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势尼钩子可以强行掰歪么(伊势尼之争钩尖内扣真是设计的缺陷)
伊势尼钩子可以强行掰歪么(伊势尼之争钩尖内扣真是设计的缺陷)以上内容是三位主播的观点,简单看了下评论区,似乎支持后者的群体略占上风,多数钓友表示,钓大鱼还是选择伊势尼。最后,“烟波钓客”的回答称对方是拍脑袋得出的结论,并拿出原始人制作的骨钩来进行分析,直言短柄钩在遛大鱼时鱼线与钩尖拉力方向不在一条直线,更容易撕裂鱼唇导致跑鱼。那么,到底哪一方才是正确的呢?先来回顾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作者“姚老道”率先提出钓鱼从来不用伊势尼,只因伊势尼钩尖内扣的设计抵消了该钩型所有的优势,钓大鱼更适合用伊豆。此后“科学钓鱼”做出了进一步分析,其认为伊势尼配合长钩柄和内扣的钩尖,在实际绑上鱼线后,刺鱼钩门宽度较小,很容易钩到一点肉形成跑鱼,并顺势推荐了小矶短柄钩。
一千个钓鱼人对鱼情就有一千个不同理解,这话不是莎士比亚说的,但确实是事实!
昨天偶然刷到一个视频挺有意思,其内容是关于伊势尼鱼钩的争论。
作者汇集了姚老道、科学钓鱼、烟波钓客等三位钓鱼主播对伊势尼鱼钩的不同理解。
在伊势尼鱼钩是否存在大概率跑鱼的问题上,各方纷纷站队。
那么,到底哪一方才是正确的呢?先来回顾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作者“姚老道”率先提出钓鱼从来不用伊势尼,只因伊势尼钩尖内扣的设计抵消了该钩型所有的优势,钓大鱼更适合用伊豆。
此后“科学钓鱼”做出了进一步分析,其认为伊势尼配合长钩柄和内扣的钩尖,在实际绑上鱼线后,刺鱼钩门宽度较小,很容易钩到一点肉形成跑鱼,并顺势推荐了小矶短柄钩。
最后,“烟波钓客”的回答称对方是拍脑袋得出的结论,并拿出原始人制作的骨钩来进行分析,直言短柄钩在遛大鱼时鱼线与钩尖拉力方向不在一条直线,更容易撕裂鱼唇导致跑鱼。
以上内容是三位主播的观点,简单看了下评论区,似乎支持后者的群体略占上风,多数钓友表示,钓大鱼还是选择伊势尼。
以上观点孰对孰错咱们暂且不论,作为伊势尼的忠实用户,个人认为,跑鱼一事确实存在,但更多的是人为操作的不足而不是鱼钩本身。
试问,哪款鱼钩不会跑鱼,为何单说伊势尼呢?无非是用户群体庞大,水平参差不齐罢了。
我个人偏爱野钓,早期本地水库资源丰富且收费较低,为个人钓技的提升提供了不少便利。然而,本地水库又多为养殖性质,所以库区成鱼的个体较为均匀,三至十斤的重量最为常见。
那么,这种个体算不算大鱼呢?如果是,可以负责任地说,我用伊势尼鱼钩遇到脱钩跑鱼的几率非常少,更多的则是遭遇切线跑鱼。
甚至在后期,随着钓技的日渐成熟以及对线组搭配的深入了解,跑鱼之事几乎很少会发生。至于部分钓友坚信伊势尼会存在大概率跑鱼的原因,我想无非是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伊势尼真的不适合垂钓小型鱼,即便是小至二号或三号的钩型,都掩盖不了其钩条相对较粗的缺点。
众所周知,拉饵是垂钓小型鱼最佳的上饵方式,而事实上,所有粗钩条的鱼钩都不适合使用拉饵,包括伊豆。
相比较细钩条的鱼钩,其拉出的饵团松散而不圆润,小型鱼在索饵时极易出现仅吸到饵团的边缘,钩饵却没有真正入口。
此时浮漂出现中鱼信号,起竿则会出现二种情况:一是空枪;二是钩到鱼唇边缘,出现跑鱼。
其次是线组搭配的问题,我在库钓时通常会使用2 1的线组,搭配5号伊势尼使用长子线。
5号伊势尼是个人偏爱的钩号,针对养殖型水库可以说是大小兼顾;而2 1的线组加上70厘米对折的长子线,既有较好的抗拉性又不失灵敏度,缺点则是需要较好的控鱼技术。
事实上,很多新手钓友会误认为“钩越大、线越粗”即能大概率地避免跑鱼,其实不然。须知,子线越粗其柔软性越差、鱼钩越大则越难被顺利吸入!
粗线大钩势必会造成钩饵的适口性较差,需要目标鱼的反复吸食才能真正入口,这即是所谓的挡口现象,而一旦操作不慎,即会出现钩到鱼唇边缘继而导致撕裂鱼唇。
当然,盲目地追求小钩细线亦不可取,正确的操作应根据目标鱼的个体进行合理的线组搭配。
最后是人为操作的问题,这里可分为二点:一是浮漂调钓的过于灵敏。如搓饵库钓时所常用的调七八目钓二三目(化老师常用的库钓调漂)。
此时钩饵在水下通常会出现三种状态,即:一钩轻触底、一钩悬浮;或一钩轻触底、一钩躺底、子线弯曲;或二钩躺底、子线大弯曲。(视饵料的比重而定)
然而无论何种状态,这种调钓都极易捕捉虚假的中鱼信号,甚至会出现阴漂的现象。
而一旦操作有误则会出现仅钩到一点肉或锚到鱼体造成切线,所以以大个体鱼类为目标时,采用素饵钓顿的方式才是上策。
二是起鱼的方式过于暴力,正如前文所述,很多新手钓友偏爱粗线大钩,中鱼后则会大力扬竿,完全不在意鱼的承受力,于是拉豁鱼唇、瞬间秒切的现象比比皆是。
更甚者中鱼后只会生拉硬拽、与鱼蛮力对拉,其结果无非是断竿、切线、脱钩,这与所用何种钩型完全没有关系。
那么综上所述,伊势尼存在大概率跑鱼的结论,并不能排除因技术差异所产生的认知不同。但仅从钩型上进行分析即下定结论,显然有失偏颇!
至于三位主播究竟谁对谁错?这个问题还是留给钓友们来回答吧。
最后用“科学钓鱼”的一句话作为总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能让你钓鱼更得心应手!
-End-