种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就算部署再多的防空导弹,最后都是形同虚设而已。看完先进的爱国者,再来看看台湾方面寄予厚望的自己研发的天弓”3型,弹径约460毫米,弹长7米,弹重1635千克,最大速度4马赫,射程大约是45公里即使增程型号也只有70公里左右,其采用了垂直发射,制导为雷达和红外双模制导方式。虽然台湾方面一直声称这型导弹能够对抗我军的东风-21,但实际上这个是非常存疑的,因为这型导弹在演习的时候出现过推进器意外过早脱落引燃周围草木的意外。首先我们来说说台军方面目前装备的

近段时间除了阿富汗局势引人注目以外,在台海方面的局势也可以说是风起云涌,除了美国方面的动作以及岛内部分人的叫嚣以外,还有我军时不时进行的大型军事演习。不过在岛内的人虽然没有那个能力,但总想制造点大新闻出来。

防空导弹高度上限(台媒吹嘘防空导弹部署密度)(1)

据台湾岛内媒体近日报道称,按照台军的规划,台湾岛内的防空导弹的部署密度号称已经达到了“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以色列的防空导弹部署密度。而台军购买的“爱国者”导弹在部署方面的规划也咨询了美方顾问的意见,还参考了计算机兵棋推演的结果。

在报道中描述,台岛内的防空导弹密度大,导弹阵地也多,且多藏于营区里,隐蔽性较好。而在这些部署的防空导弹中,“爱国者”导弹共有9个连,均部署于台北、台中与高雄3个城镇地区,妄图针对解放军,而在部署的具体位置上,台方从“解放军导弹方向、防护目标及效益”等项目进行评估验证,会选择所谓“防护率最高”的阵地进行设置。

另外除了爱国者导弹以外,台方还准备计划在未来部署自研的天弓三防空导弹。那么今天我们就从这个新闻来简单说说这些导弹性能以及未来在可能发生的冲突中对我军到底有没有较大的威胁?

首先我们来说说台军方面目前装备的爱国者导弹以及未来将要装备的天弓三防空导弹。MIM-104防空导弹,一般被称为爱国者防空导弹,大名鼎鼎的明星武器,它是美国研制的第三代中远程、中高空地对空导弹系统,该型导弹是美国陆军为适应未来复杂的作战环境和不断变化发展的空中突击力量所造成的威胁而提出研制的,也就是要应对未来中高空的空中目标。该型导弹最终由美国雷神公司研发和制造,是一款全天候 多用途中程地对空防空导弹系统。

防空导弹高度上限(台媒吹嘘防空导弹部署密度)(2)

这款导弹从1984年开始装备美军部队并正式服役,成为美军主要中高空防空武器,在服役过程中也不断的在改进,到目前为止一共有PAC-1、PAC-2、PAC-3这三种改进型号。不过在2008年后逐步被美军新一代的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取代部分功能。这款导弹在之后也一直用于出口,其中一部分出口到了我国台湾地区。

我国台湾地区装备的爱国者导弹主要是PAC-2和部分较为先进的PAC-3。该型导弹采用车辆发射,PAC-2和之前的防空导弹一样使用导弹跟踪与指挥导引作为中途导引方式。终端则是半主动雷达导引。而改进版本的PAC-3则是以中途惯性导引加上终端主动雷达导引,在引导方面上要比前型号先进一些,其最大飞行速度达到6马赫,PAC-2和PAC-3的射程均达到了大约160km,射高达到了15 000到24 000米,可以说无论射程还是射高都是比较远的,可以对高空目标进行打击。

看完先进的爱国者,再来看看台湾方面寄予厚望的自己研发的天弓”3型,弹径约460毫米,弹长7米,弹重1635千克,最大速度4马赫,射程大约是45公里即使增程型号也只有70公里左右,其采用了垂直发射,制导为雷达和红外双模制导方式。虽然台湾方面一直声称这型导弹能够对抗我军的东风-21,但实际上这个是非常存疑的,因为这型导弹在演习的时候出现过推进器意外过早脱落引燃周围草木的意外。

综上所述,以我国台湾地区的面积大小以及部署的防空导弹,除了没有形成战斗力的天弓三以外,爱国者对我军一般的战斗机威胁还是较大的,但仅仅是对于空军来说。我们都知道现代战争的成体系的作战,如果台海冲突无法避免的话,就算号称全球第二密度的防御体系可能迎来的第一波攻击不是来自战机而是能够精准打击的远程精确制导火箭炮或者中程弹道导弹。在这种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就算部署再多的防空导弹,最后都是形同虚设而已。

防空导弹高度上限(台媒吹嘘防空导弹部署密度)(3)

所以台媒这一番自吹自擂无非就是看到最近的国际形势想要给自己加油打气,做一做无用功,想靠几件买来的先进武器对抗统一这一必然的历史进程,毫无疑问是螳臂当车。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